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紅
(淄博礦業集團中心醫院雙山分院,山東 淄博 255200)
舒適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劉克紅
(淄博礦業集團中心醫院雙山分院,山東 淄博 255200)
目的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依次采用舒適護理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總結護理經驗。結果 從臨床綜合指標(焦慮心理、體質量指數、MMRC、FEV%預計值、CTA),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可保持患者心理狀況良好,保持生理指標穩定,促進康復,故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舒適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發展,為增進療效,調整好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狀況,對癥治療的同時,配合恰當的護理干預措施非常關鍵[1]。實驗特意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進行分析,現將具體護理報道做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隨機均分為兩組,觀察組41例給予舒適護理,其中女20例,男21例,年齡52~84歲,對照組41例給予常規護理,其中女18例,男23例,年齡51~86歲,比較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
1.2.2 觀察組
本組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其內容具體包含以下幾大方面:1)心理舒適護理。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由于病程長、治療療效慢,復發率高等情況,大部分患者在心理上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對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治療。還有部分患者對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的擔憂等,這些因素也會加劇心理負擔。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多觀察,與患者多交流溝通,并對患者的傾訴認真傾聽,對患者存在的為給予認真解答,疏導患者心理,讓其能夠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配合治療。對心理問題較嚴重者,可進一步幫助其掌握調整不良情緒的方法,緩解心理壓力。2)基礎舒適護理。在對進行治療過程中,保持病房內溫度、濕度適宜,一般情況下,將溫度控制在18℃~22℃,濕度控制在55%~50%,定期為患者播放舒緩的音樂,以便營造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3)治療舒適護理。患者治療中,難免會伴有各種臨床癥狀,護理人員要主動教會患者深呼吸和正確有效的咳痰方法,促進排痰;針對排痰有問題者,可進一步采用霧化對其進行治療,使得患者的癥狀盡快得到緩解,便于生理指標的穩定。另外,需加強護理巡視力度,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對癥處理,避免影響治療總體效果。4)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知識及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等,并叮囑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認知水平,提高治療的依從性[2]。此外,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建議患者日常多食高蛋白、低磷及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并定期到院進行復查,日常加強鍛煉,促進康復。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的焦慮心理、體質量指數、MMRC、FEV%預計值、CTA指標進行觀察,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并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臨床綜合指標,經對比發現,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比較大,經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綜合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臨床綜合指標對比(±s)
組別 n 焦慮心理評分(分) 體質量指數(kg/m2) MMRC CTA(分) FEV%預計值觀察組 41 28.16±5.04 18.85±2.34 1.23±0.58 9.25±4.03 66.85±12.06對照組 41 37.16±5.01 23.51±4.21 2.56±0.54 18.65±4.16 42.16±11.28 t / 6.852 4.307 2.619 7.013 11.524 P /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臨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較常見,該病以病程長,復發率高、漸進性發展的特征,增加了治療難度,且極易加劇患者的心理負擔。所以,治療的同時,保持患者心理、生理舒適非常關鍵[3]。實驗對觀察組應用舒適護理,分別從心理、治療、健康宣教及基礎護理方面展開,使患者心理狀況良好、且從生理、社會等方面達到最愉快的狀態,從而保證護理效果,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結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焦慮心理評分為(28.16±5.04)分、體質量指數為(18.85±2.34)、MMRC為(1.23±0.58)、CTA為(9.25±4.03)分、FEV%預計值為(66.85±12.06),與對照組的相應數據相比,具有明顯優勢,存在統計學意義。
綜上,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可保持患者心理狀況良好,保持生理指標穩定,促進康復,故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1] 杜艷玲,張玉紅,鄒玉蘭.舒適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4):24-26.
[2] 劉淑紅.舒適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5,13(7):102-103.
[3] 寧 靜.舒適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內科,2014,11(02):238-23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