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麗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150000
青霉素鈉方法學及溶液穩定性研究
關曉麗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150000
目的:通過實驗測定配制以及使用環節中的青霉素鈉的穩定性,避免患者在使用這種藥品時,出現不良的反應。方法:本實驗采用的方法是得到方法學驗證的檢測聚合物的方法,對其穩定性進行檢測、結果:這種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對于青霉素鈉的檢測結果較為準確。配制產品的濃度最高可達到192萬單位/1.152g/mL,在37攝氏度時使用這種產品,要注意必須在1小時之內完成藥品的使用。結論:如果在配制以及使用青霉素鈉,尤其是注射時使用的青霉素鈉,忽視了配制細節以及使用時間,會使患者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青霉素鈉;穩定性;方法學;最高濃度
青霉素是一種臨床醫學治療中常見的藥品,對由于敏感性細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有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治愈心內膜炎、肺炎等病癥。但是經常會由患者對青霉素這種藥品國美,導致治療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為了控制青霉素的過敏現象,醫學領域的專家對青霉素的穩定性進行了研究。我國的藥典規范了青霉素檢測的質量標準。本文采取的檢驗方法是經過驗證的科學方法,為了保證青霉素藥品的安全性,通過實驗來檢測其穩定性,現有實驗過程如下:
高效液相色譜儀、C18 色譜柱、G-10 色譜柱,高效液相色譜儀,恒溫培養箱,真空泵,超聲波清洗機,電子天平,磷酸二氫鉀,甲醇,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藍色葡聚糖2000、青霉素對照品,注射用青霉素鈉樣品。
處方:將青霉素鈉無菌原料藥粉末,分裝入西林瓶中,每瓶分裝量為0.96g。
制備工藝的選擇:制備工藝的選擇依據: 根據青霉素鈉的性質和原料為無菌粉末,確定了無菌分裝工藝; 根據本品的流動性較好的性質確定不須加入助流劑而直接分裝。
制備工藝:按處方及原料藥檢驗報告計算投藥量,稱取青霉素鈉無菌粉末,置分裝機料斗中,按確定裝量,分裝至已清潔、干燥、滅菌的 7m L 模制抗生素玻璃瓶中,蓋塞,軋蓋,目檢。成品檢驗合格后包裝。
系統適用性試驗:根據 2010 年版《中國藥典》質量標準中[青霉素聚合物]檢測方法,進行系統適用性試驗研究。
線性系指在設計的范圍內,測試結果與試樣中被測物濃度直接呈正比關系的程度。線性是定量測定的基礎,含量測定需要驗證線性。在規定的濃度范圍內測定線性關系,用貯備液經稀釋或分別精密稱樣,制備一系列供試樣品,至少制備5份供試樣品,以測得的響應信號作為被測物濃度的函數作圖,觀察是否呈線性,再用最小二乘法進行線性回歸。
根據注射用青霉素鈉質量標準項下的[青霉素聚合物]方法,以 B 為流動相,應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上述 5 份供試液的聚合物含量測定。
專屬性系指在其他成分 ( 如雜質、降解物、輔料等) 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
能夠正確鑒定、檢出被分析物質的特性。在雜質不能獲得的情況下,可將供試品用強光照射,高溫,高濕,酸、堿水解及氧化的方法進行破壞,根據[有關物質]檢測方法,比較破壞前后檢出的雜質個數和量。必要時,可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和質譜檢測,進行色譜峰純度檢查。高溫破壞精密稱量該產品 100mg,于60℃ 放置 15d,加流動相制成每 1m L 約含 4mg 的溶液,濾過,取續濾液作為高溫破壞溶液。
精密稱量該產品 100mg,置 4500lx 照度下照射15d,置 25m L 刻度試管中,加入 25m L 流動相,濾過,取續濾液作為光破壞溶液。試驗結果表明,本品在高溫、光照條件下均有雜質降解,各破壞產物峰與主峰分離良好,擬定的色譜條件具有較強的專屬性,可用于本品有關物質檢查。
配制過程的穩定性研究:在用藥前需要進行該產品生理鹽水溶液的配制,配制的方法有:
對使用的產品,分別用生理鹽水溶解,然后分別注入生理鹽水瓶中,抽取 5m L 生理鹽水依次進行產品的溶解,從而使產品濃度達到最高根據文獻報道,注射用青霉素鈉的最大用量為 40單位 / kg / d。試驗表明,注射用青霉素鈉溶液的最高濃度為 192萬單位/1. 52g /m L,故,考察當溶液處于高濃度時,溶液質量穩定的時間,從而指導藥品的配制。
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研究:根據注射用青霉素鈉臨床使用情況及文獻報道,確定在臨用時配制及使用過程中進行穩定性考察時的取樣監測時間為加入生理鹽水后 0min、76min、152min、228min。當環境溫度分別為25±2℃ 和37±2℃ 時,考察該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考察的項目為:[青霉素鈉聚合物]和[有關物質]。
將注射用青霉素鈉( 0.96g /160 萬單位/瓶) 的產品用 2m L生理鹽水溶解后,凍存于 -20℃ 的環境中。臨用前溶解,配制,上樣檢測。考察的項目為:[青霉素鈉聚合物]和[有關物質]
0.01%試驗結果表明,試驗條件的微小變動,試驗結果能符合系統適用性要求,表明[青霉素鈉聚合物]測定方法具有可行性。試驗結果表明,本品在高溫、光照條件下均有雜質降解,各破壞產物峰與主峰分離良好,擬定的色譜條件具有較強的專屬性,可用于本品有關物質檢查。試驗結果表明,試驗條件的微小變動,試驗結均能符合系統適用性試驗要求,表明有關物質檢測方法具有可行性。
在25±2℃溫度下,穩定性數據如下:
注射用青霉素鈉于 25 ± 2℃ 溫度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試驗結果在37±2℃ 溫度下,檢測其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數據如下:
注射用青霉素鈉于 37 ± 2℃ 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結果


本實驗是符合我國的藥典對青霉素鈉藥品的質量規定的,通過方法學的檢驗,確定本方法具備較好的專屬性,雖然會因實驗條件的變化而產生細微的波動,但是仍舊能夠保證耐用性,在對青霉素鈉進行檢驗時,具有可行價值。病人在注射青霉素鈉藥品時,醫護人員并不能保證其溫度的穩定性,考慮到溫度條件的變化,本實驗分別將青霉素鈉放置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中,對其穩定性進行檢驗,發現當室內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時,藥品的穩定性能夠保持在2.5小時左右,當室內溫度在37攝氏度時,藥品的穩定性縮減到1小時左右,藥品保持穩定的時間即是服用藥品的最佳時間。通過對高濃度的青霉素鈉藥品的檢測實驗可以發現,當藥品的濃度達到192萬單位/1.52g/mL,穩定的時間大約為5分鐘,在溶解藥品時,如果注射用水是同一瓶,需要在5分鐘以內將生理鹽水滴注到藥品之中。在青霉素鈉被凍融之后,對其聚合物以及有關物質兩個項目進行檢測,均為合格,但是醫護人員在使用時,盡量避免使藥品出現凍融現象,防止影響到青霉素鈉的安全性。
[1]劉燕梅,李兵,任康,郝建學,張建鵬,王平,仲娜,劉娟.降低青霉素皮試假陽性率的改進措施[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25)
[2]杜智敏,朱波,張波.雙黃連注射液與注射用青霉素鈉配伍的穩定性及體外抑菌實驗[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03(04)
[3]馬玉樊,趙雯,王汝濤,張志剛,盧婷利,陳濤.注射用青霉素鈉與脂肪乳的配伍穩定性及體外抑菌活性檢測[J].中國藥業. 2012(16)
[4]于紅霞,朱迎春,陳巧力,馬文華. 基于工作過程的《青霉素過敏試驗》課堂設計[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05)
R473.5
A
]1672-5018(2017)03-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