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美國·瘦馬
加州首戰海鯽爆釣記
文/圖 美國·瘦馬
每當漲潮的時候,海浪會沖起很多沙殼蟲,海鯽就追隨著海浪沖到比較靠岸邊的地方來吞食這些蟲子,猶如那些沖浪的人們追逐海浪一般,Surfperch之名大概就跟它的這一習性有關。
我來美國三年,多次聽聞海鯽(Surfperch )是如何如何的美味,堪稱咸水版的“皮皮”(Crappie),味道遠勝石斑云云。我對魚的味道甚是挑剔,已基本吃膩了皮皮、石斑,急切地想開發新魚種。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美國釣海鯽的最好季節。一個周末,有朋友發來釣魚照,此時我內心的向往早已暗潮涌動,一觸即發。
鐵桿釣友是沖動的,當然行動前必須做好周全的準備,包括天氣的選擇、魚兒的習性、釣法、用餌等等,都已了然于心。在美國釣魚,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認識魚種,熟悉規則。加州這里規定,海鯽每次最多可以拿走20條,每個種類不超過10條,其中紅尾須超過10.5英寸,Surfperch不在20條限制內,可以另外拿20條。海鯽細分起來有好多種,常見的有12種,其中淺色的幾種很容易混淆,如果你想拿滿20條,那就需要能夠準確地分辨這些魚種。
周三這天風浪很小,上午10點開始漲潮,下午1點高潮,天氣條件堪稱完美。正好我忙的工作告一段落,于是果斷決定周三休假釣魚,也算是對自己這段時期辛苦的犒勞吧。
我10點整到達釣點,這是一個很美的沙灘,很多人在沖浪,正前方一位老者捷足先登,兩根大拋竿已高高豎起。我馬上下車與老者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得知他也是釣海鯽,用3盎司的鉛、串鉤,掛蝦肉沉底守釣,最近通常都能釣到幾條。我心里一陣竊喜,看來來對地方了,也來對時候了。我立刻跑回車邊,開始準備工作。

釣海鯽通常有兩種釣法,一種是拋竿遠投沉底守釣,繃緊魚線,看到竿梢抖動就起魚,就跟那位老者一樣。這種釣法相對無趣,也比較低效,因為魚是活動的,如果釣點不好,可能很少有魚咬鉤。另一種類似淡水路亞釣法,用小竿細線頻繁拋投,活動找魚。這種釣法手感非常靈敏,基本能感受到魚就餌的第一個動作,揚竿上魚也更迅速,另外還可以不停地轉換位置,積極尋找魚群,效率很高。作為“老鳥”,我必須選擇第二種釣法!選擇這種釣法,必須穿wader(釣魚用的防水長靴),才可以避免濕身,并且可以保證每竿都拋投到位。
對于釣具的選擇,這次我選擇了一根8尺6的MH Bass竿、7.5:1 Lowprofilebaitcaster輪、12磅尼龍線、伊勢尼5號鉤、金字塔型2盎司鉛。對于海釣來說,這已經屬于輕型裝備了,一來可以拋投一天不至于太累,二來畢竟目標魚不大,最大的也就兩三磅,通常在1磅上下。竿子選擇稍微長點,可以保證拋投夠遠;鉤子選擇較小些,能夠保證魚兒順利吸入;金字塔型鉛能保證釣組不會輕易被海浪沖回來,另外也可以選擇那種Surf Weight,它在普通鉛上加了4根金屬絲,可以扎進沙里,防止被浪沖走。為了避免廣告之嫌,這里就不上釣組圖了。
10分鐘準備工作之后,我拋出了岸釣海鯽的第一竿。鉛有點重,竿子偏軟,第一竿拋得不遠,基本就剛到一浪外面一點點,頂拋貌似效果不理想,風阻太大,于是我收回側拋。側拋也需要熟悉調整,這么重的鉛,80厘米左右的前導線,還有比淡水水域要大很多的海風,剛開始要想順利拋到二浪附近(估計50米左右)還稍微有點難度,但十幾竿以后就基本差不多了。
每當漲潮的時候,海浪會沖起很多沙殼蟲(Sand Crabs),海鯽就追隨著海浪沖到比較靠岸邊的地方來吞食這些蟲子,猶如那些沖浪的人們追逐海浪一般,估計Surfperch之名的由來跟它的這一習性有關。幾竿以后,鉛到底,我剛收緊線,就明顯感覺到有幾個咬口。輕挑幾竿,都沒有刺中,估計魚比較小,鉤子沒有完全進口。我輕輕地收了兩圈線后,明顯感覺到一個很有分量的咬口,迅速揚竿,這回中了!哈哈,魚的力度明顯比鱸魚要大,再加上海浪的作用,起魚相當有感覺。我一邊收線,一邊后退,我的第一條perch順利上岸了,是一條1磅左右的Calico Perch,非常漂亮,看起來就很好吃。

給魚拍完照,我把它放進釣箱,剛拋下竿收緊魚線,就又遭遇了一個咬口,又一條Calico Perch上鉤了!這條魚稍微小點兒,我也留下了。之后再拋竿出去,等了一會兒沒有咬口,收幾圈線再等,還是沒有,一直收到一浪附近都沒有口??磥磉@魚果然是群體行動,居無定所。它走我也走,我往旁邊走了10米左右,看準兩個浪交匯的靜水區將竿打了下去,等了30秒鐘沒口,稍微收了幾圈線,感覺到一個明顯的咬口,再揚竿,中了!這條魚的力量很大,我將其拉上水面才發現原來是“雙飛”,而且是兩條不同種類的魚,一條是Calico,一條是Black Perch。
后面陸續上了Barred Surfperch、Walleye Surfperch、 Silver Surfperch、Rainbow Surfperch。到了下午1點之后,魚兒開始瘋狂咬鉤,它們更靠近一浪,基本二浪附近沒咬口,咬口都集中在一浪外面幾米的地方。下圖頁的Barred Surfperch是本次釣獲的最大海鯽,估計有2磅多,是用Sandworm擬餌上的;Walleye Surfperch這次釣到的最多,估計有30條左右,我留了10條后,都是隨釣隨放,看著魚隨著海浪回家,心情也不錯。

總結這次首戰海鯽,總共獲魚40多條,圓滿完成20條的限額,算是爆釣了。穿著wader用輕裝備路亞釣法釣海鯽非常好玩,魚口很多,效率很高,魚兒有一定的沖擊力。如果想進一步提高中魚率,可以考慮更小的鉤子和更小的前導線,把鉛改成中通活動拴法。我嘗試了大蚯蚓、現場抓的Sand Crabs、擬餌Sandworm和蝦肉四種釣餌,比較下來還是蝦肉的咬口最好。海鯽的味道相當鮮美,刺不多,肉質細嫩,那個晚上我一個人吃了兩條。
下面給想去釣海鯽的朋友幾點建議:
1.先找好釣位,灣位沙灘、外面有石頭區域的地方,是極好的釣位,風浪小,聚魚多。
2.盡量選擇風浪小的日子作釣,這樣有利于準確地拋投。選擇好時間,釣漲潮前后兩小時一般最高效。這個可以根據天氣、風浪、潮水預報來決定。
3.作釣時的站姿非常重要,除非你不在乎濕身。因為較大的海浪隨時都有可能打到你的身上,有時甚至會到腰。所以請務必選擇弓步站姿,一腳在前,一腳在后,這樣當浪打過來的時候,一方面可以減小沖擊面,另一方面,后腳很容易弓起以抵御沖擊力。這樣站立的話,估計再大的浪都不至于被打翻。附上標準站姿圖。
4.有些種類的魚嘴比較薄,揚竿不能太暴力,竿子稍微軟點可以保證遛魚過程不至于拉豁魚嘴造成跑魚;輪子盡量選擇高速輪,這樣上魚過程受海浪的影響會小一些。

5.輪子千萬不要放沙灘上,這一點請切記!因為哪怕一次,都可能讓你的輪子直接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