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雅
(錫林郭勒盟蒙醫綜合醫院,內蒙古 錫林郭勒 026000)
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
圖 雅
(錫林郭勒盟蒙醫綜合醫院,內蒙古 錫林郭勒 026000)
目的 研究分析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初產婦9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將其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用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護理干預措施,并評價兩組初產婦母乳喂養自信心水平。結果 觀察組產后1個月母乳喂養自信心評分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初產婦母乳喂養率,值得推廣應用。
母乳喂養自信心;護理干預;初產婦
本院對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初產婦90例進行研究,以探究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初產婦9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將其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9.34±4.61)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9.52±0.31)周;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9.57±4.28)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9.48±0.22)周。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向產婦講解生產前后、母乳喂養、育兒等相關知識,告知產婦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并予以產婦生活護理等。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用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護理干預措施,具體為:①分娩前即開始對初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相關知識,讓產婦了解母乳喂養對產婦自身以及新生兒成長發育的重要性,并對產婦母乳喂養相關技巧進行指導,耐心地講解技巧要領,直至產婦熟練掌握。②分娩結束時,即對產婦進行完整母乳喂養過程,并向初產婦詳細講解母乳喂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告知產婦乳汁豐富的營養物質以及這些物質對新生兒成長的重要作用,告知產婦母乳喂養對自身身體恢復的積極作用,增強產婦母乳喂養的信心,同時對成功進行母乳喂養的產婦進行表揚,以進一步強化其信心。③心理輔導:護理人員密切注意產婦心理狀態,及時安撫、勸慰焦慮的產婦,消除產婦負面情緒,如果哺乳過程中發生嬰兒啼哭、乳房脹痛等情況,則耐心地為產婦提供幫助,如幫助產婦進行乳房按摩等。④加強與產婦家屬的溝通,向產婦家屬講解家人支持對產婦的重要作用,教會產婦丈夫學會處理哺乳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增強產婦的安全感。
1.3 觀察指標
應用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BSES)對產婦母乳喂養自信心進行評價,分數越高,產婦自信心越強。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調查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分為100分,超過90分為滿意,75~90分為一般滿意,低于75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母乳喂養自信心評分
觀察組產后3天、1個月母乳喂養自信心評分分別為(116.24±12.49)分、(140.45±15.32)分;對照組產后3天、1個月母乳喂養自信心評分分別為(115.48±11.76)分、(125.23±12.77)分。觀察組產后3天母乳喂養自信心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1個月母乳喂養自信心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初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n,%)
母乳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助于增強新生兒身體抵抗能力,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但是許多初產婦母乳喂養率并不高,而母乳喂養自信心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初產婦分娩后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精神緊張等情況,這些情況均不利產婦乳汁的分泌,最終影響母乳喂養率[1]。而對產婦積極進行母乳喂養自信心護理干預,通過多種措施來改善產婦對母乳喂養的認知和心理狀態,最終有助于增強產婦母乳喂養自信心。護理人員加強對產婦母乳喂養技巧的指導,同時穿插心理輔導,能有效提高產婦母乳喂養能力,改善產婦心理狀態,最終有助于堅定產婦母乳喂養的信心[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后1個月母乳喂養自信心評分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梢姡溉槲桂B自信心的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初產婦母乳喂養率,值得推廣應用。
[1] 張麗莉.系統化護理干預對改善產婦母乳喂養自信心和純母乳喂養率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3(29):6105-6106.
[2] 趙 慧.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觀察[J].母嬰世界,2015,19(6):214-21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3.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