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任 芳/文
以柔性機器人系統幫助客戶應對變化
——訪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鄭勇
本刊記者 任 芳/文

鄭 勇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客戶對自動化物流解決方案的選擇取決于其業務特點以及對整個供應鏈和物流體系的設計要求。如果強調的是物流系統的柔性,是物流的快速響應能力,那么機器人這種高度柔性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無疑能夠幫助客戶靈活、快速地應對市場變化,滿足業務需求。
在10萬臺亞馬遜Kiva機器人成功運用的背書下,近幾年我國智能倉儲機器人迎來爆發式增長。反應迅速的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Geek+)率先在2015年“雙11”發布機器人產品,并憑借由清華、中科院等高校博/碩士組成的實力強勁的技術團隊,發展成為國內應用案例最多、業務規模最大的智能倉儲機器人企業之一。不到兩年時間,Geek+已在電商、零售、醫藥、制造等行業擁有超過20個項目,正式商用的機器人數量已近千臺,單倉最大日出貨能力超過100,000件。8月,Geek+宣布成功進入日本市場,海外首個貨到人智能倉儲機器人系統項目落地。
國內項目遍地開花,國外市場迅速找到突破口。Geek+用豐富的案例和快速的市場拓展證明了公司的實力。那么,Geek+的優勢有哪些?智能倉儲機器人的應用現狀和市場前景如何?面臨哪些技術瓶頸與發展趨勢?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鄭勇。
記者:目前物流機器人在倉儲領域備受追捧。您是如何看待其市場需求及發展前景的?
鄭勇:從市場新進入者的角度來看,目前智能倉儲機器人市場的確很熱,機器人公司、AGV公司、物流自動化設備公司、物流系統集成商等紛紛加入這個行業;但是從市場空間角度來看,智能倉儲機器人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實際需求與新進入者的熱鬧局面相去甚遠。
自動化無疑是倉儲物流行業的發展方向,市場上已有多種不同的自動化物流解決方案,機器人解決方案只是其中之一。每種方案都有其適用性,客戶選擇哪種方案取決于其業務特點以及對整個供應鏈和物流體系的設計要求。如果客戶強調的是物流系統的柔性,是物流的快速響應能力,那么機器人這種高度柔性的自動化方案無疑能夠幫助客戶靈活、快速地應對市場變化,滿足業務需求;如果客戶強調的是精益物流,并且有穩定的業務量,此時傳統的自動化設備在提高物流效率和節省倉儲面積方面更有優勢。從這個層面來看,盡管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柔性自動化優勢非常確定,但是其在整個自動化物流解決方案中所占的比例究竟有多高還是未知數,最終能夠占據多大市場份額也難以確定。
從Geek+以及行業伙伴完成的項目來看,大部分客戶均為初次使用機器人系統,對該系統的信任度雖不斷提升,但是對項目進行復制和大規模拓展的客戶并不多。因此,我認為目前仍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只有當客戶真正意識到機器人系統的價值,不斷調整供應鏈和物流體系設計,讓機器人系統有更大應用空間,并且進行規模化復制時,行業才真正步入春天,真正迎來市場爆發。
記者:目前智能倉儲機器人有哪些種類和具體的解決方案?其特點是怎樣的?
鄭勇:智能倉儲機器人并沒有非常統一的分類體系,一般來說根據作業流程和方式的不同,有兩大類典型的解決方案。
一類是行業主流的“貨到人”系統,如亞馬遜Kiva機器人系統,這也是Geek+和行業伙伴均在提供的解決方案。該系統的最大特點在于機器人的導航方式——機器人需要穿過貨架,因此對導航精度要求特別高。目前,性價比和精度最高的導航方式為二維碼導航。
另一類是“訂單到人”系統(目前業內沒有標準叫法),即不改變貨架位置,機器人搬運的不是貨架而是訂單商品,以機器人替代人進行長距離的行走,揀選人員只在局部區域內行走并完成揀貨。由于該系統需要機器人與人協同工作,倉庫內既有人,也有物流設備在移動,因此該系統中的機器人一般不采用二維碼導航,而是比較新的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導航方式。
對比兩個系統的特點,由于“訂單到人”系統仍然需要揀選人員進行一定距離的行走,在效率方面明顯低于“貨到人”系統;在省人力方面,“訂單到人”系統也只能節省30%~40%的揀貨人員,而“貨到人”系統可以節省60%~70%。總的來說,“貨到人”系統對倉庫的改造更大,在無人倉技術發展方面更有優勢;“訂單到人”系統和人工揀選模式區別不大,對整個倉儲運營模式的調整較少,更容易分階段應用。盡管“訂單到人”系統對人的替代有限,目前全球范圍均處于試驗摸索階段,但是在工業制造等領域仍非常有市場前景。目前,LOCUS、Fetch 6River等國外智能倉儲機器人公司均在往”訂單到人”系統方向拓展。
記者:Geek+專注于提供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倉儲解決方案,主要的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有哪些?您認為Geek+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鄭勇:Geek+智能倉儲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電商零售倉庫拆零揀選的“貨到人”系統及訂單到人系統;二是工業制造環境的自動化搬運系統;三是快遞企業包裹分揀中心的分揀系統。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發展,Geek+陸續與天貓超市、唯品會、蘇寧、聯華超市、國藥等各行業領軍企業建立了合作,也積累下獨特的優勢。
首先,機器人及軟件技術優勢。在機器人方面,Geek+自2015年推出第一代機器人產品至今已經完成了4次升級,即將推出第五代產品;產品載重覆蓋500~1000kg的主流機器人,100kg左右的“訂單到人”輕型機器人,以及1.5t以上的大載重機器人。在軟件方面,Geek+通過豐富的案例,
不斷完善軟件能力。
其次,豐富的經驗積累優勢。Geek+通過20多個項目,吸收了大量、長時間的實際現場運營經驗,建立起更強的細節優化能力。Geek+從發布產品到實際應用再到系統穩定應用,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這是Geek+一步步實踐摸索,產品一代代迭代優化積累的優勢,也是真正了解和解決客戶需求,提供穩定可靠的機器人系統的基礎。
第三,技術實力和團隊優勢。目前,Geek+團隊規模接近200人,研發技術人員均是行業拔尖的人才。
第四,服務優勢。Geek+逐步在華北、華南、華中、華東四個大區建立了自己的機器人倉庫運維中心,保證更快地為客戶提供售前與售后服務支持。
未來,Geek+還將不斷增強在技術、經驗、團隊等方面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公司把業務擴展到日本等海外市場,代表公司產品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已經上升到更高的水平,這也是我們對行業前景擁有足夠信心的體現。


記者:請您結合Geek+的經驗,談一談智能倉儲機器人解決方案主要有哪些技術難點?
鄭勇:智能倉儲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技術難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在機器人技術方面,難點在于要保證機器人具有快速穩定的行走能力,精準的導航技術,對二維碼能夠快速識別,對地面有很好的適應性,具有比較大的承載能力,機器人結構的緊湊程度等等,這些都是拉開機器人公司技術差距的重要因素。
在軟件系統方面,由于系統需要管理多個機器人并實現高效率作業,因此對算法的要求比較高。同時更加困難的是如何確保系統功能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因為機器人系統需要承擔WMS系統的能力,而WMS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軟件系統,僅這一點就使純機器人公司或者沒有WMS能力的公司很難在機器人系統效率上發揮優勢。因此,做出一臺能夠運行的機器人不難,但是要真正投入應用,必須依靠大量的軟件開發工作和算法支撐。
在實施應用方面,會有諸多細節影響到整個系統效率的呈現,比如二維碼標簽的材質、黏貼方式,貨架的設計與結構,貨架上料箱的擺放,揀選工位的設計等等。

Geek+智能倉儲機器人首個海外應用項目——日本ACCA

Geek+智能倉儲機器人在唯品會倉庫中的應用場景
Geek+通過多個項目的具體實踐和不斷投入研發,基本已經解決了以上技術難題。對我們來說,目前最難的是如何讓客戶充分認識到機器人系統的價值,如何更有效地培育與開拓市場。
記者:請您談一談智能倉儲機器人市場培育過程中遇到哪些難題?有哪些解決方法?
鄭勇:據統計,未來中國的人工成本將每年上升至少7%;人員招聘、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促銷季還需要臨時增加大量人員,這些行業痛點越來越明顯。倉儲自動化的本質是用自動化設備、用機器人來代替人,以降低人工成本。然而,客戶要上自動化系統就必須考慮投資回報,這成為包括智能倉儲機器人在內的自動化物流系統落地實施最明顯的瓶頸。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如果倉庫SKU數比較少,那便意味著揀選區域小,人工效率高,自動化投資回報周期不好計算,客戶接受度較差;另一方面,自動化設備的優勢在于可以24小時運轉,如果倉庫訂單量不夠,那么自動化設備將長時間呆滯,系統投資回報時間也會成倍增加。此外,智能倉儲機器人解決方案還存在對高位倉儲空間利用率低的問題。由于行業倉庫規劃多為高位庫,理論上雖可以建多層平臺運行機器人系統,但是消防規范會形成制約。以上三方面原因都使得目前機器人系統的應用未能大規模鋪開。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將小倉庫集中成中大型倉庫,并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務,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工的進程將加快。更為重要的是,機器人行業也在不斷調整服務模式以降低客戶的投資風險,如推出倉儲代運營服務,即由機器人廠商幫助客戶建設、管理、維護整套機器人系統。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
首先,可以大幅降低客戶的初始投資;
其次,通過與客戶合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業務需求,并且機器人系統的柔性和可擴展性可以隨時應對客戶的業務需求變化,利用優化算法將整個系統的效率提升到最高水平;
第三,機器人公司管理多個倉庫時,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的業務需要靈活調配機器人,使機器人在不同的倉庫之間實現共用共享。
因此,我們認為機器人系統帶來的革命不僅僅是柔性自動化,也是設備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合作方式革命。
記者:除了推進機器人系統代運營模式,未來Geek+還有哪些重點發展策略?
鄭勇:由于客戶需求是多種多樣的,而不同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也有各自的優勢,因此,未來我們會更多地考慮客戶的不同需求,把“貨到人”、“訂單到人”、智能叉車、自動輸送線和分揀線、自動化立體倉庫等不同的技術方案結合在一起,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近日,Geek+剛剛與合作伙伴完成了一個“貨到機器人”與智能叉車相結合的柔性立體存儲系統項目。
與其他方案不同,機器人系統最有生命力、最具競爭力的特質在于其靈活應對變化的能力。因此Geek+在為客戶提供倉庫或配送中心整體規劃集成服務時,將更加注重客戶面臨的市場環境變化——一方面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格局不斷調整;另一方面消費者的喜好也更加多樣化,導致客戶需求不斷變化,從而幫助客戶建立靈活應對變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