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勤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1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于肺血管、肺組織或胸廓發生慢性病變,導致肺組織結構發生肺血管炎性病變所引發,具有病程長、病情進展慢、易反復等臨床特點[1]。肺氣腫臨床特征主要是肺組織過度充氣及氣流阻塞,大多患者往往合并感染。因此,對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而言,早期預防及護理的實施至關重要。本次探討早期護理預防運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中的效果,現分析討論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1~2017.4期間該院104例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按護理方案的不同平分為研究組、常規組,各52例。研究組男性患者32例,20例女性患者,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62.56±5.73)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93±0.32)年;常規組男性患者33例,19例女性患者,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2.48±5.60)歲,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56±0.74)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早期預防及護理干預。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安全的病室環境,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呼吸道感染。患者住院期間時刻注意病情及基本生命體征變化,評估痰液顏色、量、性質、氣味等情況,必要情況下需進行痰液檢查。加強用藥護理,使患者意識到合理用藥重要性,指導患者健康飲食,以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及易消化飲食為主,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保障營養充足。此外,護理人員應對癥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抑郁、煩躁等不良心理進行針對性疏導,消除不良心理,改善患者預后。對常規組患者實施臨床傳統護理方案,包括入院指導、健康宣教、護理評估、基礎護理、床位護理、飲食指導等。
1.3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根據療效標準,以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無咳嗽、咳痰癥狀,痰菌培養結果顯示陰性為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減輕,痰菌培養結果顯示菌落總數減少為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或加重,痰菌培養結果顯示無變化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以(%)表示計數數據,采用卡方檢驗;以(±s)表示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及常規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6.15%、84.62%,P<0.05,參考表1。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病理表現主要為支氣管粘液分泌增多、支氣管腺體增生等。肺氣腫是指氣道壁受到破壞的病理狀態,往往同時伴有肺容積增大、細支氣管氣道彈性減退、充氣等變化。相關研究表明[2],通過早期預防及護理干預可有效防止病情加重,改善呼吸功能,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
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早期預防的重點在于戒煙、加強保暖、積極鍛煉、避免刺激性氣體等方面。另外,通過加強相關護理干措施,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減輕呼吸困難,增強臨床治療效果,對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均有重要意義[3]。本文對研究組實施早期護理預防并加強護理干預,通過將兩組臨床總有效率進行對比,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相較于常規組明顯更高,P<0.05。說明將早期護理預防及護理運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中干預效果更優。
綜上所述,早期護理預防的實施可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運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杜玉東,李春鶴,任雪飛等.護理干預在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22):3494-3496.
朱小英.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5):90-91.
武艷華,楊艷紅.優質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4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