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揚
(解放軍第三醫院,陜西 寶雞 721004)
護理干預對老年腎內科患者安全護理方面的影響
肖 揚
(解放軍第三醫院,陜西 寶雞 721004)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腎內科患者安全護理方面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腎內科老年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兩組均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加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觀察并比較兩組的安全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安全事故發生率為13.1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2.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21.6±3.2)天 vs (29.3±2.9)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腎內科患者行護理干預可取得良好安全護理效果,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提升患者安全,有利患者身體康復,同時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有利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值得在臨床護理中進行推廣。
護理干預;腎內科;安全護理
近些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老年人口迅速增加,老年腎病患者數量也逐步增長。老年腎病的病情復、發展快,且極易產生并發癥,具較高致死率。臨床進行治療及護理的過程當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不僅影響治療及護理效果,而且也不利患者身體康復。為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腎內科患者安全護理方面的影響,本文選取76例腎內科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腎內科老年患者,均與腎臟疾病相關診斷標準相符,知曉本案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神經系統障礙、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及依從性較差患者。依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男24例,女14例;年齡62~80歲,平均年齡(71.2±4.3)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12.2±3.3)年;疾病類型:腎功能衰竭10例,尿路感染7例,腎小球腎炎6例,腎病綜合征16例。觀察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69.9±4.5)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12.6±2.9)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疾病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護理,包括嚴密監測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并給予針對性疏導、給予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低蛋白及低磷飲食,觀察患者電解質情況及體液變化,給予常規用藥指導及透析護理。
觀察組加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如下:①摔倒或墜床:腎內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姿勢控制能力較差,應加強陪護存在摔倒史或墜床史的患者;將常用物品放置于患者伸手可及的地方;于患者手邊放置呼叫器,以使患者發生意外時能及時呼救;加強夜間巡視。②感染及壓瘡:仔細查看并分析患者血常規檢驗結果,并做好感染預防準備;定時為患者清潔口腔,保持口腔衛生;囑女性患者定期清洗會陰部,以免發生陰道炎,若患者存在行動困難,則可由護理人員協助;指導患者適當活動肢體;定期幫患者清潔皮膚,并換上寬松柔軟的衣物;指導并幫助患者變換體位,如有需要還可幫助患者進行背部按摩。③水腫:每日定時測量患者體質量、腰圍、腹圍及液體入量;建議患者采取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并限制患者每次飲水量;針對病情較重患者可以靜脈滴注方式給予清蛋白、利尿劑或類固醇類藥物;注意觀察患者不良反應,并及時幫助患者變換體位。④拔管:針對意識模糊、易暴易怒患者,應于拔管前行約束措施;囑患者家屬加強看護,以免患者無意識或因心理因素而排出尿管、胃管或靜脈置管。⑤內瘺:避免患者造瘺肢體受壓或行劇烈運動;提高護理人員操作水平及技術,加強進針準確率。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安全事故的發生情況,包括摔倒、感染、水腫、壓瘡、內瘺血腫、內瘺出血等,并比較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安全事故的發生情況
觀察組安全事故發生率為13.16%,對照組安全事故發生率為42.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安全事故發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5~3 6天,平均住院時間(21.6±3.2)天;對照組住院時間為6~52天,平均住院時間(29.3±2.9)天。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328,P<0.05)。
伴隨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腎功能會逐步退化,腎小管細胞也逐漸萎縮,腎小球血管、腎血流量及腎單位數目都將慢慢減少,這就是老年人腎臟代謝功能明顯減弱的原因[1]。老年人腎臟代謝功能減弱會導致其發生腎臟疾病。現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腎內科疾病已成為老年患者的重要致死病因之一。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我國普通人群患有慢性腎臟類疾病的發生率為10%~13%[2]。而據相關研究顯示,腎內科疾病的致死率在所有老年疾病當中所占比例高達35%[3]。
腎內科疾病的病程長、病情復雜,在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所使用藥物種類繁多,且治療周期長,更加大了護理的難度和風險,治療期間常有患者出現摔倒、墜床、感染、水腫、拔管、內瘺等安全事故。另老年腎內科患者具病死率高、并發癥多、病情變化迅速等特征,再加上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同患者的病因也有所不同,且無典型臨床癥狀,致患者預后差[4]。為此,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給予老年腎內科患者針對性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治療及康復具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5]。
本文針對38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主要包括摔倒或墜床、感染及壓瘡、水腫和內瘺等。為患者實施全方位的安全性護理措施,使得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安全事故發生率大大下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及生存質量。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單純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加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其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明顯更低(13.16% vs 42.11%),且平均住院時間更短[(21.6±3.2)天 vs (29.3±2.9)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常規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療及護理配合度和積極性,而針對性護理干預則從根本上減少了患者發生安全事故發生率,使得患者處于一種安全、舒適的環境下進行治療,有利患者康復,同時也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對老年腎內科患者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患者的安全事故發生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安全,有利患者康復,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1] 逄艷麗.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腎內科患者安全護理方面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333.
[2] 季淑梅.護理干預對老年腎內科患者安全護理方面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14):255.
[3] 陳超芳.淺析護理干預對老年腎內科患者安全護理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2):1514-1515.
[4] 陶 佳.護理干預對老年腎內科患者安全護理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8):219.
[5] 盧秀芬.護理干預在老年腎內科患者安全護理方面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0):189-19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