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桂蘭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2
前言
心腦血管病是指動脈粥樣硬化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疾病,發病率以及病死率較高,且多發為中老年[1]。相關資料表明,該疾病主要是由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等,而血脂檢驗則是心腦血管病患者常用的檢查方法,對心腦血管病的診治起到關鍵作用。本研究分析了血脂檢驗在心腦血腦病患者的意義,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45例心腦血管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50.45±2.53)歲 ,其中腦梗死9例,高血壓19例,心肌梗死10例,冠心病7例;選取同期在醫院體檢健康者45例作為對比組,均無家族遺傳疾病、心血管病、高血壓病史。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 (54.21±4.26)歲。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二組患者均在接受檢查前一晚十點開始禁食,于第二天清晨空腹情況抽取靜脈血5mL,并置于恒溫水(37℃)浴箱中,水浴時間為30min,之后用離心機把血液樣本離心,研究分離出的血清。本研究血脂檢驗所用儀器為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2]。兩組患者的血清檢驗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載脂蛋白(ApoA)、載體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存在并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觀察組與對比組兩組的血脂檢查結果(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載脂蛋白(ApoA)、載體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指標),發現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心腦血管病不是指具體的某一種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統稱。目前臨床上所指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以動脈粥樣病變為主的一類疾病,比較常見的是腦卒中、冠心病、腦出血等[3]。該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常見于老年人,且發病率較高,難以治愈。由此可見,對于心血管病患者而言,血脂檢驗對于檢查心血管病有著重要作用,患者應該定期進行血脂檢驗。血脂主要是指患者血漿中的脂類物質,依靠脂蛋白運輸[4-5]。就心血管病患者而言,主要是檢測血脂中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載脂蛋白(ApoA)、載體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含量,通過與正常指標比較,準確預測心腦血管病的危害。目前該疾病的主要以對癥治療和預防為主,以此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本次研究中,通過分析觀察組與對比組的TC、TG、ApoA、ApoB、HDL-C、LDL-C指標,從檢驗結果來看,兩組患者的血脂檢驗結果差異明顯,組間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血脂檢驗是心腦血管病檢測有效的方法,定期進行血脂檢驗能夠發現心腦血管并且及時治療,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徐百友.心腦血管患者的血脂檢驗結果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7):813-814.
張功強.心腦血管患者的血脂檢驗結果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0,06(9):49-50.
劉新記.心腦血管病診治中血脂檢驗的臨床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1):28-28.
海燕.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的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3):105-106.
石沙.血脂檢驗在心腦血管病診治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0):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