林敏
近年來,我國農業產業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作物產量的增加。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水稻種植技術的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農業的進步,增加糧食產量,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目前,我國水稻種植面積在3000萬公頃之上,占據40%的糧食產量,是我國最常見的糧食作物。為了更進一步提升水稻質量和水稻產量,改良水稻栽培技術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技術的革新,不斷完善我國水稻栽培系統,使我國水稻產業更加快速的發展。
一、 簡述我國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在不斷的創新和改善,水稻產量隨之提升。然而,我國現有的栽培技術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我國在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開發方面,過于注重品種的培育與開發,忽略了栽培技術的研究與創新。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在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方面,有一部分技術難題還未解決;第二,我國在技術研究方面缺少認識,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受到了局限。在部分地區,水稻種植缺少科學的管理,沒有應用先進的培養技術,大部分農戶還在采用原有的種植技術,從而使水稻的產量得不到提升,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也受到了影響;第三,無法確保水稻種植品種的優質率。在我國,一部分水稻種植區域沒有同意的監察制度,從而導致水稻的種植水平和整體質量受到了影響,優質水稻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進而影響整個水稻產業。
二、 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改進與創新
(一) 創建高新技術信息平臺,加速技術的發展與創新
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的種植不僅僅提升了國民經濟水平,還滿足了我國人民對糧食的需求。為了更進一步提升水稻的產量,對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進行改進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重視新技術的研發,建立一個一體化的生產體系。在這個一體化的生產體系之下,能夠保障水稻的質量,避免農藥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對水稻的污染。另一方面,要注重栽培技術的各個應用環節,從根本上確保新技術和新設備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為此,要從多個方面入手。第一,要選擇恰當的種植區域,了解當地環境特征,根據當地環境選擇恰當的種植技術,實現因地制宜;第二,要明確生產資料,了解實際種植情況和生產條件,在種植的過程中根據水稻的生長情況采用合理的培育措施,確保水稻的健康生長;第三,注重病蟲害的防治,避免病蟲害對水稻的危害和影響,從而增加水稻的產量;第四,選擇合理的培育方式和高質量的種苗,稻苗的質量會直接影響水稻的生長情況和產量,恰當的培育手段能夠促進水稻的生長和發育;第五,注重水稻的加工控制,在水稻加工的過程中進行嚴格的監管和審查,確保加工技術的安全健康,從而保障水稻產品的質量;第六,對生產出的產品進行合理的評價和及時的反饋,從而為新技術的開發提供依據。嚴格遵守以上幾點要求,建立一個高效的水稻技術研發體系,打造快捷的信息技術平臺,使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發展更加迅速。
(二) 加強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研究與重視
要提升該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就要加強技術的研究與重視,改善種植人員對種植技術的認識,使其能夠積極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水稻的培育與種植,這對技術的推廣和水稻產量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為此,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強新技術的宣傳與推廣,聘請專家學者到田間進行技術的講解與宣傳;其次,利用媒體進行技術的傳播,使更多人了解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技術。當地政府要積極鼓勵技術的應用,為農民提供更多優質的水稻品種。其中,水稻品種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優良的水稻品種能夠保障水稻的產量。所以,在品種選擇時,不僅要考慮品種的抗病、抗倒等能力,還要考慮當地種植條件等多個方面。最后,可以向農戶展示豐產成果,使農戶更加信任新技術,從而促進新技術的應用。
(三) 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鎮化也在進一步加強,受到城鎮化的影響,水稻耕種面積在不斷的所縮減。為了確保水稻產量,提高水稻種植質量和水平就成了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為了解決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應用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水稻的產量與質量,就必須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首先,加強水稻栽植管理。在水稻栽植的過程中,要堅持基本的栽植原則。如,移栽時,要遵守淺水淺栽的原則。其次,要采采用科學的手法進行肥料的施加,盡可能避免農藥的噴灑,確保水稻的綠色與健康。在配制肥料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環境,分析土壤特點和水稻的品種特點,選擇恰當的肥料進行噴灑。最后,注意除草和孕穗。清除雜草能夠確保水稻的養分,合理孕穗能夠提升水稻的質量。
(作者單位:402282 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農業服務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