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蘭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床護理觀察
金 蘭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床護理觀察。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組,對照組通過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對戒煙、呼吸鍛煉和運動的執行度。結果 在通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戒煙、呼吸鍛煉以及運動的執行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 護理干預在臨床COPD患者治療中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執行度,促進恢復,臨床上可擴展運用。
臨床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干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為常見的氣流受阻的慢性支氣管炎癥或肺氣腫表現,可治療或預防,與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炎癥反應有關,具有一定致殘率和病死率,而在臨床上常見于中老年人[1]。為有效護理該疾病,我院選出患者70例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撿起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觀察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2.37±13.45)歲,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3.05±6.42)年;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62.36±13.46)歲,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3.02±6.45)年。納入標準:①全數患者均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②本次研究取得我院批準,患者和家屬知情簽字同意書;③通過X、CT等檢查確診,肺功能在Ⅱ~Ⅲ。排除標準:①合并炎癥哮喘、心力衰竭等疾病;②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者;③資料不全者。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入院時的常規檢測,使用傳統護理模式進行健康宣教。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措施,根據入院患者身體情況擬定護理方案,具體有:①以科室護士長、護士成立護理小組,制定護理計劃并對入院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護,講解疾病知識和科室環境。②呼吸和排痰護理,指導患者有效排痰,早晚各進行一次,排痰前深呼吸5~6次,持續咳嗽排痰,嚴重可使用呼吸機。③心理護理,并且反復出現導致患者焦慮煩躁等情緒,與患者積極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疑問進行解答,疏導緊張。④胸腔閉式引流,定時檢查患者引流管連接點,做好固定,避免脫落、折疊或逆行感染情況,對COPD患者采取半坐臥位,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牽引不適感。指導有效呼吸。室內保持空氣清新,減少可燃物或刺激性消毒劑等刺激患者呼吸,避免吸二手煙。⑤講解吸煙危害以及對病情的影響,禁止吸煙,指導患者每日進行2~3次有效深呼吸或腹式呼吸和1 h以上有氧運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戒煙、增強運動、呼吸功能鍛煉執行效果。通過問卷方式評估護理滿意度,問題共計20題,每題5分,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滿意,小于59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對比患者執行效果
兩組患者執行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執行效果[n(%)]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COPD為呼吸科常見疾病,以持續性氣流受阻而形成慢性支氣管感染或肺氣腫等表現,屬于臨床多發疾病[2]。該種情況下是患者通過叩診檢查會出現肺部過清音,而聽診下肺部呼吸音會出現減弱表現,且呼氣過長,部分患者也可出現干性啰音或濕性啰音。林艾花[3]提出,吸煙、氣道反應性增強、空氣污染或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均可能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臨床多出現咳嗽、喘息、胸悶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現氣胸時,屬于臨床復發率高且治療難度大的病癥,而常規護理模式對COPD患者效果不佳。
護理干預主要在護理診斷下進行指導有效護理活動,根據患者級別特點、功能恢復潛力、護理研究成果、患者和護士人員本身的能力等為基礎進行護理干預,擬定目標,以防止并發癥,促進恢復,改善生理和心理功能為主。而肺疾病患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為主,經過趙妍妍[4]研究指出,可根據患者情況分早期、穩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以不同癥狀進行相關護理,主要內容對住院COPD患者進行運動、心理、引流管以及呼吸和排痰等護理干預,從而提升患者治療效果,促進恢復,而肺功能為該病的主要檢測項目。在本次探討中,觀察組通過護理干預后,護理滿意度較高,COPD患者自我戒煙、運動以及呼吸鍛煉明顯高于常規護理,從而促進功能恢復。
由此可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能有效提高醫治執行度,促進患者恢復,具有臨床護理意義,可進一步推廣。
[1] 陳思夢,王莉莉.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34-36.
[2] 李 文,趙文紅,張新征.全科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7):720-721.
[3] 林艾花.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氣胸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24):3040-3042.
[4] 趙妍妍.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s1):75-7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