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1
靜脈輸液是護理工作中常用的技術,由于長時間的靜脈輸液,治療本身是一種侵入性的過程,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病人會加重緊張、焦慮、害怕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優質的護理服務模式能合理、有效地調整門診輸液病人的不同情況,提高病人滿意度[1] 。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們給予門診靜脈輸液病人優質護理62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數據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122例在我院輸液室門診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62例和對照組60例,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從20到65歲,平均年齡(39.6±11.2)歲;對照組為32名男性和28名女性病人,年齡從18歲到67歲,平均年齡(40.1±9.3)歲。一般的數據在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病情觀察、飲食護理、藥物護理、靜脈穿刺護理和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優質護理服務,將護士的優質護理知識理念落實到病人面前,讓病人充分了解護理服務質量的核心內容。具體措施如下:輸液環境綜合整治:室內配置中央空調,光照充足,舒適的座椅、床單元,將數字電視,到為輸液病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使病人感到賓至如歸,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使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減少一種奇怪的感覺的環境。免費給病人提供小輸液枕、熱水袋、暖手寶、書、紙巾等方便服務,使病人在輸液過程中感到舒適和放松。熱水的房間,衛生間配備的跡象。門宣傳欄公布了一些常見病、疾病預防、治療及護理措施。輸液室門口設置了呼叫臺,使病人文明等候,整個輸液室秩序良好,大大提高了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護士自身素質:護士要端莊大方,衣著整潔,態度熱情。定期組織護士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對靜脈穿刺的新崗位的技術要求,必須通過熟練,熟練的穿刺技巧,做到“快速、準確、穩定”,努力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穿刺的疼痛病人的疼痛。加強新技術的推廣和新知識的學習。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推廣。根據不同季節和疾病趨勢,合理安排相關護理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使門診護理工作順利進行。提高護理質量:嚴格按照“三檢、八對”、“一對一”的操作規程,堅持無菌操作,避免輸液反應和差錯事故的發生。嚴密監測病人輸液速度,加強回訪,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輸液部位的變化。如果病人有不良反應,及時處理并通知醫生。護士應積極主動地與病人溝通和溝通,掌握溝通技巧,必須溫柔親切。做心理護理,傾聽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穩定病人的情緒,使病人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并能積極配合治療,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 。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微笑服務,并在護理人員增加病人的信任。該輸液常識普及:病人告知病人輸液期間不要外出,不要隨意調整輸液速度,有事及時呼叫護士,至少按壓穿刺點5分鐘的輸液針結束后護士,保護靜脈,準備下一次注,和病人不能立即離開輸液室,看至少30分鐘,沒有任何不適,可以離開。闡述靜脈輸液過程中不良事件的預防措施,以預防其發生,使護理工作順利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試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經護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6.77%(60/62),護理滿意率為(90.26±5.37)。對照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76.67(46 / 60),護理滿意率為(71.38 + 6.38)。兩組的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護士常規護理,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體溫、脈搏的常規測量、呼吸等生命體征,為臨床治療提供第一手資料,嚴格按照分配的每一個病人,醫生的建議注射,強調治療,忽視病人的整體護理。優質護理服務與常規護理的區別在于高質量的護理,打破了傳統的只輔助醫生治療的護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文關懷[3] 。護理的重點已經從“疾病”到“病人”。本文以病人為中心,加強基礎護理,充分落實每位護士的職責,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提高護理服務水平,是護理工作的優質服務。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活動,不僅改善了輸液環境,加強了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素質和修養,提高了護理質量。此外,還推廣了有關輸液常識、相關疾病預防、治療及基本護理措施。通過與病人的溝通,拉近與病人的關系,了解病人的真實想法,可以處處為病人著想,把一切活動放在首位,著眼于病人的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對不同情況的病人進行個體化護理,不僅降低了輸血風險,而且改善了醫患關系。同時,由于護士的心理護理干預,有效地降低了病人對疼痛的敏感性,大大提高了靜脈穿刺的成功率。此外,優質護理服務提高整體醫療服務水平,醫學的未來發展是各級醫院應該有很大的優勢,隨著我國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的同時,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使優質護理服務的護士職業信念,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堅持“觀念的科學護理病人為中心”,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豐富的內涵,真正的病人滿意度、社會滿意度[4] 。
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首先,從硬件上滿足病人的需求。自動電話系統的管理和門診電子的應用,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治療時間和輸液病人的等待時間,等待負面情緒的緩解;同時輸液般透明,確保輸液秩序,不僅能減少醫患矛盾,但也減少了病人之間矛盾。其次,將護士的護理行為通過培訓、人性化護理納入護理行為、縮小護患距離、護理流程優化和管理、減少護理缺陷、護理工作有章可循。最后,健康教育在整個輸注,并根據病人的年齡,給予了具體指導的認識,動員病人進行互動,從而提高醫學知識水平,而且縮短了輸液等候時間,所以知曉率和輸液知識滿意度提高。
參考文獻
李晶晶,劉培培,韓圓圓,等.優質護理模式在腦卒中病人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5):2722.
Stathopoulos P ,Zundt B ,Spelsberg FW ,et al .Relation ofgallbladder functio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o gastric mucosa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holecystolithiasis[J].Digestion ,2013,13(13):300—301.
劉楊君,劉楊麗.優質護理的實施成效[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3):124—126.
Sail F,Kohler I,Rottinger E.et a1.The value.f the
tumor marker in diagnosing and monitoringbreast cancer.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carcibrvt11cantigen [J].Cancer,2016,29(3):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