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辛耒
摘 要:我國的經濟在飛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隨之而來的是社會環境的變化,在社會環境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對于黨校的教學工作越來越重視,對于整個黨校的經濟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盡管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本文就是對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為相關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問題;對策
黨校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出現代化的社會人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由于黨校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有許多的研究人員開始對黨校的教育工作進行了研究,尤其是在經濟管理教學中,這是黨校經濟中的薄弱環節,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這樣就導致了黨校經濟管理教學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解決,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1 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規范化的管理體系
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過程當中,缺乏科學的、規范化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對于黨校的教學有著一定的約束作用,科學的管理體系對于整個經濟管理過程有著重要的意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從目前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情況來看,有許多的經濟管理方面的教師都是兼職教師,而這些兼職教師對于黨校的學員并沒有進行有效的了解,甚至沒有認識到黨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這些兼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的,并沒有根據學員的情況,還有社會的實際需要來對理論知識進行教學。因此黨校經濟管理教育的過程當中,就忽視了學員的實際情況,并沒有根據學員的實際水平來開展經濟管理方面的教學工作。兼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普遍將教育的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的教學上,而缺乏實踐教學,這樣就導致了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都是表面的理論知識,而無法應用到工作當中,沒有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而這樣到經濟管理知識教學是沒有意義的,無法起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在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1.2 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經濟管理教學的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從目前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情況來看,使用的依然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主要是教師對課程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會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在整個教學當中教師占有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模式降低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在黨校進行培訓的學員都是來自于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導致了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的經濟管理教學需要,單一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夠與這些學員進行有效的溝通,由于缺乏溝通,并不能夠了解學院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無法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定位,使得經濟管理教學的效果極差。經濟管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結合實踐,才能夠使經濟管理知識進一步的應用到工作當中,提高學員的經濟素質。
1.3 忽視了學員自身的因素
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主要是針對相關的黨政人員而進行的,在這些學員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忽視了學員自身的因素,僅僅重視了對課程的教學,需要明確在經濟管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并不僅僅是將課本上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并且使學生接受,要想提高教學的效果,就必須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來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這是由于這些學員來自于不同的領域,對于經濟管理的理解能力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沒有重視學員自身的因素,就會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2 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存在著上述的問題,由于黨校經濟管理方面教學起步較晚,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產生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黨校的教育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必須要針對具體的分體采取相應的對策,提高黨校經濟管理教學水平。
2.1 掌握學員的實際情況,提高思想認識
應該在思想上達到一定的高度,并且將這一思想應用在實際的行動過程中。黨校學員的掌握情況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有助于他們在自身工作崗位上充分的發揚領導才能,所以教師應該對學員所掌握的基礎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并且與我國當前實際的社會情況相結合,適當的對課程加以調整,這樣才可以滿足經濟管理教學中所提出的要求,促進我國的發展建設,除此之外,應該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管理教學中的各方面投入力度,將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培養重點,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將考核制度加以進一步的完善,以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促進學員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
2.2 應該建立起一個高水平的教師團隊
黨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于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促進師資力量的進步與提高,讓黨校的教師都具備專業的知識,達到相應的能力,對于今后的教學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可以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適當的對授課情況進行調整,以滿足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對學員進行有目的性的實踐能力培養,使其掌握科學化的經濟管理知識,并且積極的對學員進行引導,這樣學員才能不斷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亮。
2.3 根據學員自身因素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為了能夠得到因材施教,兼顧每個學員的不同情況,我們要在教學模式方面進行轉變和創新。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讓黨校經濟管理的教學水平能夠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摒棄以往呆板的教學模式,讓學員的學習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對于課程的設計也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創新式變革,根據學員的視角情況,打造生動高效的課堂,讓師生能夠良性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大家相互鼓勵,相互督促,共同進步,能夠讓學習積極性的同學得到鼓勵,并能持之以恒,對于表現差的進行適當教育和督促,緊隨學習進度,不斷進步。
3 結論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黨校經濟管理教學,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模式,滿足學員個性化需求,培養學員的綜合能力,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素質,為社會主義建設源源不斷的提供人才。
參考文獻
[1]宋瑞莉.信息技術發展下的經濟管理教學模式創新[J].讀天下,2016(06)
[2]歐陽勝.針對經濟管理教學改革幾個問題探討[J].經濟管理者,2015(06)
[3]汪章進.針對黨校經濟管理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才智,2015,(8):76,78.
[4]侯棟明.基于黨校經濟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10):233-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