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張曉玲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1
危重癥高血糖是一種病亡率很高的病癥,是由于患者在創傷、感染等情況下血糖升高,因危重癥患者是高危人群,身體各項指標都很關鍵,其中代表生命體征最為明顯的就是血糖指數。現在的血糖護理包括藥物護理以及其他一些綜合護理方式,藥物護理是指專家為調節患者血糖指數采用能與患者血糖發生反應的胰島素來進行處理,本研究意旨表明血糖護理對危重癥高血糖患者有積極的治療作用,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自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方醫院收治的63例危重癥患者。根據患者血糖值將36例(占57.14%),患有危重癥高血糖患者分為觀察組,男21例(占觀察組比58.33%),女15例(占觀察組比41.67%)年齡11~80歲,平均年齡30.3±11.2歲;將27例(占比42.86%)患者分為對照組,患者血糖正常,其中男15例(占對照組比55.56%),女12例(44.44%),ICU定時對兩組患者身體各項指標進項檢查,并給患者家人和患者一齊做心理疏導,進行心理護理,給患者及時實施綜合護理,提供熱能及營養支持,觀察患者的血糖指標,并根據其指標情況用胰島素來進行調控。
1.2 護理方法以及預防措施
1.2.1 血糖動態監測
對觀察組危重癥高血糖患者和對照組血糖正常患者進行即時動態的血糖監管。動態血糖監管是指在危重癥患者剛入院時提取患者血液,確認患者血糖是否在1~8.2mmol/L正常范圍內,入院兩周內,在患者空腹抽血檢測后分別監測患者3-7次,注意患者的血糖波動。
1.2.2 胰島素調控
患者因受重大創傷后體內各類激素失調,例如胰島腺激素失調等,各項生命表征都要嚴密關注,采取干預護理措施,如患者血糖指數過高,要根據患者血糖指數適量注入胰島素,胰島素是一種調節血糖的一種激素,在人體受應激性創傷后,胰腺無法根據人體需要分泌胰島素,適量注入胰島素可迅速恢復患者血糖正常水平,但必須嚴格控制胰島素注入的速度。當血糖>7.7mmol/L時,需要將胰島素以2.1-3.9g糖的比例配制補液,當血糖<13.9mmol/L時,可以按照%4.9葡萄糖2.9-4.1g加0.9u普通胰島素的比例,在注入胰島素同時,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呼吸循環,是否昏迷等意外出現的高滲性情況。
1.2.3 心理護理
危重癥患者經歷著高危險和非常痛苦的情況,在患者脫離昏迷,身體漸漸恢復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精神不振、抑郁等負面精神狀態,應該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幫助病人放下心病,樂觀的接受治療,積極的配合醫院的護理措施;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也應該向患者家屬進行一些心理疏通,患者家屬在患者醫治過程中精神狀態也非常重要,間接地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患者家屬和患者的心理護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患者心理健康,治療才能有效地進行。
1.2.4 飲食護理
為患者合理安排飲食,根據患者的體重身高病情輕重等狀況,安排高營養的果蔬,和富含維生素、營養素、低鹽的一些清淡食物,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數,如果患者身體狀態只能攝入流食,應該控制好食物內含有的熱量,讓患者能夠足夠維持自身營養,合理的飲食與營養,能降低血糖指數。合理的飲食能夠幫助患者在盡量少服用降糖藥物的同時,降低高血糖,并且因為有胰島素抗體的存在,濃度過高的糖類液體不會被人體組織利用,血糖會持續升高,病人情況也會隨著血糖升高而病情惡化,所以應該采取低熱量的營養物質供給患者。
1.2.5 預防措施
(1)控制原發病。要想杜絕危重癥患者出現高血糖現象,預防高血糖的根本措施就是處理原發病,原發病就是一個應激源,是指全身特異性適應反應,可以引起全身性綜合癥,只有處理好應激源,才能從根本上預防高血糖。
(2)保持患者體內平衡。危重癥患者因為體內血液流失嚴重,各器官功能紊亂,應及時監測患者體內的各元素,保證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
(3)術后鎮痛。因為陣痛,感染帶來的刺激,患者傷口極易產生應激源。應采取合理有效的止痛方式,避免應激源的產生。
2 結果
經過對危重癥患者的血糖護理干預與護理,病情危重導致病死率達30.16%。明顯低于2016年的調查報告49.12%。
3 討論
危重癥患者病亡率偏高,且病情加重伴隨著血糖升高,根據多方研究資料表明,應激性血糖增高可增加患者患處感染率和病死率,應該對危重癥且高血糖患者采取血糖護理,血糖升高是一種應激反應,升高后會對使人體組織無氧呼吸加強,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分子,人體內的電解質平衡被破壞,引起一系列并發癥,血糖身高發生在危重癥患者身上,代表患者體內機能紊亂,無法有效自身調節血糖,因此控制患者血糖濃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況與身體狀況,對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綜合護理與干預有著重要意義,值得推廣和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曾秋蓮,ZENGQiu-lian.飲食及生活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84-86.
彭海菁,李杰,陳海琴,等.應激性高血糖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3):399-401.
劉寶霞.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3):353-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