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旗 宋利
【中圖分類號】R78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1
一、基本資料
1、研究對象 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赤水市人民醫院進行生育的1620名孕產婦。
2、檢測方法 按照《全國艾滋病哨點監測方案》《貴州省艾滋病哨點監測方案》以及《赤水市2013年孕產婦艾滋病哨點監測實施方案》要求,采用連續抽樣的方法收集樣本1620人,對孕產婦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安全套使用情況以及不安全性行為,本項監測工作包括生物學和行為學監測兩部分,前者主要是對目標人群進行梅毒和 HIV 抗體檢測和丙肝抗體的監測,后者是對艾滋病知識態度、性行為特征和安全套使用情況等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
二、結果分析
1、結果分析表
從表(一)中的顯示可以看出,本次孕產婦監測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孕產婦預防疾病的意識逐漸增加,從2013年4月-2013年10月到2013年10月-2014年4月的檢測率從91%上升至97%,由此可見,艾滋病防治意識有所提升。
2. 人口學特征:監測總人數1620人,均是我市常住人員;已婚生育1280人,未婚生育340人;平均25.1歲,其中最大42歲,最小16歲。文化程度;所上初中以及以下人員偏多,占比為 ,所上高中或中專比為 ,大專及以上最少 ,
3. 行為學特征:①此次哨點監測對生育婦女行為特征進行了調查,其中吸毒婦女 0例,從事性服務工作婦女 0例,有婚外性行為婦女12人;性生活經常使用安全套的825人,占50.9%,偶爾使用的562人,占34.7%,從未使用的218人,占13.5%,曾患過性病的5人。 ②此次監測還對丈夫或性伴侶的行為特征進行了調查,結果為:吸毒 0人;曾患過艾滋病/性病 0人。
三、討論
1、艾滋病哨點監測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向資源相對有限國家推薦的,了解艾滋病在不同人群中感染發生變化的一種監測方法[1]。本輪綜合監測共監測孕產婦1620人,檢測HIV 2例、梅毒6例、HCV2例,說明我市艾滋病感染率呈逐年上升,必須加強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宣傳力度特別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孕產婦哨點監測工作和宣傳力度。
2、調查顯示:性病、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有了相應提高,在全社會有了廣泛的影響,但由于涉及敏感人群的敏感話題,高風險行為調查中可能有瞞報或漏報。Kalichman等的研究認為,在得知自己被感染以后,仍有約1/3的HIV感染者會繼續發生無保護性行為[2]。需繼續加強艾滋病的宣傳工作。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缺乏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不安全以及不健康的行為,增大艾滋病的感染率[3]。同時提高艾滋病知曉率。
3、調查的1620名孕產婦中,有一部分婦女屬于未婚生育,更有低齡產婦,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先后有多名性伙伴的情況,部分未婚人員接觸人群較為復雜,使這部分人群成為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預防性病、艾滋病。通過多遠逐步回歸分析可以看到,安全套使用態度和安全套正確使用知識,影響著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這與知識、動機、行為技能模式(IMB)相一致,認為個人采取某一行為相關知識和態度的影響[4]。所以婦聯、計生等相關部門應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加入到預防性病、艾滋病的隊伍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安全套的正確使用率。
4、此次監測以市人民醫院作為哨點,監測人群相對集中在市中以及周邊幾個鄉鎮,所有被監測人員文化素質相應較高,平時接受艾滋病知識宣傳教育相應較多一些,但偏遠鄉鎮及農村婦女尚未監測,多數農村婦女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艾滋病知識知曉率也相對偏低,特別是多數農村女或性伴都是作為外出務工人員,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獲得性與生殖健康和預防艾滋病的信息及服務較少[5]。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極易造成病毒傳播,今后要進一步加大監測覆蓋面,特別是加強對農民工、外出務工人員的監測,充分發揮婦聯作用,加強對廣大農村婦女的宣傳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5、從問卷中看出,艾滋病知識知曉率較高,充分說明艾滋病宣傳教育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多數婦女在一些敏感問題上采取回避,大大降低了調查真實性,以往做過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的人員比例較小,今后應加強自愿咨詢門診建設,提高自愿咨詢檢測率,進一步加大監測檢測力度。
第一作者簡介:
楊國旗,男,1997年7月畢業于貴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副主任醫師,現任赤水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科科長,從事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19年,致力于我市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參考文獻:
覃碧云,陳曦.鄭軍,等.2002-2005年湖南 省某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點監測報告[J].實用預防醫學,2006,13(3):571-573
李力,郭巖,在HIV感染者中開展“陽性預防”的效果分析.中國艾滋病性病[J],16(3),243-247
郭惠琴,郭鳳琴.孕產婦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與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陳亞丹,繩宇,在流動女性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16(1),14-17
胡翼飛,陳曦,魏秀青,鄭軍等.大型建筑工地農民工艾滋病宣傳教育與干預效果調查[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0,16(1);2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