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南京江北人民醫院,江蘇 南京 210048)
負壓封閉引流(VSD)與普通治療燒傷患者的護理比較
張曉敏
(南京江北人民醫院,江蘇 南京 210048)
目的 探析在燒傷患者的治療中負壓封閉引流(VSD)的臨床護理方法與效果。方法 選取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燒傷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依照數字單雙號的形式將其分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并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情況。結果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3.81%,顯著低于試驗組的90.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并發癥率、住院時間與疼痛評分情況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燒傷患者行VSD治療的同時采取優質護理,不僅能使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同時還能使患者并發癥率得到改善,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升。
燒傷;負壓封閉引流(VSD);護理效果
負壓封閉引流可簡稱為VSD,它是現下臨床對四肢感染性創面予以治療的主要手段,不僅能對感染傷口的愈合與感染腔隙的閉合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而且還對傷口積液起到預防效果[1]。有研究報道顯示[2],VSD的實施可有效吸出創面滲出物、壞死物形成的腐敗氣體及水蒸氣,使其不僅能推動傷口愈合,同時還能加快創面肉芽組織生長,這樣既能對細菌的侵入予以制止,還能使降低感染現象的發生。燒傷是表示因高溫氣體、蒸汽和油等熱力導致的組織損害,針對此類患者采取VSD治療的同時予以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燒傷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依照數字單雙號的形式將其分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2例。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19~58歲,平均年齡(36.7±2.5)歲;輕度燒傷28例,中度燒傷10例,重度燒傷4例。試驗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37.5±2.6)歲;輕度燒傷27例,中度燒傷12例,重度燒傷3例。兩組患者燒傷類型、年齡及性別等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3]
①納入標準:無惡性腫瘤病癥患者;無腎、肝等功能性病癥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簽署同意書。
②排除標準:伴有凝血異常就代謝性病癥患者;伴有糖尿病難以控制患者;伴有嚴重精神病癥患者。
1.3 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除了采取相應的感染控制、相應的支持治療及抗菌敏感藥物等常規治療外,醫護人員還需對所有患者實施VSD治療。在行手術治療的同時,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通過和患者相互交流,對其心理狀態予以全面掌握,并根據患者的機體特點,為其制定合理的心理疏導方案。時常鼓勵安撫患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告知患者治療期間易發生的不適情況,從而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試驗組實施優質護理,護理方案如下:向患者簡單講解手術治療的注意事項及相關方法,告訴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對提高治療率的重要性。此外,醫護人員還需對負壓引流瓶內的引流液加強觀察,如果引流液不低于1/2,需立即傾倒,避免對機器帶來損害。由于患者在治療期間需長時間臥床休息,對此,為避免褥瘡癥狀的發生,醫護人員需協助患者對體位定期更換,盡量讓患者處于舒適狀態。在飲食方面,需叮囑患者盡量多食用易消化、高纖維和高蛋白食物,保持膳食均衡。
1.4 評價標準[4]
本院實施自制護理質量評價表,護理評價內容如下:服務及時性和護理質量、服務態度和護理安全及管理規范性等5項,每項20分,共100分。非常滿意為80~100分,一般為60~79,不滿意為<60分內。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3.81%,顯著低于試驗組的90.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
對照組出現8例并發癥,占19.05%,其中2例皮疹,3例皮膚瘙癢,3例創面感染;試驗組出現2例并發癥,占4.76%,其中1例皮膚瘙癢,1例創面感染。試驗組并發生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x2=4.087,P<0.05)。
2.3 住院時間與疼痛評分
對照組住院時間與疼痛評分分別為(26.81±5.22)天和(6.17±1.97)分;試驗組住院時間與疼痛評分分別為(20.90±4.63)天和(4.11±1.26)分。試驗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t=5.489,5.709,P<0.05)。
大多數燒傷患者或多或少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創面感染現象,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多采用皮片移植或者皮瓣轉移等方面封閉創面,這樣不僅能加快傷口愈合,而且對肉芽組織生長還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5]。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因受燒傷疼痛影響,使其很容易出現煩躁、焦慮等負性情緒,使其能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對此,在治療同時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且并發癥率及住院時間與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優質護理既能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升,并發癥率降低,同時還能使患者的疼痛情況得到改善。
對燒傷患者行VSD治療的同時采取優質護理,不僅能使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同時還能使患者并發癥率得到改善,使其護理滿意度提升,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 鄧平洋,劉曉寧.負壓封閉引流術在電燒傷創面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7):70-71.
[2] 張菊明,黃 蓉,李 靚.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在深度創面中的應用及護理[J].醫藥前沿,2015,5(26):249-250.
[3] 王淑杰,巴 特.深度燒傷創面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4):415-416.
[4] 王 昕.VSD持續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大面積毀損傷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6):120-121.
[5] 謝茜宇.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應用于燒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3):429-43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85.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