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1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醫學模式已經從傳統的生物醫學逐漸轉變為社會、生理以及心理為一體的醫學模式,人們對于護理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門診B超室自然也不例外[1]。鑒于此,我科從2016年開始在門診B超室中應用優質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進行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B超室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70例患者。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齡28~61歲,當中乙肝患者42例,膽囊炎患者16例,肝硬化患者12例。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優質護理),每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齡28~60歲,其中乙肝患者20例,膽囊炎患者9例,肝硬化患者6例。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29~61歲,其中乙肝患者22例,膽囊炎患者7例,肝硬化患者6例。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對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給予以下幾點優質護理。
1.2.1 心理護理一般來說,來到門診B超室檢查的患者通常都存在焦慮、急躁、緊張的情緒,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使用文明用語,笑臉相迎,有問必答,不厭其煩。并注意溝通技巧,尊重和維護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隱私,避免與患者發生沖突。通過掌握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要向患者講解B超檢查的詳細流程與相關的注意事項,使得患者能夠在輕松的心態下去配合醫生進行檢查。
1.2.2 環境護理清潔、溫馨、舒適的檢查環境是提升患者滿意度的先決條件。因此,護理人員應當盡可能為患者提供更為舒適的就診環境,熱心接待患者,積極為患者準備好衛生紙、紙筆、熱水等,使得患者能夠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愛,切實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此外,B超室內應當每天采用紫外線進行1h的消毒處理,并且要及時進行床單更換,從而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情況。
1.2.3 健康宣教通過交流,掌握患者對于B超的認知情況,對患者認知方面存在不足的地方,給予針對性的教育與指導,使得患者能夠正確、全面地了解疾病相關的知識,要盡可能利用較為輕松的宣教氛圍來進行宣教,努力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疾病觀。對于那些害怕做B超檢查的對象,應耐心向其說明B超檢查的優越性:無損傷、無痛苦、無放射性、方便快捷,可以重復檢查,對許多疾病可以早發現、早診斷,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欣然接受檢查[2]。
2 結果
通過護理以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了91.43%(32/35),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74.29%(26/35),
3 討論
優質護理主要指的是以患者為護理服務的中心,加強基礎護理措施,主要指的是在護理行為與護理理念方面都將患者放在首要位置,工作中緊密圍繞患者的相關需求,制定一套更為適合患者的護理方案,切實提升護理服務的質量,盡可能為患者提供放心、滿意、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陳儉.優質護理在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的應用與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3,34:527-528.
鐘亮,陳敬濤.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在門診分診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4,17: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