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科 湖南益陽 413001
壓電式霧化器管理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
陳斌
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科 湖南益陽 413001
目的:研究對呼吸機霧化吸入治療患者予以霧化器管理產生的影響,從而使霧化器消毒以及保存更加規范。方法:選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霧化吸入治療呼吸機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采取VAP集束化療法,依據霧化器管理差異,分為實驗組(n=36)與對照組(n=36),對照組患者霧化器集中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進行浸泡消毒,并且沖洗晾干后投入使用,實驗組采取固定霧化器方式,結束使用后以75%酒精對其消毒,然后放進無菌罐。結果:實驗組VAP發生率5.56%及消化道并發癥總發生率8.33%,明顯小于對照組27.78%(P<0.05);實驗組住ICU時間(10.85±0.74)d與機械通氣時間(5.43±0.41)d明顯短于對照組(13.93±0.58)d、(7.05±0.76)d,且 VAP出現時霧化次數(20.55±3.15)次明顯多于對照組(14.60±2.45)次(P<0.05)。結論:霧化器管理過程中,采取固定霧化器、無菌罐保存以及75%酒精消毒方式,可有效減小AVP發生率,減少消化道并發癥的產生,縮短臨床治療周期,促進患者早日痊愈,應用價值高。
霧化器;管理方式;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影響
對患者采用呼吸機治療48小時后產生的院內感染性肺炎就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AVP)。我國相關報道表示,VAP發生率約為20%,其能提高患者病死率,延長治療周期,增加患者所承擔的經濟負擔[1]。黎青蘭[2]研究顯示,臨床上實施VAP集束化相關預防措施時,經環節分析發現霧化器用畢處理具有一定風險,保存缺乏規范性及消毒不嚴等提高了管路系統污染機率。本文以72例接受霧化吸入治療呼吸機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對呼吸機霧化吸入治療患者予以霧化器管理產生的影響,從而使霧化器消毒以及保存更加規范,現作如下匯報。
納入標準:①超過18歲且人工氣道機械通氣時間達到48小時;②接受霧化吸入治療;③積極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霧化總次數不超過3次;②禁止翻身或者頭高位小于30°;③48~96小時出現的早期VAP;④機械通氣停用時間沒有達到48小時或者停用呼吸機 48小時無法追蹤具體情況;⑤引流液、痰液或者血液等各種微生物學培養結果是多重耐藥菌。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霧化吸入治療呼吸機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采取 VAP集束化療法,依據霧化器管理差異進行分組。實驗組男22例,女14例,患者年齡20~88歲,平均49.27±5.36歲,對照組男24例,女12例,患者年齡21~86歲,平均48.86±5.32歲。兩組臨床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具顯著性(P>0.05),見下表1。
表1 兩組臨床一般資料的對比[例,(±s)]

表1 兩組臨床一般資料的對比[例,(±s)]
?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霧化器為壓電式霧化器 HL100A(合泰醫療電子(蘇州)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42230301)。嚴格實施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相關預防集束化治療措施:嚴格落實手衛生以及無菌吸痰技術,同時調整頭高位30°,并且每2小時扣背拍痰,每隔4小時回抽胃液,確定胃儲留發生情況,予以早期腸內營養,保證每 6小時提供不少于一次的口腔護理。采取靜脈方式給予質子泵阻斷劑,避免深靜脈血栓,醫護人員每日喚醒患者,每6小時對導管氣囊壓力進行測量,控制在25~30cmH2O范圍內,每日評估是否能夠脫機拔管等,從而降低上述因素帶來的干擾。72例患者霧化治療頻率為每八小時一次,使用藥物包括解痙藥以及化痰藥。
對照組患者在使用霧化器之后,安排責任護士將其置于 1 000mg/L含氯消毒液里面浸泡消毒半小時,然后通過無菌蒸餾水沖洗并且晾干,最后統一置于用75%酒精擦抹的相應治療盤里面保存,臨床使用過程中,讓相關護理人員洗手后拿取,并于每周一以及周六更換所有霧化器,每天安排助理班護理人員測量一次待使用消毒液濃度,同時于每晚八點更換一次所使用的含氯消毒液。對實驗組采取固定霧化器方式,用后即刻用75%酒精紗布對其擦拭消毒,完成消毒工作后,將霧化器放進已滅菌無菌不銹鋼罐中密封保存,其中不銹鋼無菌罐需于每晚八點進行更換,并于每周二以及周六更換已準備新霧化器,以備用。
觀察對比兩組 VAP發生情況、消化道并發癥(包括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感染等)發生率、住 ICU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VAP出現時霧化次數。其中,依據Hunter診斷標準[3]對VAP進行診斷。
本組研究收集到的數據均錄入EXCEL,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并以t值與χ2檢驗。
見下表 2。實驗組 VAP發生率為 5.56%,明顯小于對照組22.22%(P<0.05)。

表2 對比兩組VAP發生情況[n(%)]
見下表3。實驗組消化道并發癥總發生率為8.33%,明顯小于對照組27.78%(P<0.05)。

表3 對比兩組消化道并發癥發生率[n(%)]
見下表4。實驗組住ICU時間(10.85±0.74)d與機械通氣時間(5.43±0.41)d明顯短于對照組(13.93±0.58)d、(7.05± 0.76)d,且VAP出現時霧化次數(20.55±3.15)次明顯多于對照組(14.60±2.45)次(P<0.05)。

VAP出現時霧化次數/次20.55±3.15 14.60±2.45 8.946 P 0.000 0.000 0.000

表4 對比兩組住ICU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VAP出現時霧化次數(±s)
重癥患者常用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機械通氣,可是長時間有創通氣非常容易導致患者 VAP發生,增加病情嚴重程度,同時延長上機時間。VAP為產生于危重患者的高發嚴重院內感染,VAP致病菌通常為多重耐藥細菌,患者產生 VAP與病情、年齡、病原菌耐藥性以及霧化器管理不當等存在緊密聯系。其中,霧化器管理不當與阻塞呼吸道為關鍵病變因素。故實施合理有效霧化器管理手段為切實減小 VAP發病率,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情況的關鍵。
對于霧化器。張靜[4]指出,其他誘發VAP高風險因素不僅有宿主以及人為相關性,同時還存在工具相關性。戚雅芳[5]研究發現,呼吸機本身就屬于VAP病原菌主要來源。付海燕[6]研究指出,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一般和被污染霧化器具有緊密聯系,引發霧化器污染常見原因有:霧化器未徹底消毒、呼吸機循環管道里面冷凝水返流造成的污染、儲罐添加水時被污染等。
本組研究中,以 72例接受霧化吸入治療呼吸機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采取 VAP集束化療法,依據霧化器管理差異進行分組觀察。結果顯示,實驗組 VAP發生率及消化道并發癥總發生率均明顯小于對照組,與程超等[7]研究結論一致。結果還顯示,實驗組住ICU時間與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VAP出現時霧化次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與張宗雪等[8]研究結論一致。說明以含75%酒精無菌紗布徹底擦拭霧化器與其中接駁小管路,然后用無菌罐單獨儲存,可以防止多人霧化器同時浸泡過程中人為使得某部位未浸泡現象產生,從而杜絕晾干或者拿取過程中的污染,顯著降低VAP發生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以及ICU住院時間,減輕醫護人員配置消毒液等相應護理工作量,其與集中消毒處理結果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值得重視并且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霧化器管理過程中,采取固定霧化器、無菌罐保存以及75%酒精消毒方式,可有效減小AVP發生率,,減少消化道并發癥的產生,促進患者早日痊愈,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1]岳新召.霧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療效及可行性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5):38-39,42.
[2]黎青蘭.淺談對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護理體會[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1,09(10):421-422.
[3]李桂珍,齊海妮,高楊等.經鼻導管支氣管灌洗防治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0,25(10):38-39.
[4]張靜.一種新型多功能人工氣道氧氣吸入管的應用[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13(1):122.
[5]戚雅芳.急診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相關因素調查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0):64-65.
[6]付海燕.改良的氣道濕化方法對機械通氣患者的影響[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15(6):85-86.
[7]程超,王曉艷,劉龍等.呼吸過濾器在危重病患者機械通氣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4,24(2):326-327.
[8]張宗雪,蔣亞玲,馮珊珊等.巧用T形管在長期機械通氣患者氧氣霧化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3,31 (2):155-156.
R473.5
A
1672-5018(2017)03-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