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祎 黃翔毓
【中圖分類號】R38.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02
小兒哮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兒童慢性疾病,臨床癥狀主要有咳嗽、喘息、胸悶、肺部鳴音等。若不及時加以控制并進行治療,可能會引起多種并發癥,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威脅患兒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案選取了112例小兒哮喘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分別行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式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并比較了兩組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12例我院于2016年3月于2017年2月所收治的小兒哮喘患者,所有患兒均經臨床確診,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依霧化吸入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6例。對照組男27例,女29例;年齡2-6歲,平均(3.6±0.4)歲;病程2-5個月,平均(4.1±0.3)個月。觀察組男26例,女30例,年齡2-5歲,平均(3.2±0.5)歲;病程3-5個月,平均(4.2±0.5)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時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止咳、平喘、吸氧、排痰等,對對照組行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式治療,操作如下:連接裝有藥液的霧化器和壓縮泵式霧化設備,藥液流量4.4ml/min;觀察組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式治療,操作如下:連接裝有藥液的霧化器與氧氣驅動霧化設備,藥液流量4-6ml/min。兩組患者所使用藥液均為2ml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140475)+2ml復方異丙托溴銨液(勃林格殷格翰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150173),每天2次,每次10-15min。治療時間共5d。
1.3 觀察指標與評判標準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治療效果。其中臨床癥狀包括咳嗽、氣喘和肺部鳴音;臨床治療效果評判標準:治療3d內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率恢復正常,肺部鳴音基本消失判定為為效;治療3-5d內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率恢復正常,肺部鳴音基本消失判定為有效;治療5d后,患兒臨床癥狀仍未緩解或加重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 SPSS17.0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以例數百分比[n(%)]表示計數資料,并利用 和 進行檢驗,若 <0.05,表明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較對照組均明顯更短,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8.21%,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2.14%,觀察組較對照組明顯更高,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哮喘是兒童多發病之一,常見于10歲以下兒童。現臨床治療小兒哮喘多采取藥物方式,通常選擇霧化吸入方式給藥,使藥物能直達病變部位,既能使藥物迅速發揮作用,又可因局部藥物濃度增強而使得治療效果倍增[1]。
當前臨床常用的霧化吸入方式有很多,其中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式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式是臨床使用相對頻繁的霧化吸入方式。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式主經細管將藥物以霧化噴射方式給予患兒,通過患兒呼吸使藥液直達肺部,有效緩解機體炎癥和水腫,從而控制患兒病情。但利用此方式進行霧化處理后的藥物仍為較大顆粒,若治療時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藥物顆粒沉積于患兒氣道內部,導致氣道堵塞,引起窒息[2]。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式是經細管將藥物以霧狀滴子噴射方式給予患兒,通過患兒呼吸使藥物快速進入呼吸道和肺部,有效擴張患兒支氣管。此霧化吸入方式所使用藥液量少,藥液以滴子方式給予,噴射相對均勻,且可沉降于患兒肺部,對患兒產生的刺激小,易被患兒接受。
本案將112例小兒哮喘患者分為兩組并分別行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式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的對照組,采取采取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式治療的觀察組,其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更短( <0.05);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98.21%vs82.14%),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0.05)。由此可見,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式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式。
綜上所述,相比于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式,采取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式對小兒哮喘進行治療可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取得良好療效,值得在臨床當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梁忠偉.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臨床效果評價[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6):86.
劉順平.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