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文
(天津市南開醫(yī)院消化內科,天津 300000)
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
任 文
(天津市南開醫(yī)院消化內科,天津 300000)
目的 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xiàn)D)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F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同時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應用腸胃道癥狀量表(GSRS)、FD生活質量量表(FDDQL)、焦慮自量表(SAS)及抑郁自量表(SDS)評測干預前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生活質量及不良心理改善情況,同時通過問卷調查本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患者的GSRS、FDDQL、SAS、SDS四項評分均得到顯著改善,與護理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調查,本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5%。結論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臨床治療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綜合護理;臨床效果
FD是臨床消化內科較為常見的腸胃道病癥,據(jù)報道在所有消化不良中占5%左右[1]。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是腹痛、食欲減退、噯氣、惡心等。當前,關于該病的病因尚未全面明確,易反復,會造成患者軀體和心理上的障礙,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帶來很大影響。為實現(xiàn)良好的臨床療效,需要積極做好護理干預。本文主要對我院收治的85例FD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情況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F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通過腸胃內鏡、臨床癥狀等檢查確診,符合《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相關標準[2]。排除肝腎功能不全、胃腸道惡性病變、意識障礙、腸胃道手術史等患者;患者均對此項研究知情并同意。其中男53例,女32例;年齡22~62歲,平均年齡(41.3±2.6)歲;病程5個月~10年,平均病程(4.7±1.5)年;臨床癥狀主要有腹脹、惡心、燒心、反胃等。
1.2 方法
本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抑酸、抗感染、促進胃動力等治療,同時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心理干預: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開展健康宣教。根據(jù)患者年齡、文化水平等通過對話、發(fā)放圖冊、視頻等方式向患者講解FD相關臨床知識,包括病因、病機、臨床癥狀、治療及護理方法等,特別是耐心解釋負性情緒在FD的發(fā)生和治療中的影響,提高患者認識,,糾正患者對FD的認識偏差或者錯誤觀念,增強其臨床依從性。進行針對性心理干預。指導患者掌握負性情緒調節(jié)方法,以便有效穩(wěn)定情緒;同時,囑家屬給予患者更多關愛,細心照顧,理解患者的感受,盡量滿足患者合理需求。通過解釋、勸導、支持等方式消除或緩解患者的消極、抑郁等不良心理,堅定患者治愈信心。此外,鼓勵患者多參與社區(qū)、社會等活動,和同學、朋友多溝通、聊天,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比如:閱讀、運動等,轉移對自身病情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2)生活護理:叮囑患者按時定量就餐,確保飲食規(guī)律,最好做到少食多餐,不得暴飲暴食,忌生冷、辛辣、油膩類食物;少食用易產生氣體食物,比如:土豆、紅番薯等,盡量少食纖維素高的蔬菜,譬如:菠菜、芹菜;多食維生素豐富的果蔬,空腹吃適量甜水果可有效中和胃酸;臨睡前盡量不進食,餐后直立30 min可坐臥。日常起居要規(guī)律,保持穩(wěn)定、愉悅心情,戒煙酒,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做好口腔護理,飯前飯后用溫開水漱口;勞逸結合,積極參與運動鍛煉,以柔和性有氧運動為佳,如: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強度要適當。
(3)睡眠干預:大多數(shù)FD患者存在睡眠質量不佳的問題,應加強此方面的干預。主動和患者溝通,掌握睡眠不佳的原因,應依照患者情況制定科學的作息計劃,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逐步建立穩(wěn)定、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此外,對患者進行睡眠相關指導,采取一定措施改善其睡眠質量,如刺激控制。
1.3 觀察指標
應用GSRS評測護理前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每項0~4分,總評分越高表示越嚴重;同時,應用FDDQL評測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3],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越佳;此外,通過SAS、SDS量表評估護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效果,以中國常模50分為界值,分值越高越嚴重。在出院時通過問卷調查掌握患者護理滿意度,主要針對護理操作、工作態(tài)度、溝通交流、護理質量等方面,分為滿意、一般及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 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
通過護理干預后,本組患者的GSRS、FDDQL、SAS、SDS評分均有明顯改善,和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1。
表1 本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比較(±s,分)

表1 本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比較(±s,分)
時間 n GSRS評分 SAS評分 SDS評分 FDDQL評分護理前 85 14.2±2.9 60.3±5.6 63.8±4.7 63.1±7.2護理后 85 6.8±1.4 44.7±4.3 42.1±5.1 90.4±2.3 t 11.556 7.842 7.141 9.517
2.2 護理滿意度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本組85患者中,滿意83例(97.6%),一般2例(2.4%),不滿意0例(0.0%)。
FD是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病癥,臨床普遍認為胃動力異常、胃腸道排空不佳、精神因素、胃酸分娩異常等和該病的發(fā)生有著密切關系[4]。現(xiàn)階段,F(xiàn)D的臨床治療關鍵就是胃腸蠕動調節(jié)、抑制胃酸分泌及促進消化。大多數(shù)FD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而這些情緒又會導致胃排空,引發(fā)胃腸道相關癥狀,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不利于治療。基于此,在對癥治療同時還需重視臨床護理干預。
大部分FD患者存在一定的抑郁、焦慮、緊張等負性心理,臨床研究表明,不良心理刺激和FD的軀體癥狀發(fā)生、發(fā)展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而,需重視心理護理干預。通過針對性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FD的認識,意識到負性情緒對病情的影響,正確認識和看待自身所患疾病。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通過認知、社會支持等方式來解除或者緩解患者的焦慮、不安等心理。同時,對患者的飲食、日常生活及作息進行指導和干預,建立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并加強睡眠干預,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本次研究中,85例患者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中實施從生理-心理-社會的綜合護理干預,患者的腸胃道癥狀、不良心理得到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大幅提升,且滿意度達到97.6%。與張鐵梅的研究報道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對FD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升臨床療效,改善臨床癥狀,消除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李學英.護理干預應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02:261-262.
[2]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蠕動力學組.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16,36(4):217-230.
[3] 嚴小英,王素萍,王潔琳,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綜合性心理干預的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04:136-139.
[4] 常曉霞.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36:5194-5195.
[5] 張鐵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質量及癥狀改善情況的影響[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05:107-108.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