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秋華,余姝辰,余德清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 武漢 430074;2.湖南省遙感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7;3.湖南省地質科學院,湖南 長沙410007)
測繪工程案例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現狀與變化研究
賀秋華1,2,余姝辰1,3,余德清1,2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 武漢 430074;2.湖南省遙感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7;3.湖南省地質科學院,湖南 長沙410007)
為研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2 a來的建設用地現狀及其變化,以2014年度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成果為基礎,結合2015年度土地利用變化遙感監測成果,利用GIS技術開展了建設用地現狀遙感調查和年度用地變化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①2014年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用地占比高出全省建設用地占全省國土面積比例1.69個百分點,但主要是村莊和水利設施占比較高,城市用地﹑鐵路用地等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②2015年建設用地面積較2014年有所增加,主要以交通建設﹑建制鎮建設和城市建設為主體,體現了城市化建設進程。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現狀;變化

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構筑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用地,旅游用地,軍事用地等,是推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保障。國務院于2014年4月14日批復同意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1],作為國家級生態經濟區,全面掌握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現狀和年度變化情況,對于在經濟區建設中合理規劃﹑使用建設用地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RS和GIS技術,利用2015年土地年度變更調查遙感影像,并參考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成果,研究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近2 a來的建設用地現狀和年度變化情況。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包括岳陽﹑常德﹑益陽3市以及長沙市望城區和湖北省荊州市,共33個縣市區。規劃總面積為6.05萬km2,常住總人口為2 200萬。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為7 152億元。現有22個商品糧基地縣﹑9個商品棉基地縣﹑13個水產基地縣﹑5個國家級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糧食種植面積和糧食﹑棉花﹑油料﹑淡水魚產量分別占全國的1.5%﹑2.3%﹑6.4%﹑4.7%和7.8%,是我國重要的大宗農產品生產基地[2]。為了防洪治水,同時也作為洞庭湖區的特色,在湖區范圍內修筑了11個重點垸和24個蓄洪垸。按照建設用地的特征和用途,根據GB/T2010-2007《土地利用現狀分類》[3]將建設用地劃分為城鎮村及獨立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和水利設施用地3大類,該類別劃分只針對湖南境內開展研究分析。
2.1 建設用地現狀
基于年度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統計分析可知,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現有土地總面積為4 630 641.29 ha,建設用地面積為426 838.70 ha,其中城鎮村及獨立工礦用地面積為338 186.91 ha,交通運輸用地面積為29 066.91 ha,水利設施用地面積為59 584.88 ha,各地類所占面積比例見圖1。
2.2 建設用地分布特征
為便于分析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用地分布特征,表1列出了2014年底湖南省與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面積對比情況。由表1和圖1可以看出:
1)2014年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現有建設用地426 838.70 ha,占土地總面積的9.22%。相對于全省建設用地(1 595 545.35 ha)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7.53%而言,高出了1.69%,其中主要是村莊高出了1.10%,水利設施用地高出了0.57%,其他類型的建設用地基本與全省持平,城市用地﹑鐵路用地﹑機場用地等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從城市用地相對偏少﹑村莊占地面積較大等數據來看,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存在農業比重大﹑農業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等現象;從鐵路用地﹑機場用地相對偏小來看,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存在基礎設施相對滯后﹑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歷史上洞庭湖“魚米之鄉”的優勢難以保持,湖區已從歷史上的富庶之地變成發展相對較慢﹑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

圖1 2014年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類型統計圖

表1 2014年底湖南省與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面積對比表
2) 各類建設用地中,均以農村居民點為主體。2014年的總面積為256 267.50 ha,占建設用地比例為60.04%。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洞庭盆地平原區農村居民點分布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區的堤垸沿線??傮w來看,交通條件對農村居民點分布有重要作用,距公路的距離越遠,居民點分布越少;河流與湖泊對農村居民點分布也有一定程度影響,在河流﹑湖泊堤防外側沿岸居民地分布相對集中。同時,洞庭湖區湖泊水面和防汛需求等特殊情況也制約了湖泊周邊居民點的空間分布情況。
3)建制鎮用地面積排在第二位,2015年的總面積為40 592.86 ha,占建設用地比例為9.51%。建制鎮具有沿鐵路﹑公路﹑水路分布的特征。
4)城市用地面積為24 798.68 ha,占建設用地比例為5.81%。城市用地主要分布于武陵區﹑岳陽樓區﹑赫山區﹑沅江市﹑資陽區以及津市政治﹑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
5)現有水庫水面面積為34 031.39 ha,占國土總面積的0.73%。洞庭湖區水庫星羅棋布,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區?,F有水工建筑用地面積為25 553.49 ha,占國土總面積的0.55%。水工建筑用地即堤壩用地,主要是沿“四水三口”的河流沿岸分布,分為一線防洪大堤﹑支堤﹑隔堤和內河(湖)堤4大類。水庫和水工建筑用地是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特色用地,二者合起來占建設用地的比例達到14%左右,遠高于湖南省(2015年湖南省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總面積為1 517 660.15 ha)的平均比例(7.16%)。
6)現有交通用地面積為29 066.91 ha,主要以公路用地為主,其面積占交通用地總面積的89.39%。但相對全省而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交通并不發達,交通網絡密度沒有達到湖南省平均水平;特別是鐵路用地只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5%,機場用地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因此,在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應加強鐵路與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
2.3 建設用地的年度變化
利用2015年度土地利用遙感監測成果,結合已有的土地現狀調查成果進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年度變化分析。2015年新增建設用地圖斑共計5 925個,各縣(市﹑區)的建設用地類型如表2所示。由表1﹑2匯總得到2015年度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變化情況(表3)。

表2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2015年新增建設用地一覽表/ha

表3 2015年度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變化情況統計表/ha
從表3可以看出,2015年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總面積為429 580.17 ha,與2014年相比,建設用地凈增加了2 741.44 ha。其中,城市用地面積增加了430.27 ha,增幅為1.735%;建制鎮面積增加了928.12 ha,增幅為2.286%;村莊面積增加了427.10 ha,增幅為0.167%;交通運輸用地面積增加了938.51 ha,增幅為3.229%;采礦用地﹑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和水利設施用地則增加得很少。各種新增建設用地中,增幅最大的是交通運輸用地,其次是建制鎮用地,再次是城市用地,而基數最大的村莊用地則增加幅度很小。這些數據說明,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目前以交通建設﹑建制鎮建設和城市建設為主體,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而農村居民點的新增用地需求量不大,“一戶一宅”政策落實較好,在新農村建設中,應以改善人居環境和公益設施為主,不再擴大農民住房。
本文以土地利用變化遙感監測成果為信息源,以GIS為空間分析手段,結合土地利用年度變更調查成果,分析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現狀和年度變化情況,得出以下結論:
1)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用地以農村居民點為主,城市﹑建制鎮等用地占比較少;鐵路﹑公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后。
2)實施《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以來,經濟區的建設步伐正逐步加快,農村建設也朝改善居住環境和公益設施的方向發展。
洞庭湖區擁有傳統的農業基礎優勢,但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其優勢難以持續。為實現《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的目標,建議湖南省發改委在部署建設項目時結合洞庭湖區的建設用地情況,優先基礎建設工程的立項。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的通知[EB/OL].(2014-05-12) [2016-05-15].http://www. sdpc.gov.cn/ zcfb/zcfbtz/201405/ t20140512_611215.html
[2] 尹少華.打造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思路﹑重點與政策建議[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38-40
[3] 陳百明,周小萍.《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的解讀[J].自然資源學報,2007,22(6):994-1 003
[4] 李姣,張燦明,羅佳.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功能區劃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3(6):97-103
[5] 陳江龍,高金龍,徐夢月,等.南京大都市區建設用地擴張特征與機理[J].地理研究,2014,33(3):427-438
[6] 屈宇宏,孫帥,陳銀蓉.中國城市建設用地擴張趨勢模擬及抑制策略[J].資源科學,2014,36(1):1-7
[7] 熊建新,陳端呂,彭保發,等.洞庭湖區生態承載力時空動態模擬[J].經濟地理,2016,36(4):164-172
P237
B
1672-4623(2017)09-0074-03
10.3969/j.issn.1672-4623.2017.09.023
2016-07-18。
項目來源: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資助項目(HNPCA2014-9-1、HNGQJC2015-01);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資助項目(12120115064801)。
賀秋華,在讀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地理國情監測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