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霞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護理經驗
王飛霞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目的 針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護理經驗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2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臨床效果及并發癥率。結果 研究組護理干預后臨床總有效率及并發癥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可降低并發癥率,緩解患者治療期不良情緒,提高治療效果,臨床可推廣使用。
慢性支氣管炎;老年患者;護理干預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炎,是臨床常見、多發病,由支氣管、氣管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為致病因素[1]。在老年人群中多見,尤其是季節交替時期最為敏感,臨床癥狀以反復發作咳嗽、咳痰、氣喘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將出現阻塞性肺氣腫,危及老年患者身心健康[2]。為探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護理經驗,選取我院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2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2.32±7.34)歲;研究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57~80歲,平均年齡(70.32±4.34)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病房護理、飲食護理、呼吸道護理、健康宣教護理等。
研究組給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病房護理,病房溫度與濕度適中,定時開窗通風。對于昏迷患者協助患者采取頭偏向一側臥位,防止痰液誤吸,引起窒息的危險,定期翻身護理,防止受壓部位形成壓瘡。護士在操作時動作輕柔、快速,減少不必要的移動次數,減少心肌耗氧量。(2)呼吸道護理,遵醫囑進行鼻導管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保持在1.0~2.0 L/min。護理人員鼓勵患者多喝水,保證足夠的攝入量,防止痰液堵塞,讓水分浸濕氣道黏膜,稀釋分泌物,有利于痰液順利排出。對于痰液量過多者,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翻身拍背。對于痰液濃稠無法咳出者,予以霧化吸入幫助患者排痰,必要時予以吸痰器吸出濃稠痰液,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在吸痰器操作期間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動作輕柔,避免損害黏膜。(3)心理護理,慢性支氣管炎治療時間較長,加上病情易反復,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護理人員應根據老年患者心理特點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對患者心中產生的疑問予以解釋,例舉科室治療成功的病例,提高依從性。(4)健康宣教護理,向患者及家屬發放健康知識小手冊,告知患者預防疾病復發的重要因素,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積極配合治療。(5)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制定科學健康的食譜,主要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食物為主,同時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增加食欲。對于昏迷患者應禁食禁飲72 h,避免分泌物反流引起窒息,對于意識清醒且無吞咽困難患者,在禁食禁飲24 h后,予以流質或是半流質,注意進餐速度,不能操之過急,避免發生嗆咳。
1.3 療效評定
顯效:X線檢查結果顯示局部炎癥完全消失,患者臨床癥狀恢復正常;有效:X線檢查結果顯示局部炎癥大部位消失,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X線檢查結果顯示局部炎癥仍然存在,患者臨床癥狀未得到緩解,病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并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8.3%,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率發生對比(n,%)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急性支氣管炎演變而成[3]。該病發病機制為氣管、支氣管黏膜非特異性炎癥疾病,加上炎癥頻繁發作,造成鱗狀上皮脫落,纖維上皮細胞受損,好發于老年人群,病程緩慢,多數隱潛起病,尤其早寒冷季節發病率較高。臨床癥狀有咳嗽、咯痰等,患者肺部聽診明顯干濕啰音,嚴重者可出現肺氣腫,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同時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
本探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堵塞、肺部感染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臨床護理干預后患者預后質量更高,相應的不良情緒更輕。患者治療期間得到護理人員如同家人般的親切關心,感受到身邊支持,對康復治療更有信心及耐心[4]。同時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及飲食搭配也尤為重要,在舒適環境中患者心情更佳放松,優質的睡眠也能促使患者保持積極地心態,提高治療效果。科學搭配營養豐富的健康飲食更能增加話只能和的營養水平,增強體質以抵御疾病。患者對護士工作認可度更高,有助于醫患之間和諧相處,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提升。
綜合上述,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機體的恢復,增進醫患關系。
[1] 韓麗安,錢濃濃,陳亞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繼發醫院內真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護理對策[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1,32(6):682-684.
[2] 徐亦敏.淺談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護理觀察體會[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A01):561.
[3] 吳 彬.健康教育護理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治療中的干預效果評價[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A02):913.
[4] 何 燕.護理管理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5,12(a02):85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