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博
【中圖分類號】R28.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2
引言:產后出血是現在產科關鍵的急癥,是分娩期最嚴重的并發癥,居產婦四大死亡因素之首。產后出血發病快速,來勢突然,如果處理不當,能讓產婦在短時間內死亡,嚴重影響婦女健康。所以對產后出血預防比較重要,要引起醫護人員高度關注,緊密觀察,早發現、早預防,使用有效的預防護理方法,是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產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分娩的50例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實施分析,當中28人剖宮產,14人無痛分娩,8人為正常分娩,20-42歲患者年齡,32歲的平均年齡。
1.2 方法:產后出血在臨床上多用容積法和稱量法來測量,對于陰道分娩者產時的出血量用容器承接出血到完成分娩,再用量杯進行測量,產后給產婦應用一次性計血量產婦紙,血量依照稱重法計算出。剖宮產者血量由醫生在手術中測量出,術后同上測量;另一種為經過休克指數來測量,脈率比上收縮壓的值是休克指數,為<0.5的正常值,當比值0.5~1時,能夠推測出產婦為500~700ml的失血量,當比值為1時,表明為1000~1500ml的失血量,當比值>1時,表明為1500~2500ml的失血量。
1.3 產后出血診斷標準
在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產婦為>500ml的失血量。低血容量會造成產婦的血壓降低,而導致產婦出血失血性休克。臨床直接觀察能見產婦面色缺血呈蒼白色,出冷汗,皮膚冰冷。產婦本身感覺頭暈,嚴重的會發生心悸、模糊的意識。
2 結果
50例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的因素分別為:34例(73%)宮縮乏力, 10例(16%)胎盤因素,4例(7.7%)軟產道裂傷, 2例(1.6%)血小板減少,50例產婦都治愈康復出院,達到護理評價規范。
3 討論
3.1 產后出血的預防
3.1.1 產后出血的產生有很多社會心理原因的存在,像產前精神太緊張、不安焦慮、擔心可不可以成功分娩、是不是正常的胎兒,也或有隱瞞婚前生育史與人工流產史,針對這些原因,我們醫護人員首先要和產婦建設優良的醫患關系,掌握可靠的病史,對潛在的危險原因進行分析,及時予以心理疏導與心理護理,讓產婦以優良的心理迎接分娩。
3.1.2 圍產期保健工作要注重,在早孕3個月內,囑其圍產期保健手冊要建設,產前檢驗要進行定期實施,一旦發現有異常,及時予以處理。
3.1.3 產時護理要增強,入院時要對產婦行一對一的陪伴分娩,胎心每5-10分鐘監測一次,使產婦聽到胎兒的心跳聲,心理上獲得安慰。
3.1.4 注重產后預防工作,產后出血大多數產生在產后2小時內,這段時間一定要讓產婦繼續留在產房內接受監護,緊密觀察產婦的一般狀況,陰道出血量要正確記錄,發現異常及時予以處理。
3.1.5 把宣教工作做好,向產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讓新生兒在出生后30分鐘內早接觸、早吸吮,這樣,既對乳汁分泌有利,又能夠推動子宮收縮,使陰道出血量減少。此外,把避孕宣教工作做好,使人工流產次數減少。產褥期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3.2 護理
3.2.1 快速有效地補充血容量,建設2條以上的靜脈通道,必要時能留置針頭。緊密監測血壓、脈搏、皮膚顏色、表情等生命體征的改變。準確掌握靜脈輸液的速度,避免出現急性肺水腫。
3.2.2 幫助產婦使用平臥位下肢略抬高,給氧氣吸入、留意保暖,緊密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神志改變。
3.2.3 置導尿管,保持尿管通暢,留意尿量和顏色,把各種記錄做好,尤其是生命體征改變和出入量。
3.2.4 依據產后出血的不一樣因素,予以不一樣的止血措施,像子宮收縮乏力,要給予按摩子宮,壓出子宮內積血與凝血塊,肌注或靜滴縮宮素,還能使用壓迫法止血;如果有軟產道撕裂傷,要及時縫合止血;胎盤剝離不全者要手取胎盤,如果胎盤植入者要使用手術處理;對子宮破裂,撕裂傷嚴重造成出血迅猛者要及時把子宮切除準備做好;對凝血機制障礙造成的出血要清除病因,盡快輸新鮮全血,迅速補充血小板,纖維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復合物,凝血因子。
3.2.5 飲食護理。自然分娩的產婦,觀察產婦出血量2小時后就能進食,可是剖腹產則要視個人狀況不一樣而定,產后的第一餐要以清淡為主,比如稀飯,清湯,而且要少食,如果無腸胃不適,則能正常恢復的食量,飲食中盡量還是防止油膩,,刺激性的食物,要以高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為主,以幫助組織的修復。
3.2.6 心理護理。接待產婦時要服務熱情,細心周到,入院宣教要仔細做好,使產婦陌生感盡早消除,講解分娩有關知識和應對辦法,教會患者放松術,讓患者樂于配合醫護工作。一旦產后出現出血,護士在搶救患者的同時要留意產婦心理護理,要尊重、理解患者,鼓勵患者把內心感受訴說出來,耐心傾聽,合理的解答,以讓其緊張情緒得到緩解。
綜上所述,導致產婦出血的因素與誘因相對多,這不但要求產科醫護人員有過硬的醫療技術識別高危妊娠與產后出血高危原因,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合理態度,提升護理滿意度、使產后出的產生率降低具備關鍵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朱紅梅.產后出血的急救與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12(10):93-94.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6.
王小敏,王小燕.剖宮產產后出血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6,15(12):938.
毛榮華.56例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8):159-160.
張建平.產后出血的搶救路線及常規[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2):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