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護理體會
周鳳蘭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 750011
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臨床護理應用情況。方法: 對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我院接受診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結合患者的治療先后順序進行排序分組,單號和雙號分別設定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在治療中實施常規對癥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治療中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后患者對臨床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應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過程結合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呼吸衰竭;無創正壓通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一種較為嚴重的呼吸科疾病,患者處于急性的發作期多伴隨有呼吸衰竭病癥,其主要癥狀為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在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結合機械通氣是非常重要的處理方式[1]。有相關的研究顯示,對患者進行無創的正壓通氣治療,對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很好的改善,并且在此過程中結合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機械通氣的治療效果[2]。本研究對一段時間內在我院接受診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有呼吸衰竭的患者進行補創正壓通氣治療過程中相關護理的應用效果對比探究,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對此做相關報道。
對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我院接受診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結合患者的治療先后順序進行排序分組,單號和雙號分別設定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3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在52~75歲,平均年齡為63.2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齡在51~75歲,平均年齡為63.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構成無顯著差異。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中實施常規對癥護理,常規護理中,需要對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介紹,其中的優勢和目的進行詳細講解;同時對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對不良情緒進行疏導[3];叮囑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方案的輔助跟進實施;另外讓患者注意藥物的定時給予更換,囑咐患者多休息。觀察組患者則在治療中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的同時實施全面的心理護理,首先在患者手術前,結合患者的相關病癥狀況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指導,并針對檢查結果進行介紹,讓患者對自身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其次對患者進行詳細溝通,讓患者的焦慮、不安和抑郁等情緒都得到緩解,讓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然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全面的了解,同時讓護理人員耐心解答一些疑問讓患者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盡可能提高治療效果;結合患者的醫囑進行呼吸機參數應用的介紹,讓患者進行抗感染、抗炎藥物的應用,并且根據醫囑進行服用,最后要觀察呼吸機的使用性能和運轉狀況,這也需要患者進行輔助的應用[4];另外結合患者生命體征狀況進行特殊處理,同時,對于需要及時處理向主治醫師報告,并進行妥善處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合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評估,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其滿意率為非常滿意和滿意的比率和。
本研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加重期和呼吸衰竭的患者基礎資料和觀察指標結合spss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表示,計數資料應用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的組間對比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對比結合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觀察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后患者對臨床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例)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對呼吸困難進行改善非常重要,同時對呼吸頻率、心率、以及紫紺等異常癥狀進行及時處理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很好的提升,并且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無創的機械通氣是對患者進行病情改善的重要手段,機械通氣過程中維持氣道內的正壓,并且持續通氣對肺泡的通氣有很好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增強呼吸交換率,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提高了動脈血氧分壓。有相關的研究表明,患者在機械通氣24小時后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等指標都有明顯的改善,并且 pH值有明顯的增加[5]。在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結合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并發癥相對較少,但是依然會有部分異常狀況發生,例如吸入性肺炎、血液動力異常以及氣胸。同時患者長時期進行無創機械通氣治療,可能會出現面部的壓力性潰瘍、結膜充血和口舌干燥病癥。在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避免出現氣道阻塞非常重要,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對患者的并發癥的防控有很好的作用。在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進行呼吸的護理對患者的機體狀況維持有很好的作用。監測機械呼吸機是否正常運行,檢查管路是否漏氣,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很好的保證[6]。臨床治療過程中,由于很多患者不能耐受,結合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做好面罩以及呼吸機參數的調整和監控,對患者的耐受度有很好的改善,因此在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做好相應的護理輔助工作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后患者對臨床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應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過程結合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曹暉紅,黃國民.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1):281-282.
[2]胡藍月,趙桂芬.分析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方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7):377.
[3]郭凱.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09): 143-144.
[4]徐非凡.有創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 2016,37(08):128-131.
[5]劉穎,薄曉霞,郭子臣,謝美云,金蘭花.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4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04(03):195-197.
[6]張菊英,譚俊華.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127例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3(19):328-329.
R473.5
A
1672-5018(2017)03-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