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

播種育苗技術在林業的營造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實施育苗技術,提升了樹苗的成活率,解決了一些樹種的成活問題,樹木的種類也可以得到提高,增大了樹木的覆蓋面積,有效緩解了當前森林資源緊張的現狀。
柔枝松的原產地是北美洲,落基山區分布較多,所以有的學者稱之為落基山松,也有的學者稱之為五針松或是大枝松, 柔枝松在北美洲的分布范圍很廣,幾乎在各個地區都有。柔枝松在海拔900—3000米垂直分布,一般與其它林木混合生長。柔枝松作為從國外引進的樹種,在播種育苗中要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提高樹種的成活質量。
1.播種區的基本情況
柔枝松的育苗地點選在了吉林地區,這里與北美地區的氣候條件相類似。全年相對濕度的平均值為60%, 氣溫的年平均值為4.82 攝氏度。氣候類型為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土壤的主要類型是碳酸鹽黑鈣土。
2.播種育苗方法
2.1育苗地的要求
由于需要育苗,所以選擇地點的狀況要好,地勢要相對比較平,土壤的通透性要好,水源要有保證。粘重的土壤不適合柔枝松的育苗, 沙質土壤是最好的選擇。當育苗土地確定后,需要在上一年的入冬前對土壤進行深耕和追肥,提高土壤的質量。提高土壤質量的關鍵點是透氣性與肥效。在開春化凍后,還要進行淺耕,以保證土地的平整,為育苗創造土地條件。
在育苗地的修整過程中,為了保證土壤的肥性,可以在育苗地表加蓋一些腐植土或是有機肥。為了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殺蟲劑,消除土壤中的蟲卵。育床的處理過程要保證土壤的無蟲、肥性和平整。土壤在深耕后,土壤不能有結塊,草根與石塊也要去除掉。苗床的處理還要保證排水的通暢,消除床面產生積水的隱患,否則會導致幼苗在發生浸泡后成活率受影響。
2.2 種子的要求
柔枝松種子的特點是種皮比較硬,呈木質,所以為使木質的種皮被軟化,在播種前要將種子在低溫條件下放置1—2個月。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可以采取高錳酸鉀浸泡的方式,浸泡后要進行徹底的沖洗。還要對種子進行剪口處理, 就是使用工具在種子的頭部切開一個小口,以利于種子的發芽。 進行剪口處理后再用清水浸泡一天, 然后將種子混入細砂中,加入少量的水攪拌均勻后,就可以實施播種了。
2.3 播種的要求
在實施播種前,要先對苗床進行處理。苗床要保證用水澆透, 床面不能發生板結, 可以采用條播的形式, 覆土深度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通常約10厘米, 這樣才能保證出苗率。每條溝要相距約30厘米, 播種后,要用土將種子壓緊,表面可用干落葉覆蓋, 以防土壤發生板結。種子種下后,可以采用噴灌的方式實施澆水。
在播種時間上,可以適當提前,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幼苗的生長狀況,提高成苗率。柔枝松的播種育苗時期可以集中在4月的下旬。實施播種時,可以采用播種框的方式,這種整體化的操作一方面提升了播種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播種的均勻性。播種時間的適時提前不僅有效提高柔枝松的成活率,生長速度也會提高,柔枝松的早木質化可以實現,單產量也隨之增加。
播種完成后,要定時觀察柔枝松的播種效果,通常情況下,經過五天的生長,柔枝松會有明顯的變化。根據柔枝松種子的發芽情況,分析播種效果,在發芽率低的情況下,必要時可以采取補種的方式以提高成活的總量。
2.4 撫育的要求
撫育的基本管理工作是去除雜草,保持土壤濕潤,并防治病蟲害的發生。澆水要根據天氣情況來確定澆水的頻率和水量。由于育苗地區的特點是比較干旱,年降水量不足, 地表易蒸發,所以保證土壤的濕潤非常關鍵。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 床面要保持濕潤但不能存在積水。在天氣溫度高、蒸發量大的情況下,為了降低床面的溫度要及時灑水。播種后,幼苗通常會在15天后露出土壤,再經過15天后就會出苗, 當苗有針葉長出后, 要減少澆水量,但要結合天氣情況,不要讓土壤發生干燥。除草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出苗后的3個月內, 控制雜草的生長是管理的重點。要盡早除去小的雜草。
2.5 生長的管理
柔枝松完成出苗后,要根據出苗情況進行適當的間苗,可以促進柔枝松的生長。間苗原則是去除生長過密、生長質量差以及發生了病蟲害感染的幼苗。間苗后,要保證柔枝松的分布均勻,生長質量好。
柔枝松幼苗生長過程中,要定期松土,保持土壤不出現板結。土壤的疏松程度要保持,這也有利于降低土壤中水分的蒸發量。吉林地區的冬季氣候寒冷,所以要對采取適當的保暖措施,讓樹苗的抗凍性得到提高。
2.6 病蟲害的防治
在柔枝松育苗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方式防治病蟲害的發生。要對柔枝松病蟲害的種類進行分析,保證防治效果。
(作者單位:133600 吉林省安圖縣林業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