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王均峰
當前我國已形成三大玉米生產區,一是北方玉米區,包括東北三省、內蒙、河北、山西及津京地區等,播種面積約占全國40%;二是黃淮平原玉米區,包括山東、河南、江蘇等地區,播種面積約占全國25%;三是西南丘陵玉米區,包括云南、貴州地區等地區,播種面積約占全國15%。若按50%機收率計算,全國需要玉米收獲機10萬臺以上。而現實情況是我國玉米機收率不到2%,遠遠低于小麥70%和水稻20%的機收水平。玉米機械化收獲已成為制約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瓶頸,為此加快玉米收獲機械化的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玉米收獲機械研究、生產現狀
1、單行玉米收獲機。該機配套動力為11~14.7KW小四輪拖拉機,采用輥式摘穗機構,可一次完成玉米摘穗、集箱和秸稈粉碎處理作業。代表機型是4YZF-1型、4Y118型等,生產企業有:鄭州農具廠、錦州農機廠、河北大廠農機局等。機具市場售價1萬元左右。
2、行披掛式或牽引式玉米收獲機。該機與36.8~48KW的大中型輪式拖拉機配套,大部分機型采用輥式摘穗機構,也有部分機型采用板式摘穗機構。可一次完成多行玉米的摘穗、果穗集箱、秸稈粉碎處理作業,部分機具還具有剝皮功能。機具市場售價2~4萬元。多行牽引式玉米收獲機的代表機型是豐收-2型,由于該機型機組過長,作業前需人工開道,不適應小地塊作業,已很少生產使用。多行披掛式玉米收獲機代表機型有:天津富康公司生產的4YW-Q型、山東裕豐和國豐機械廠生產的4YW-2型、北京金樂公司生產的4YW-3型等。
3、多行自走式玉米收獲機。該型號的機具大多采用板式摘穗機構,具有子粒損失小、剝皮效果好、動力匹配合理、機動靈活等優點,適應性和可靠性比其他機型強。該機可一次完成多行玉米的摘穗、剝皮、果穗集箱、秸稈粉碎處理作業。主要代表機型有:藁城聯合收獲機廠生產的4YZ-2型、邯鄲正和機械廠生產的4YJL-3型、山西信聯公司生產的4YZ-2型等。機具市場售價10萬元以上。
二、玉米收獲機械化的意義
1、解決糧食自給、保證糧食安全是加快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國糧食安全問題將貫穿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對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愈加重視。從長遠看,我國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口糧問題,關鍵是飼料糧,而玉米就是優質的飼料糧。因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必將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加快畜牧業的發展,從而需要更多的優質玉米。玉米種植面積不斷提高是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的客觀需要。
2、發展玉米收獲機械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玉米收獲機械不僅可以摘取果穗,還可以將玉米秸稈粉碎還田,從而減少了秸稈焚燒造成環境污染,起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的作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隨著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解決主要農作物生產過程中難點問題,對提高農業機械化整體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問題的解決,將促進土地合理流轉,有利于農業規模經營的形成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另外,還可以利用我國玉米種植范圍廣的有利條件,組織農民機手進行跨區作業,提高機械作業收入,形成更為廣闊的跨區機收市場。
三、玉米收獲機械市場難以形成的原因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機化水平快速提高,但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卻長期裹足不前。造成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困難的原因既有基礎理論、技術和政策的因素,也有研發企業軟、硬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1、農業技術與農機技術不相匹配。我國玉米種植范圍廣,各個地區的種植習慣很難統一。在玉米收獲手工勞作條件下形成的某些玉米種植技術,已成為玉米收獲機械的桎梏。在多種行距條件下玉米收獲機械難以適應,行距過窄或過寬,都將嚴重影響玉米收獲機械摘穗機構的合理配置,從而影響機具的摘穗效果。雖然已研發出能適應多種行距的不對行玉米收獲機,但是該機的適應性和可靠性還有待提高。
2、玉米收獲機械技術發展緩慢,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玉米收獲機械技術發展雖然經歷了三次高潮,但技術水平長期在低水平徘徊,科研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自主研發適合我國國情的機型非常少。近年來,披掛式不對行機型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但由于生產企業自身實力弱小,資源投入不足,造成技術發展舉步為艱。
四、玉米收獲機械市場對策
1、以適應性強、可靠性高、價格低為主攻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拉動市場。根據我國農村和農民的實際情況,研制玉米收獲機械時,要注重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開發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機具。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大對農機新產品的經費投入,鼓勵技術創新,從政策和資源等方面支持農機科研部門、生產企業、農機推廣部門聯合攻關,研制、生產、推廣性能先進和可靠性強的玉米收獲機械。同時,加大對玉米收獲機械市場的拉動,增加機具的補貼額度,鼓勵農民購買玉米收獲機械。
(作者單位:156335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濃江農場農機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