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剛 孫磊磊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 山東青島 266034
人性化護理服務在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患者康復護理中的療效
劉應剛 孫磊磊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 山東青島 266034
目的:對于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服務,分析康復的效果。方法:將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的患者以抽簽的方法隨機分為兩組給予護理,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對照組)和人性化護理服務(護理組),分析護理后康復情況和SDSS、BPRS量表評分。結果:實施護理后,SDSS、BPRS量表評分護理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康復情況對照組好,組間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患者存在嚴重的社會功能障礙,在康復護理的過程中給予人性化護理服務,可以有效提高其康復效果,使得患者對護理滿意,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人性化護理服務;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臨床療效
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對患者影響較大,當患者出現精神障礙時則會存在著嚴重的社會功能缺陷,對于自己的生活不能夠自理,也不能夠正常的認識身邊的環境等,對患者的影響較大,在康復護理的過程中給予患者人性化護理服務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本文選取80例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實施不同的護理,研究內容如下。
1.1 基礎資料
選取80例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文研究對象選取的時間段為2014年7月-2017年2月,以抽簽的方法將所有的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實施不同的護理,其中護理組患者40例,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9例,21例,年齡16-81歲,平均年齡(43.5±4.5)歲,對照組患者 40例,男性和女性分別為20例,20例,年齡19-83歲,平均年齡(45.5±4.5)歲,分析其基礎資料發現,資料數據可以進行統計學比較P >0.05。
1.2 方法
實施常規護理(對照組):患者在康復護理的過程中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屬針對性的護理,給予患者活動幫助指導和用餐、用藥等指導,同時安排患者接受日常的健康教育和娛療活動,囑咐患者遵守醫院規定。
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護理組):①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對于精神科的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和主治醫師與護理人員共同學習,使得護理人員樹立良好的服務理念,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技術的同時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1]。②給予心理護理:與患者多交流,對患者態度和藹,積極幫助和鼓勵患者完成康復訓練,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的不同隨時進行訓練調節,使得患者能夠積極跟進,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③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持: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積極鼓勵患者,同時要求其家屬積極參與以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并且使得患者能夠對自己有一個充分地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④不同方式的訓練:根據患者的情況,組織患者可以進行唱歌、看影片、寫信、讀文章、看報等文娛活動,使得患者接觸到正常人的生活,以便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
1.3 觀察指標
分析護理后康復情況和SDSS、BPRS量表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結果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版本計算, 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 t值檢驗,正態分布的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值檢驗,計算后若觀察數據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則采用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析其康復情況
護理后,護理組康復效果較好的患者有38例(95%),對照組康復效果較好的有 28例(70%),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 分析其SDSS、BPRS量表評分,如表1.
表1 分析SDSS、BPRS量表評分(±s)

表1 分析SDSS、BPRS量表評分(±s)
注: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
組別 n SDSS BPRS護理組 40 8.24±0.45 34.27±2.41對照組 40 11.21±0.83 64.82±4.53 t - 19.895 37.655 P - <0.05 <0.05
精神病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患者的大腦功能失調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如會導致患者出現行為、情感、認知的障礙,導致患者出現語言的混亂等。精神疾病在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需要靠外界家屬或醫護人員的關系和幫助來減輕患者的癥狀[3]。因此精神疾病的恢復需要社會、家庭給予相應的理解與支持。精神病患者會出現情感的障礙,且對自己的自控能力較低下,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若給予患者語言或者行為上的刺激,則對社會和家庭都較為危險[4]。
綜上所述,在康復護理的過程中給予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的患者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幫助患者恢復肢體功能,提高患者對社會的認識,促進患者的恢復,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1]王淑榮.人性化護理在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6,22(07):104-106.
[2]鄭海燕.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患者的心理特征與護理要點[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12):1578-1578.
[3]徐蘭.精神發育遲滯住院患者康復護理的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6):3296-3298.
[4]王國芳.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50例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0):362-363.
Efficacy of Humanized Nursing Service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d Mental Disorder
Objective: To provide humanized nursing services for pati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d mental disorders,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d mental disord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ontrol group) and human nursing service (nursing group) respectively. Post-rehabilitation and SDSS, BPRS scale.Results: After treatment, SDSS and BPRS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re are serious soci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d mental disorders. It can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o that the patients are satisfied with nursing and have obvious effect and deserve clinical promotion.
human care services; mental retardation with mental disorders; clinical efficacy
R473.5
A
1672-5018(2017)03-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