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韻劉秀勤
抽動障礙患兒注意力影響因素分析
李韻1劉秀勤2
目的 探討抽動障礙患兒的注意力特征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對31例抽動障礙患兒與32例正常兒童進行IVA-CPT、兒童依戀量表、父母教養方式評估,比較兩組兒童注意力的差異,分析親子依戀關系和父母教養方式對注意力的影響。結果 抽動障礙組兒童的控制力商數、注意力商數、聽覺/視覺謹慎商數、聽覺毅力商數、視覺一致性商數、聽覺/視覺警醒商數、視覺注意力商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抽動障礙兒童的聽覺一致性、視覺謹慎商數、聽覺注意力商數與母親依賴度呈正相關(P<0.05或P<0.01),綜合控制力商數、視覺毅力商數與父親親近度呈負相關(P<0.05或P<0.01);聽覺毅力商數與父親懲罰嚴厲呈正相關(P<0.05);聽覺警醒商數與母親情感溫暖呈正相關(P<0.05)。控制力商數受父親親近度的影響,其對方差的解釋度為14.6%,而注意力商數不受任何因子的影響。結論 抽動障礙患兒的注意力受到損害,且低父親親近感患兒呈現高控制能力發展,注意力發展不受親子依戀及養育方式的影響。
抽動障礙;注意力;親子依戀;父母教養方式;兒童
抽動障礙是常見的一種兒童期起病的精神心理性疾病,其發病率呈明顯增加趨勢[1],臨床上觀察到該病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及行為問題等,嚴重影響患兒生活和學習。有研究表明抽動障礙患兒存在神經心理缺陷,且多為腦區功能失調所致[2]。抽動障礙患兒注意力是否受到社會心理、家庭環境影響,無從知曉。本文就此探討抽動障礙患兒的注意力特點,且進一步探討親子依戀關系和父母教養方式對其的影響。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就診我院兒童心理門診的抽動障礙患兒。入組標準為:(1)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中抽動障礙的診斷標準;(2)年齡6~18歲,智商在85分以上的學齡兒童與青少年;(3)排除藥物所致或神經系統其他疾病所致抽動障礙。共31例,其中男生27例,女生4例;年齡6歲2個月~16歲8個月,平均(10.27±2.55)歲;家庭結構:核心小家庭28例,分居2例,離異1例。
正常對照組為按照年齡、性別、家庭結構完全匹配情況下,在本市普通中小學中抽取32例健康兒童,其中男生28例,女生4例;年齡6歲2個月~17歲,平均(9.89±2.54)歲;家庭結構:核心小家庭29例,分居2例,離異1例。兩組兒童在年齡、性別比例及家庭結構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工具 (1)視聽整合持續操作測驗(IVA-CPT)。應用南京偉思公司生產的IVA-CPT評估系統進行注意力的測試,適用于對6歲以上兒童進行評估,最終得出28個商數,其中控制力商數和注意力商數分別有7個。所有商數平均分為100,標準差為15。該系統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兒童依戀量表[3]。2002年于海琴修訂了Kerns Security Scale,用于測量親子依戀關系,兒童自評量表,共15個項目,采用1~4級評分。該量表分為父母兩個量表,其中又分別分為依賴分量表,共9個條目;和支持分量表,共6個條目。兩個分量表均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分別為0.85和0.74(母親量表);0.87和0.77(父親量表)。
(3)父母教養方式問卷[4]。于1993年由岳冬梅等人引入該量表并修訂,用于評價父母教養行為和態度。共有66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其中,父親教養方式分為6項因子:情感溫暖/理解、懲罰/嚴厲、過分干涉、偏愛被試、拒絕/否認、過度保護,母親教養方式將過分干涉與過度保護合為一個因子,故包含5個因子。該問卷信度系數0.553~0.911,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50。
1.2.2 方法 對兩組兒童進行上述測評系統評估和量表測試。所有被試均在安靜環境中由同一主試,在同一指導語下完成。
采用SPSS 17.0軟件對兩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兩組兒童的注意力特點進行t檢驗;對IVA-CPT各商數與兒童依戀量表各維度及父母教養方式各維度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抽動障礙組兒童的控制力商數(FRCQ)、注意力商數(FAQ)、聽覺(PRA)/視覺謹慎(PRV)商數、聽覺毅力商數(STMA)、視覺一致性商數(CONV)、聽覺(VIA)/視覺警醒(VIV)商數、視覺注意力商數(FOCV)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聽覺一致性商數(CONA)、視覺毅力商數(STMV)、聽覺注意力商數(FOCA)、聽覺(MNA)/視覺速度(MNV)商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經Pearson相關分析得到,抽動障礙兒童的聽覺一致性、視覺謹慎商數、聽覺注意力商數與母親依賴度呈正相關(P<0.05或P<0.01),綜合控制力商數、視覺毅力與父親親近度呈負相關(P<0.05或P<0.01);聽覺毅力商數與父親懲罰嚴厲呈正相關(P<0.05);聽覺警醒商數與母親情感溫暖呈正相關(P<0.05)。見表2。
以IVA-CPT的控制力商數和注意力商數為因變量,以親子依戀關系和父母教養方式各因子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控制力商數受父親親近度的影響,其對方差的解釋度為14.6%,即父親親近度越低,患兒的控制力越好;而注意力商數不受任何因子的影響,即注意力的發展不受親子關系和教育方式的影響。見表3。
表1 兩組兒童IVA-CPT結果比較()

表1 兩組兒童IVA-CPT結果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表2 抽動障礙患兒IVA-CPT各商數與親子依戀、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結果

表3 抽動障礙患兒注意力特點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結果
IVA-CPT是通過對兒童進行反復的視覺和聽覺刺激,以評估受試者的聽覺、視覺控制力和注意力狀態,反映的是受試者對外界刺激做出響應的速度,是衡量肌肉協調能力、反應敏感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最好的指標。本研究發現抽動障礙患兒的綜合控制力和綜合注意力低于正常兒童,提示患兒在自身協調能力、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及注意力受到損害。進一步對視覺和聽覺控制力和注意力3個不同維度分析發現,患兒視、聽覺的謹慎商數和警醒商數均低于正常兒童,提示患兒對外界干擾不能正確識別反而做出沖動反應,并且對該做出響應的刺激存在忽略、藐視和注意力轉移的傾向,與段桂琴等人的研究一致[5]。這可能與患兒的注意力相關的腦神經通路和系統發育異常有關,有研究表明[6]在視覺網絡和背側注意網絡之間以及視覺網絡和扣帶回后側之間的聯系,是引起腦行為最強大的聯接,若此聯接受損,注意力等行為亦會出現異常。另有研究表明[7],神經心理中的執行功能受損也會引起注意力受損,即患兒的工作記憶能力差是注意力異常主要影響因素。
本研究通過分析親子依戀關系和父母教養方式對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影響中發現,父母教養方式和親子安全性依戀對注意力發展影響不明顯,而父親親近度與患兒控制力呈負相關,且影響控制力的發展。親近度是指兒童認為主要照看者是否容易接近,自己有困難時父母能否幫助自己。本研究結果提示,抽動障礙患兒與父親的親近度越低,即患兒認為父親越不容易接近,有困難時父親較少能幫助自己,患兒的自身協調能力越強,注意力損害的程度越低。與既往研究不一致[8],母親依戀程度越高,注意力受損的程度越低,而父母對學習重視程度低、母親體罰孩子、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是注意力受損的危險因素。可能患兒與父子的接觸過程中,父親能提供的幫助較少,患兒只能自己逐漸加強自身協調能力和注意力的培養,間接表明抽動障礙患兒父子之間的依戀特點,能為孩子提供發展獨立品質的空間。而注意力發展不受成長環境的影響,與以往研究不一致[9],多動性障礙患兒的父母養育方式主要表現為父母對子女的拒絕接納、懲罰嚴厲、否定、偏愛及過渡保護,認為不恰當的父母養育方式可能與多動性障礙的發病存在密切聯系,出現注意力發展異常。而抽動障礙患兒的父母更容易關注抽動障礙的臨床表現而減少了對注意力發展的關注,當患兒出現注意力發展問題時,父母可能視而不見或無法察覺,所以也不會對他們采取懲罰或批評否定等不恰當的養育方式,這可能是抽動障礙兒童注意力的獨特特點。
綜上所述,抽動障礙患兒與正常兒童對比,注意力和自身協調能力受損,尤其是容易忽略有效信息,抗干擾能力薄弱,容易做出沖動行為;同時,自身協調能力受父親親近感的影響,低父親親近感患兒呈現高控制能力發展,而注意力不受親子依戀關系和教養方式的影響。
[1] MW Specht, DW Woods,J Piacentini,et al. Clinical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 Primary Tic Disorder[J]. J Dev Phys Disabil,2011,23(1):15-31.
[2] 孔磊,劉玥,彭蕓. 抽動穢語綜合征的影像學研究新進展[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48(4):392-395.
[3] Pallini S,Laghi F. Attention and attachment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professional caregivers in child care centers:a new measure for toddlers[J].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12,173(3):158-174.
[4] 劉慶,王苗苗,相青,等. 青少年心理韌性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7):1039-1042.
[5] 段桂琴,姚梅玲,靳彥琴. 慢性抽動障礙患兒心理行為問題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2):1912-1914.
[6] AT Eggebrecht,JT Elison,E Feczko,et al. Joint Attention and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Infants and Toddlers[J]. Cereb Cortex,2017,27(3):1709-1720.
[7] JE Schreiber,KL Possin ,JM Girard,et al. Executiv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the NIH EXAMINER battery[J]. J Int Neuropsychol Soc,2014,20(1):41-51.
[8] 王峰,陸崢,謝紅濤,等. 親子依戀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J].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6,26(1):8-11.
[9] 喻芳,郭明,喻志敏,等. 父母教養方式對有無共患病其他精神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4):5691-5694.
Analysis of Attention Related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LI Yun1LIU Xiuqin2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Xiamen Xianyue Hospital, Xiamen Fujian 361012, China; 2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Roo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tten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Methods 31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and 32 normal children were assessed with IVA-CPT, child attachment scale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The differences in att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fluence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arentalrearing style on atten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FRCQ , PRA, PRV, STMA, CONV, VIA, VIV, FOCV in TD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 0.05 or P < 0.01).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A, PRV, FOCA and mother dependence(P < 0.05 or P < 0.01),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RCQ, STMV and father closenes(P < 0.05 or P < 0.01);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MA and father severely punishment (P < 0.05);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IA and mother emotional warmth (P < 0.05). Father closenes affected on FRCQ (14.6%), there were no effect on FAQ. Conclusion There is attention deficit in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and children with low paternal intimacy have development of high control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attention is not influenced by parental attachment or parenting styles.
tic disorder; attention; parent child attachment; parenting styles; children
R749
A
1674-9316(2017)19-0041-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9.020
廈門市科技局項目(3502Z20139017)
1 廈門市仙岳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福建 廈門 361012;2心理評估與干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