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鳳濤
【中圖分類號】R49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2
隨著經濟水平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也是重度肝炎中最為常見的一類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是肝臟疾病惡化的結果,其病情嚴重、惡化速度較快,其并發生癥的發生率較高且極容易造成死亡。臨床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患者代謝功能障礙、病毒細菌的感染、藥物中毒以及酒精中毒等因素引起[1]。在臨床治療中,常用甘草酸二胺和異甘草酸鎂兩種藥物進行治療。本文為探索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選取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兩種藥物進行對比試驗,觀察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其中觀察組進行了異甘草酸鎂用藥治療,取得非常好的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
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7.91±11.23)歲,
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5.61±12.15)歲;
2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資料分析(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療之前,給予2組患者支鏈氨基酸、白蛋白以及血漿,保證患者有足夠的營養支撐。
對照組:醫生取用150毫克的甘草酸二胺和5%濃度的葡萄糖注射液,通過靜脈滴注的給藥方式,給予患者治療,每日1次,連續治療1個月[2]。
觀察組:與對照組一樣,取用150毫克異甘草酸鎂和5%濃度的葡萄糖注射液,通過靜脈給藥的方式,給予患者治療,每日1次,連續治療1個月[3]。
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以及治療過后癥狀情況,分析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本次對比試驗,以觀察分析2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體征改善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為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在實驗結束后,2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體征改善情況如見表1所示:2組患者乏力、消化道癥狀、肝區不適癥狀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2 實驗結束后,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情況如表2所示: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肝臟產生炎癥或者是感染肝炎病毒導致肝臟壞死而引起,其病情會持續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慢性肝炎具有長期性、反復性以及高危性等臨床特點。慢性乙型肝炎屬于重度肝炎,通常表現為全身乏力、劇烈的腹痛腹脹,皮膚暗黃等[4];若患者治療不及時,容易導致肝組織壞死,引起肝硬化,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上常用甘草酸二胺和異甘草酸鎂兩種藥物進行治療,這兩種藥物均屬有甘草酸類制劑,都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抗纖維化、抗細胞死亡的作用,但對患者長時間使用甘草酸二胺藥物,容易使患者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
異甘草酸鎂屬于第四代甘草酸類制劑,是單一的18α-甘草酸酶鹽制劑,通過靜脈注射方式能快速作用于肝臟,也能在短時間內轉化成在體內作用更強的甘草次酸,比甘草酸二胺有更強的抗感染作用,對患者的肝臟起到解毒、抗氧化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同時還能調節免疫,保護肝細胞的作用,還能避免由非活性異構體所引起的不良反應[5]。
本次對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表明:2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體征改善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比較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異甘草酸鎂藥物治療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還能避免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異甘草酸鎂藥物治療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謝智安.硫普羅寧與甘草酸二胺治療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2):3-4.
陳巨興.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56):11199-11199.
余建國.異甘草酸鎂聯合安絡化纖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肝臟,2014,12(2):160-161.
吳建明.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6):1076-1077.
郝躍躍.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6,14(7):76-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