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2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典型的病原菌,患者一旦形成感染后,會導致患者產生胃潰瘍或胃炎的出現,進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臨床上,針對該疾病的治療多為藥物治療,不同的藥物,療效有所不同,常見的治療藥物為益生菌、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療效顯著[1]。本文為探討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54例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每組27例,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10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39.62±1.13)歲;對照組男18例,女9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40.25±1.24)歲。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性別、年齡)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依據第7版內科學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診斷標準[2],確診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②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②體質過敏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應用三聯療法,藥物為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6108),0.9mg/(kg·d),克拉霉素(浙江亞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2805220),15mg/(kg·d),阿莫西林(石藥集團中諾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3023964),30-50mg/(kg·d),連續治療一個月。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益生菌,益生菌(杭州龍達新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S19980004),1片/次,3次/d,連續治療一個月。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臨床療效判定標準[3]:①顯效:各項癥狀和指標明顯好轉或全部消失;②有效:各項癥狀和指標有所好轉;③無效:各項癥狀和指標無變化或惡化。總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之和的百分比。
1.4 統計學處理:將本次所研究得到的數據輸入到SPSS19.0統計學軟件系統中,然后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用(±s)表示各項指標的平均值,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6.30%和81.48%,觀察組明顯更高,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70%和22.22%,觀察組明顯更低,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幽門螺桿菌是常見的人體病原菌,形成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易對患者的消化系統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形成各類病癥,常見的疾病為胃潰瘍或胃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需要給予重視[4]。
臨床上,針對該疾病的治療多為三聯療法,其中藥物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克拉霉素是一種抗生素,屬于14元環大環內酰類物質,具有良好的藥帶動作用;阿莫西林是一種廣譜β內酰類物質抗生素,具有極強細胞膜穿透性;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能夠抑制胃酸分泌,良好親脂性,能抑制幽門螺桿菌活性。益生菌能抑制Hp定植,大量黏附在上皮細胞上,降低Hp定植率;抑制Hp生長,同時,還具有抑制胃黏膜炎性反應與免疫反應[5]。本文中,通過對比三聯療法與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發現,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6.30%和81.48%,觀察組明顯更高,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70%和22.22%,觀察組明顯更低,表明,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極高。
綜上所述,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顯著,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療效果,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值得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應用。
參考文獻
劉靜,余梅香,谷玲霞,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2):285-287.
王志.埃索美拉唑聯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老年慢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33(5):2631-2632.
田光芳,劉敏.連樸飲加減聯合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脾胃濕熱證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3):32-35.
杜坤庭,楊偉捷,葛勤利,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3):1414-1415.
莫雅嫻.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21):122-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