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芳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1
隨著輸血事業的不斷發展,成分血的用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機采血小板以單袋血小板計數高,混雜紅細胞、白細胞較少,在一定條件下保存時間長,無效輸注出現遲,止血效果好等優點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所青睞,臨床上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捐獻機采血小板也成為獻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機采血小板對捐獻者要求較高、設備和場地的限制、采集時間長、采集過程中副反應發生率較高,而且不易為大多數獻血者接受等原因,給捐獻血小板的招募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如何鞏固和壯大無償機采獻血者,如何突破招募中的瓶頸問題,如何做好初次捐獻者的服務和保留也是各血站非常關心和思考的一個問題。現將本人多年的血站工作經驗及個人一些建議總結如下,供大家參考。
1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機采血小板團隊,提高服務水平
做好無償捐獻機采血小板工作,首先要有一支良好的工作團隊,因為獻血者在血站停留時間較長,他們需要得到高標準的接待和人性化的服務,這對工作人員要求比較高。只有一支高素質的團隊才能保證各項服務到位,給獻血者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讓他們感覺他們的捐獻行為是安全的,并且得到認可和尊重,以促使他們能夠愿意再次捐獻機采血小板。要求工作人員要具備以下能力:(1)要有真正為獻血者服務的意識;(2)要有非常強的溝通能力和交際能力;(3)掌握必要的社交禮儀;(4)韌勁十足;(5)業務熟練。
2 機采血小板供血者的宣傳發動
為擴大機采血小板供血者的隊伍,保證滿足供應臨床,血站應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公益廣告、電視講座、電臺等宣傳工具,到大專院校進行宣傳,同時編印發放宣傳手冊、宣傳單,采血點發動等,利用農村集市發動農村供血者,宣傳內容主要是無償獻血、機采血小板以及獻血有助人利己、利于健康、預防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等知識;提高人們對無償獻血及機采血小板的認識,更新以往對機采血小板陳舊性認識的觀念,充分擴大機采血小板供血者的隊伍。
3 機采血小板供血者的招募
建立無償獻血長效機制,建立無償機采血小板獻血檔案,加強管理,與供血者保持經常性聯系。以自愿無償獻血的低危人群為招募對象,主要是大專院校在校生、公司職員、個體自愿者以及公務員等,并且以再次獻血及多次獻血者為主要招募對象。
4 招募方法
4.1 首次參加機采血小板者的招募
4.1.1 從街頭采血車上招募。采血車每天接待一定量的自愿無償獻血者,利用獻血空閑時間對符合機采條件的獻血者宣傳機采血小板知識,引起他們對捐獻血小板的認識和興趣。愿意捐獻者填寫《捐獻機采血小板志愿者登記表》,納入固定捐獻成分血者的檔案,以便約定采集日期。
4.1.2 舉辦血站開放日
邀請市民特別是固定獻血者、在校大學生、企事業員工等走進血站,了解血站工作流程,介紹機采成分血的過程;積極組織有獻成分血意向的人填寫成分獻血報名登記表,此活動的開展也是成分獻血招募的良好舉措。
4.1.3 運用電話、微信招募
把獻全血獻血者的資料進行分類和篩選,根據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經濟基礎的獻血者,運用醫學心理學知識進行初次、再次、多次打電話溝通,最終確定為可招募無償機采成分血的對象,根據臨床用血需求安排成分獻血的過程。也可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招募需求信息。
4.2 定期機采血小板者招募
對于多次參加機采血小板者,在規定獻血量達到一定的范圍內,定期舉辦評先獎優活動,對獻血貢獻大者給予充分肯定,在給予精神鼓勵的同時,利用各種方式與其進行情感溝通,每年組織他們參加不同類型的聯誼活動,如爬山、春游、趕海、漁村游、果園采摘、獻血知識講座以及血液知識智力競賽等,優勝者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手機短信送去節日問候及生日祝福等,使機采者充分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同時又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從而擴大、充實、穩定機采血小板供血者的隊伍。
4.3 應急者的招募
在遇到特大意外事故、臨床急需或庫存量不足、偏型不能滿足供應的情況下,機采科及時與獻血辦公室聯系,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過完善的獻血檔案,及時與有關人員聯系,同時利用電視、電臺等新聞媒體、手機短信平臺、采血車上的電子廣告等應急措施進行宣傳,與各大專院校聯系,有針對性招募急需的供血者,同時血站職工首當其沖加入到獻血隊伍中,盡可能地滿足供應臨床需要。
5 強化服務意識
獻血服務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獻血者的滿意和保留,獻血服務應貫穿采血前中后所有過程,獻血服務要以獻血者為核心,將獻血服務、獻血者滿意、血液質量緊密聯系在一起。
5.1 營造舒適的獻血環境
加大對機采科硬件設施的投入,依照《血站質量管理規范》中建筑、設施與環境的要求,對機采室進行布局和裝修。配備電視、電腦和各種報刊雜志等供獻血者在休息時放松,還可放置點心、糖果和飲料供獻血者享用,且設立專人接待,及時與獻血者溝通。
5.2 提供細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務
建立和實施機采成分獻血者的招募與保留的操作規程,嚴格按規程細致服務。
5.2.1 采前預約
首先進行電話預約獻血者,打電話時應做到語言規范,語調平和、親切、自然。電話預約中要征得獻血者的同意,要告知獻血前的注意事項。電話預約時要做好詳細的征詢工作,以獻血者為中心,為獻血者健康著想,這樣既可以保證血液質量,又可以滿足獻血者奉獻愛心的愿望。
5.2.2 采前告知
獻血者到達機采室要有專人接待,做到“來時有人接”,并負責引領至體檢征詢處。對初次捐獻的獻血者介紹單采流程,消除其疑慮。詳細進行采前征詢工作,依據《獻血者健康體檢標準》,通過詢問和體檢作出能否獻血小板的正確判斷,可以大大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為更好地保留獻血者奠定良好的基礎。檢測合格后告知獻血者上機采集的相關事宜,一步步引導,消除其緊張心理。
5.2.3 采中服務
采集人員對獻血者采集過程進行全程監護。上機前如還有顧慮,可讓首次獻血者先參觀一下固定獻血者的捐獻過程,直至消除顧慮同意采集為止。采集前口服葡萄糖酸鈣,預防枸櫞酸鈉不良反應。采集時對血管的選擇非常重要,一針率盡可能達到100%,穿刺的成功與否是保留獻血者的重要因素。注意與獻血者的交流,介紹血小板的相關知識,簡單講解血細胞分離機的工作原理,重點是安全可靠的性能,解答獻血者的疑問,介紹還輸時會有輕微的不適,就像打吊瓶輸液一樣有種脹脹的感覺,消除其緊張心理。
5.2.4 采后服務
獻血者捐獻完成后,告知按壓注意事項。給予口服飲料,助其循環血量及血糖的恢復,告知獻血者獻血后注意事項等內容。填寫好獻血證,讓獻血者在休息室休息30min或無不適后方可離開,做到“走時有人送”。
5.2.5 獻血后回訪
(1)對待所有捐獻成分者,做好回訪和反饋工作。遇有特殊的不良反應,要做再次、多次的回訪工作,必要時登門慰問獻血者,直至無任何不適為止。(2)對初次捐獻者進行重點回訪,了解獻血者的身體狀況和獻血后的心理感受,并進一步詢問是否愿意再次捐獻成分血,做好登記和統計工作.
5.2.6 建立激勵措施
(1)通過短信平臺或寄賀卡的形式,讓獻血者感受到血站的人性化服務。(2)定期舉辦機采獻血者代表座談會或外出旅游的形式等一些激勵措施,鼓勵其積極獻血并可帶動身邊的人加入成分獻血者隊伍。
5.2.7 獻血后的健康教育
對于檢測不合格或有獻血反應的獻血者,通過打電話、發短信、媒體等形式給予獻血者提供心理幫助和健康指南,給予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導,倡導獻血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增進血站和獻血者之間的互信度。
總之,通過細致入微地做好宣傳招募和獻血服務工作,讓血小板捐獻者都成為血站的朋友,做到隨叫隨到,機采血小板隊伍不斷擴大,捐獻血小板的人數及一次捐獻2個治療量的機采人數不斷增多,滿足臨床機采血小血板的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