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益峰
【中圖分類號】R3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1
前言
自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線以來,X線被廣泛應用于人體醫學檢查,進行疾病診斷,形成了放射診斷學(DiagnosticRadiology)這門新學科,并奠定了醫學影像(MedicalImeology)的基礎。有資料顯示,在目前臨床應用實踐中,首診選擇的檢查手段:X線約占48%,CT占11%,磁共振占3%,超聲占3%,還有核醫學占8%。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進行拍片檢查的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齡35~65歲,平均(58.3±2.7)歲。96例創傷患者中,頸椎外傷21例,頭部外傷14例,腰椎外傷11例,骶尾椎外傷6例,胸部外傷12例,腹部外傷13例,四肢外傷11例,盆腔外傷8例。
1.2 方法
主要運用的檢查方法是CT檢查,包含平掃以及增強,MR介入治療以及X線平片檢查,在此次的檢查中,X線應用的檢查儀器為GE飛天6000IIIDR,CT檢查采用的是SIEMENS64排CT及GE單排螺旋CT,MR檢查所應用的儀器是GE1.5TBrivo355MRI,所有儀器的增強掃描均使用高壓注射器。
2 結果
在頭部外傷的檢查中,患者均采用了CT平掃,3例患者急診MR,6例患者隨診MR,檢測結果為,腦部挫傷的患者有10例,腦出血的患者有7例,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3例,顱骨骨折的患者有4例,應用CT進行檢查,其檢查結果為陽性的患者有12例,占85.7%,MR的檢出率為100%。
在胸部損傷患者的檢查中,有6例患者采用了CT平掃,有6例患者采用了X線平片,檢查的結果為,肺部挫傷的患者有5例,胸腔積液的患者有4例,肋骨骨折的患者有3例,在CT檢查中,檢查結果為陽性的患者有11例,占總人數的91.7%,X線平片的檢測結果,假陰性的患者有5例,占總人數的41.7%。
腹部損傷的檢查中,有7例患者采用CT平掃,有6例患者采用CT平掃及加強,檢測結果為脾、肝損傷的患者有8例,骨臟損傷的患者有2例,胰腺損傷的患者有2例,胃腸系膜損傷的患者有1例,CT檢測中假陰性的患者有7例,占53.8%,CT增強陽性患者有13例,占100%。盆腔損傷中,X線3例,CT平掃3例,CT加強2例,CT平掃陽性率為87.5%,CT增強的為100%。四肢檢查中,X線陽性的為90.9%,假陰性的為18.2%,CT陽性率為100%。
3 討論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醫學影像技術不斷變化更新,為臨床疾病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影像技術也從單純X線攝影發展到綜合影像技術。傳統X線檢查是模擬影像,現代放射診斷學手段,如CT、磁共振、超聲、同位素等,都是數字影像,因此如何使傳統放射診斷影像數字化,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和發展方向。
常規X線平片作為外科損傷的基本檢查手段,價格便宜,診斷較準確,易于檢查,患者容易接受,可確定損傷的節段和壓縮程度,但有時難以確定骨折的實際范圍,椎體骨折多能在X線平片上顯示,但容易漏診附件骨折,同時椎管受累顯示不清,此時需做CT檢查進行確診。CT可清楚顯示骨折細節,特別是脊柱后部結構的骨折、移位的骨折片、觀察椎管形態和狹窄程度。矢狀或冠狀重建技術可顯示脊柱的縱行排列、水平方向的骨折線、椎體壓縮的高度、骨折片向椎管內移位的情況。
X線照片(Radiography):是利用X線攝影的特性,將穿過人體組織結構的X線用膠片記錄,再通過顯影定影過程,使人體組織結構在膠片上顯影。X線照片仍是目前放射科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其優點是影像對比度、清晰度均好,空間分辨率高,能使密度及厚度較大或密度、厚度差異較小部位的病變顯影,缺點是照片為重疊影,空間定位不如CT準確,密度分辨率不如CT高。
CT(ComputedTomography):它是用X線束對人體進行橫斷面掃描,取得信息,通過模數轉換器將獲得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輸入計算機,再由計算機經數模轉換器轉換成模擬圖像,通過顯示器或膠片顯示出圖像。
由于顱腦損傷病情瞬息萬變,少數患者CT表現與臨床病情不吻合,部分患者可出現遲發性顱腦損傷,因此隔離期CT復查成為觀察病情變化及治療效果的有效手段。胸部創傷在急診患者中占很大比例,胸部創傷的急診影像學檢查應以常規X線檢查為主,但對危重患者,由于檢查時無法合作或臨床檢查不仔細,不能準確提供受傷部位,易造成遺漏。腹部創傷X線、B超診斷作用有限,易貽誤搶救時機,導致嚴重后果。多層CT有利于一次掃描發現所有潛在、可能的損傷,不但可為臨床提供正確的診斷依據,而且可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信息。除觀察一些骨折外,盆腔外傷X線片價值不大,情況允許最好行CT平掃及增強掃描,以明確有無盆腔肌肉和泌尿生殖道的損傷。傳統X線檢查對脊柱、四肢損傷大多能做出診斷,但對于一些隱匿骨折、椎體附件骨折、骨質挫傷水腫,以及受攝片體位限制不能很好顯示的部位等必須行CT、MR檢查。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應用放射影像技術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技術應用的要點,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將放射影像技術應用在創傷急救中,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值得推廣和借鑒。
參考文獻:
張秀英,王琴.急性脊柱損傷CT掃描的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0(51):966.
周承濤,張光輝,劉旭林,等.脊柱的CT與X線平片對照研究[J].醫學影像雜志,2015,14(7):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