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沭陽縣人民醫院監護病房,江蘇 宿遷 223600)
危重病患者早期腸內營養預防應激性潰瘍的觀察及護理分析
陳 偉
(沭陽縣人民醫院監護病房,江蘇 宿遷 223600)
目的 探究相關護理干預對接受早期腸內營養措施的危重病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本院危重病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33例,觀察組-綜合護理,對照組-常規護理,相比應激性潰瘍出血情況、護理滿意評分。結果 觀察組潰瘍出血率僅為6.06%,且護理滿意評分高于對照組,相比對照組優勢大(P<0.05)。結論 綜合護理對接受早期腸內營養措施的危重病患者的應用效果非常顯著。
早期腸內營養;危重病;應激性潰瘍;觀察;護理分析
對危重病患者進行科學的營養支持是近年來危重癥醫學在臨床上的重要發展,一些特定的營養素對患者的腸道結構、功能有較好的保護作用[1]。本文為了進一步研究早期腸內營養在預防危重病患者應激性潰瘍期間相關護理措施的影響作用,選取本院收治的危重病患者66例做研究,便于臨床參考,詳細情況見下。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①健康宣教、心理干預。根據患者的接受能力詳細說明早期腸內營養措施的目的、方法、作用。觀察患者有無負面情緒,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再進行針對性心理輔導,多給予鼓勵、安慰、尊重。囑咐家屬加大對患者的照顧力度,全力支持患者和醫護工作。
②飲食干預。采取早期腸內營養措施期間,醫護人員加強監護力度,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結合患者情況對相關參數進行設定,營養液的溫度適宜控制在39°左右,初期滴入速度保持在25~50 ml/h區間,營養劑量控制在1天500 mL,根據患者的耐受力逐漸提高營養劑量,遵循由稀到濃,由少到多的原則。若患者出現腹瀉、腹脹情況,及時調節營養液溫度、流經速度、濃度。
③并發癥干預。注意患者腹瀉、腹脹的持續時間以及程度,觀察其有無嘔吐、惡心癥狀,鼻飼前抽取其胃液觀察性狀,觀察患者大便顏色、量、性狀,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采取相關措施。
④應激性潰瘍出血干預。若患者胃液呈血性、咖啡色,大便為黑色,醫護人員需加強觀察其血壓、心率,做好記錄工作。患者出血量較少時,遵醫囑使用止血藥和抑酸,出血量較大時,立即禁食,借助抑酸藥和靜脈用止血藥進行干預并補足患者血容量。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講解注意事項,做好溝通工作,觀察病情等)。
1.3 觀察指標
那是1923年,彼時她正在就讀于蘇州第二女子師范。女校長很有見識,經常邀請知名學者來校演講,其中就有胡適先生。其實,早在胡博士來校演講之前,吳健雄已在《新青年》等雜志上拜讀過胡適的文章,對他十萬分仰慕,是他的“小迷妹”一個。由于吳健雄在學校作文寫得好,校長便安排她寫胡博士的演講記錄。那次胡適演講的題目是《摩登的婦女》,是講婦女思想解放的。胡博士的俊朗笑容、翩翩風度、深刻見解,都令少女時代的吳健雄激動不已、徹夜難眠,立即從普通粉絲升級為死忠粉,次日又追到東吳大學再次聆聽他的演講。吳健雄就跟現在許多“追星族”們一樣,親眼見到偶像后,興奮的心境很難平復,思來想去,她想讓自己也成為偶像那樣優秀的人。
比較兩組危重病患者的應激性潰瘍出血情況以及護理滿意情況[2]。
應激性潰瘍出血情況:包括大便隱血、大出血、胃液隱血3項,潰瘍出血率=(3項指標出現例數之和/單組患者總例數)×百分之百。
護理滿意情況:使用本院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滿分一百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對護理方法的滿意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危重病患者應激性潰瘍出血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潰瘍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出血情況(n,%)
2.2 兩組危重病患者護理滿意情況比較
對照組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分值為(78.20±3.34)分,觀察組為(93.11±2.85)分。觀察組對于護理方案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在嚴重感染、創傷、缺氧、腦血管意外和休克等應激狀態下,患者內環境較為紊亂,交感-兒茶酚胺的分泌量增加,使得其胃腸黏膜血管收縮,血流量下降,導致黏膜細胞的屏障作用受損,繼而容易出現胃粘膜糜爛、出血。采取科學的護理方法可有效控制病情[3]。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其劣勢有:護理模式在綜合性方面較差,患者預后情況不理想[4]。
觀察組進行綜合護理,其優勢有:1-健康宣教、心理干預。提高患者對綜合護理以及自身疾病的認知度,緩解其負面情緒[5]。2-飲食干預。更好地補充患者所需營養。3-并發癥干預。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預后。4-應激性潰瘍出血干預。預防潰瘍出血,提升患者的最終治療接受性。
觀察組潰瘍出血率較低,護理滿意評分高達(93.11±2.85)分,對比對照組有優勢(P<0.05)。
綜上所述,在危重病患者接受早期腸內營養措施期間開展綜合護理,有利于防止潰瘍出血、提高護理滿意度,適宜推廣。
[1] 李萬華,劉 艷,葛燕萍,等.康復新液聯合早期腸內營養在防治危重癥患者應激性潰瘍出血中的應用[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6,33(10):911-912.
[2] 郭長堅,林仲好.早期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在防治昏迷患者應激性潰瘍出血和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3):191-192.
[3] 王秋梅,趙 慶,黃仕明,等.早期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在預防肝性腦病患者應激性潰瘍出血和感染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2):5138-5140.
[4] 包 贇,邱炳輝,李 青,等.早期腸內營養預防重型顱腦損傷病人應激性潰瘍的臨床研究[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6,23(3):133-135.
[5] 盧小芹,朱早蘭,陳婉荷,等.中醫護理技術應用于危重癥病人腸內營養的療效觀察[J].全科護理,2016,14(4):366-367.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