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呂梁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

2017-09-25 02:05:13王廣斌
山西農經 2017年15期
關鍵詞:呂梁市農業發展

□吳 楠 王廣斌

(山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呂梁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

□吳 楠 王廣斌

(山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農業現代化建設是一個地區傳統農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才能促進農業平穩快速發展,為當地農業增產、農村繁榮注入源源動力,也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效益的有效保障[1]。本文以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呂梁為研究對象,在了解呂梁水資源,土地等自然資源概況的基礎上,嘗試對當前農村農業現代化發展概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經濟發展水平落后、農村勞動力不足、農業結構不合理、市場競爭壓力大是制約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土地流轉、提高農民素質、發展農旅融合特色產業,以及推動“互聯網+農業”等相應的對策。

農業現代化;呂梁市;互聯網+農業

1 呂梁市概況

1.1 基本概況

呂梁市地處山西中部西側,北與忻州市為鄰,東與省會太原市、晉中市接壤,南與臨汾市相連,西與陜西榆林市隔黃河相望,因呂梁山脈貫穿全市而得名。呂梁組建于2004年,國土面積2.1萬km2,現有1區2市10縣,北有興縣、嵐縣、方山、臨縣四縣、中有孝義、汾陽、交口、文水平川四縣、南有中陽、石樓、交城、柳林四縣,共161個鄉鎮,3 108個建制村,現有人口總數383萬人,農業人口占到全市總人口的76.51%[2]。

全市以山地為主,山區半山區面積占到全市總面積(21 440km2)的 91.8%,耕地面積有 5.6 萬 hm2,全年平均無霜期有150d,年平均降水量約為502mm,屬于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差異顯著。同時,呂梁市作為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貧困人口數量依然龐大,約有70多萬人,占到全市總人口的18.82%,扶貧攻堅的任務依然很艱巨。

1.2 水資源概況

呂梁水資源總量較少,僅占有13.25億m3,占全省水資源總量的12.47%,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和其他省內其它地區相比也相對較少,分別占山西省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的13.88%,11.77%(見表1)。同時呂梁水資源稀缺,呂梁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20%;耕地水資源的667m2均占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2%。呂梁市年降水量116.70億m3,占全省降水量的14.64%,且降水分布不均勻,就平均而言,呂梁北部和南部山區的降水多于山川,南部山區的降水又多于北部山區,降水量差異較大。此外,從整體來看,呂梁平川地區的水資源總量大于山區,在平川地帶,每km2的水資源可達到約9萬m3,而山丘地區的水資源總量僅有6萬m3左右,約占平川地區降水總量的66.67%[3]。

表1 2012年呂梁市與山西省水資源情況表單位:億m3

1.3 土地資源概況

呂梁除平川四縣(孝義、汾陽、交口、文水)之外,都以山地、半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溝壑縱橫,山地面積約占全市總面積的92%,不利于種植業發展。全市農業用地153萬hm2,其中農業用地面積53萬hm2,林地面積79萬hm2,牧草用地 6.4 萬 hm2,園地面積 1.4萬 hm2,其他農業用地191.33,分別占農業用地的比例為34.81% 、51.69% 、4.24% 、0.98% 、8.29%(見表2)。農業用地基本以耕地和林地為主,約占農業用地86.5%,呈現出林地山地面積廣闊,耕地面積大,牧草地集中的特點,適合發展山地林木經濟,特色小雜糧等。同時,呂梁坡耕地面積所占的比重較大,坡度在15度以上耕地面積依然比較廣闊,土地質量較差,糧食產量較低,不利于土地規模化經營,制約了農業的發展。

表2 呂梁土地資源利用情況表(單位:萬畝)

2 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

2.1 農業物質裝備條件

2.1.1 農業機械化水平

隨著國家政策紅利的加大,呂梁市委對當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視,都大大提升了農業的機械化水平。農業機械化總動力持續穩定提升,大中小型拖拉機總數量持續增加(見表3)。2010年,呂梁農業機械化總動力為2 515 781kw,2014年達到了2 962 489kw,增長幅度約為17.76%,機械總動力得到了加強;2010年,呂梁市共有大中小型農用拖拉機13 071臺,2014年,呂梁市大中小型拖拉機數量達到18 554臺,累計加了5 484臺,農用設備不斷增加。另外,呂梁農用運輸車,農用排灌動力機械數量也不斷增長,機械化能力不斷加強。

表3 呂梁農業機械化發展情況

盡管呂梁農業機械化得到了發展,但與全省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呂梁農業現代化程度仍然較低(見表4)。2015年呂梁機械耕地面積23.1萬hm2,機械播種面積23萬hm2,收獲面積 12.8 萬 hm2,均低于山西省內平均值,農業現代化發展仍然較為落后[4]。

表4 2015呂梁、山西機耕,機播,機收面積情況表(單位;萬 hm 2)

2.2.2 農田水利建設

由表5可知,呂梁市農業機井數量呈下降趨勢,下降幅度較大。2014年,呂梁灌溉機電井5 892眼,遠低于省內8 304眼的平均水平,水利設施建設較為落后。在呂梁市大力發展農業的背景下,農業水利生產條件沒有得到較好的改善,僅能維持現有的生產水平,受呂梁立地條件的制約,溝壑縱橫不利于大面積的灌溉,再加上近年來引黃,引汾工程的建設,使水利生產條件發展緩慢[4]。

表5 2011-2014呂梁農業灌溉機電井(眼)情況表

2.3 農業產業情況

2.3.1 農業合作組織

呂梁地區相對于省內其他地區而言,農民合作社數量相對較多(見表6),截止2014年,各類專業合作社數量已經達到了4 245個。受呂梁市傳統經濟和自然資源條件的影響,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數量較多,共有3 487個,占農業專業合作社總數的82.1%,其他類型的農業合作社數量相對較少[5]。

表6 2014呂梁市農業合作社數量情況表單位:個

2.3.2 農產品加工業

呂梁地勢溝壑縱橫,動植物種類豐富,尤其盛產沙棘,玉米,核桃,紅棗,牛,羊,中藥材等產品,種類多樣。依靠當地豐富的資源和有利的自然條件,農產品加工業得到了長期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規模日益擴大。據統計到2014年底,全市擁有大型龍頭企業490戶,市級以上的龍頭企業75戶,全年農產品加工總量約為130萬t,累計農產品銷售收入達到69.8億元,發展較為迅速,帶動了該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見表7、表8)。

2.3.3 農業科技條件

表7 2014年呂梁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表

表8 2014年呂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從2012年以來,呂梁市政府就把推廣農業技術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逐步加大在農業科技方面的投入,為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截止2014年,據相關部門統計,呂梁共引進先進農業生產科學技術90余項,農業新品種472個,各類標準化農業生產示范基地約6百多萬hm2,高新農業科技示范園已經達到98個,科技貢獻率大幅提高,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同時,呂梁市貫徹落實了“科技到戶,良法到田,技術到人”的方針,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術推廣,并分批次,分階段對農戶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據統計,現有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已經達到98%,從源頭上為農作物的生產提供了質量保證。縣鄉政府分批組織的農業技術推廣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入戶率達到了65%,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45%,和省內其他城市相比,發展較快。但由于農業推廣機制不健全,推廣體系落后,農業科技人員學歷程度低,年齡結構老齡化等問題也制約著呂梁農業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

2.4 小結

綜上所述,呂梁農業生產條件整體較差,山地多平地少,坡耕地面積廣闊,且“氣候十年九旱”,水資源短缺,耕地水資源的畝均占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2%;農業生產結構保守落后,仍以種植業為主,畜牧養殖業所占的比重較小;和省內其它地區相比,呂梁機耕、機播、機收面積數量較少,機械水平較低;同時水利設施陳舊,灌溉機電井水量也遠低于省內水平等等。這些因素都極大的制約了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3 農業現代化制約因素分析

通過對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條件的分析,得出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分析如下:

3.1 農業基礎條件薄弱

呂梁氣候災害頻繁,尤其是以干旱最為嚴重,幾乎每年呂梁都會因為氣候干旱造成糧食虧損,春天由于干旱影響冬小麥返青,造成農作物播種時節延遲,生長周期縮短;夏季雷雨天氣較多,容易引發泥石流,洪澇災害,不利于農作物生長。據統計表明,自1949年來以來,呂梁嚴重干旱的年份有17年,嚴重影響了呂梁當地農業的發展。由于呂梁雨水分配不平衡,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同一年降雨量相差較大,不利于農作物生長還會加重呂梁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質量變差,耕地肥力下降。同時呂梁地勢起伏大,山地面積較多,尤其是坡耕面積廣泛,既不適合種植大宗農作物,也不利于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配套相應的水利設施,造成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由于呂梁主要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使呂梁地區交通閉塞,出入困難。截止當前,呂梁農產品向外地輸送依然是以大車運輸為主,由于路程較長而且山路較多,造成呂梁地區的生鮮農產品在運送到目的地時無法保鮮,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6]。

3.2 經濟實力薄弱,貧困依然嚴峻

過去幾年里,呂梁以煤炭資源發展為主,依靠當地自然資源優勢,一度躍居山西省財政收入第二名,經濟發展迅猛。但同時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由于煤炭的大量開采,資源日益緊缺,環境破壞加劇,城鎮收入差距擴大等問題也日益凸顯,經濟開始陷入困境。隨著國內煤炭價格大幅度下跌,呂梁在“十二五”規劃期間經濟出現了負增長,因煤而興必將因煤而困。盡管這幾年來呂梁農業發展后來居上,后發優勢明顯。如2011年,呂梁農業產值為48.24億元,同比增長了10.38%,占地區總產值的4.26%;2012年,呂梁農業產值為54.97億元,同比增長了13.95%,占地區總產值的4.46%;2013年,呂梁農業產值為64.73億元,同比增長了17.76%,占地區總產值的5.26%;2014年,呂梁農業產值為68.71億元同比增長了6.15%,占地區總產值的6.24%。

但即使這樣,仍然改變不了呂梁地區貧困落后的困境。呂梁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全市13個縣(市、區)中,共有10個貧困縣,其中國家貧困縣有6個,分別為中陽,石樓,嵐縣,方山,興縣,臨縣;山西省重點貧困縣有三個,分別為交口,柳林,離石;還有一個插花貧困縣,是山西省貧困人口最多的地方,呈現出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較多的特點。據統計,2015年呂梁市人均GDP為25 06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 193元,農民可支配收入遠落后與其他地區,使農民沒有充裕的資金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優良品種,農業產業發展水平遠落后于全省,經濟發展較為滯后[7]。

3.3 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

農民是農業生產活動的主體,充足的勞動力是農業有序,高效發展的保障。而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加快,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發展過程中勞動力嚴重不足,這也成為阻礙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村生活條件艱苦落后,生活基礎設施不齊全,而城市無論在基礎設施,醫療保障,子女教學等方面都有著農村無法可比的優勢,因此,和在家務農相比,人們更愿意去縣城里打工,獲取更高的收入[8]。據統計,農民務農獲取的經營性收入只占到農戶家庭收入的25%左右,農村開始留不住年輕人,使得包括婦女在內的年輕勞動力發生大量轉移,“離鄉不離土”的現象不復存在,“空心村”“空殼村”現象不斷出現。另一方面,當前農村老齡化趨勢明顯,農民年齡大多集中在45歲以后,50-60歲的老年人是農村發展的主力軍,年齡普遍偏大。同時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較低,大多都是小學學歷,初中文化程度的都很少,對于當前發展的新技術,新思想,新品種帶有排斥抵制思想,接受程度較低。

3.4 農業結構不合理,市場競爭壓力大

呂梁農林牧漁業雖然整體呈上升趨勢,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合理的農業結構中,應該充分利用發揮好各種自然資源,使農林牧漁都可以協調發展。在一些農業發達的國家,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經濟產值基本是持平的,有些國家的畜牧業比重甚至可以達到60%左右。以糧食為主的農業結構并不能充分發揮呂梁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不利于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自2013年來以來,呂梁市開始進行農業結構調整,改變以單一種植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大力推動“8+2”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龍頭企業的實力不斷加強,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生產水平低的現狀,仍存在很多問題,如土地流轉緩慢,經營化規模較小,遠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僅有11%,農戶大多仍是以分散經營模式為主,收益較小;呂梁市山地面積廣闊,坡耕地面積較多,但土地質量較差,產量較低,年均產量勉強能維持農民的生活;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積仍然較大,制約了呂梁農業規模化經營和產業化發展。

此外就呂梁地區而言,農業產業化發展除了受國內市場環境的制約,還受到本地實際銷售市場的限制。例如;呂梁山區曾是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紅棗生產區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種植面積近13hm2,年產量約30萬t,和紅棗相關的人員至少有80萬人,成為當地脫貧的支柱產業。近些年來,以山西駿棗、壺瓶棗等為主的優良品種被大量引種到新疆西北地區,隨之出現的“新疆駿棗”迅速占據國內紅棗市場,而原先市場上的紅棗因個頭較小,品種較差,逐漸失去市場,陷入困境,對呂梁地區農業規模化經營造成巨大的挑戰。

4 呂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建議

4.1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要加快農業機械化設施的建設,逐步淘汰過去落后陳舊的設備,引進最新的農業機械設備和生產技術,改變之前的耕作模式,擴大機械作業的范圍,努力實現生產環節全程機械化。其次,呂梁氣候條件惡劣,十年九旱,降水量較少,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尤其是貧困山區水利基礎設施水平顯的尤為重要。例如呂梁省定貧困縣石樓縣,就一直將水利設施建設放在經濟建設的優先位置,為傳統農業的轉型發展奠定了基礎。最后,還要加快交通運輸建設。由于山地多平川少,區位閉塞,交通不便使呂梁資源難以實現大規模的開發利用,特色農產品無法向周邊城市及時運輸,制約了農業的發展。今后呂梁應該利用好自己的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的加快交通設施建設,提升交通運輸能力。如沿黃公路,孝石線等,健全交通運輸網絡,為呂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鋪平道路[9]。

4.2 加快土地流轉,推進規模經營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大范圍的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當前呂梁農村土地流轉中主要出現的問題是,流轉手續不規范,承包土地后期隱患較多。盡管當前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都出臺了相關流轉政策,但并有建立與之相匹配的流轉機制。農戶之間的土地流轉大多都是口頭協商,口頭協議,即使有小部分農戶簽訂了書面合同,內容也比較簡單,缺少相關管理部門的簽證。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土地流轉也取得一些成績,出現了小范圍的連片集中流轉,但與最初制定的計劃相比,土地流轉范圍依然較小,規劃化經營程度不高[10]。

因此,我們首先應該從政策,法律法規等方式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在保證農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基礎上進行土地流轉,積極推動土地規模化經營。還要不斷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加大股份合作制的土地流轉機制宣傳力度,將農村中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由公司或企業統一管理,逐步實現農業產業化,同時還能為當地農民構建多重收入機制,一方面農民可以在擁有土地出租收益的情況下,外出務工或從事其他行業,另一方面農民也可以在將土地流轉之后,進入公司或在企業,從事工資性收入的農業工作,從而獲得土地承包收益和農民務工收入雙重收入機制,更好的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4.3 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

目前,農民文化素質不高主要體現在農民對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接受意愿不高,對農業生產成果的應用能力不強等特點。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而大多數農民只關注國家在農業補貼方面的一些政策,優惠福利,對農業種植新技術,糧油儲存加工技術知之甚少,甚至帶有一些排斥思想,不愿意接受新技術,對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能力不強。逐步提高農民素質,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農民轉強,是當前呂梁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基礎。首先,要從提高鄉鎮村干部的素質做起,鄉鎮干部是與農民接觸最多的人,也是農民最信任的人,只有讓他們真正從心里認識到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才能保證對農民的技術推廣不會流于形式,加大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另外要不斷進行農民轉強,把農民培育成高素質的人才。通過對呂梁種植業發展條件的實地分析,有重點的為農民開展培訓,努力建設成為專業技術能力強,管理能力高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以借鑒美國“贈地學院”的經驗,由政府出錢資助,在相關農業院校和農科院開設相關服務中心,向農民宣傳新的技術和信息;可以定期邀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種植技術指導,病蟲預防等;還可以根據農民的特長,鼓勵行業協會和會所的建設,通過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學習,實現素質的提升。

4.4 發展“農旅”融合等特色產業

要想快速實現呂梁農業現代化,最根本的是要加快發展本地區的經濟建設,逐步擺脫貧困落后的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增加農民的收入,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經濟基礎。

4.4.1 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通過對呂梁市農業資源的分布,農業發展規模,交通區位特征,客源市場以及當地農村鄉土文化,田園風光等資源的分析,制定相應模式的觀光農業,努力達到農民增收,脫貧的效果。如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吸引點,發展務農體驗,果園采摘,農家樂,垂釣等多種類型的農業游;以孝義市曹溪河流域、杏花村汾酒作坊、文水縣蒼兒會、孝義皮影、嵐縣面塑、臨縣道情戲、中陽剪紙園等為依托,以本地特色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休閑物,大力發展農耕體驗,民間技藝展示,鄉村手工藝等休閑活動,增加農業休閑的文化內涵;以“九曲黃河第一鎮”臨縣磧口古鎮、西灣、李家山村、汾陽賈家莊文化生態旅游區等為依托,以古老樸素的宅院建筑為重點,大力發展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古建筑游以及特色小吃游等,增加農民收入和帶動貧困戶脫貧;以交城縣龐泉溝、方山縣北武當山、方山南陽溝、交口云夢山、交城卦山、嵐縣白龍山等為重點,發展觀山、登山、賞景都旅游活動,讓旅游親身感受大自然,回歸大自然;以各地特色農業為依托,如興縣雜糧旅游示范園、方山中藥材旅游示范園、嵐縣馬鈴薯示范園、交城駿棗示范園、汾陽光伏示范園等,通過門票、采摘活動、銷售農產品等形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等等[8]。

4.4.2 發展紅色旅游。作為革命老區的呂梁,紅色景點隨處可見。近年來,呂梁市大力發展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打造紅色旅游景區,主要有呂梁英雄廣場、文水劉胡蘭紀念館、石樓縣紅軍東征紀念館、興縣蔡家崖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興縣黑茶山四八烈士紀念館、臨縣中央后委舊址等等一批優秀的紅色旅游資源,推動著呂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4.5 推動“互聯網+農業”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它并不是單純簡單的將農業與互聯網合并起來,而是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對農業環節、銷售環節、服務等環節優化改造,升級傳統農業產業鏈,提高生產效率,努力把傳統農業落后的生產銷售方式發展成為新型高效的生產方式,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12]。

首先,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改變先前種地單靠經驗感覺的耕種方式,轉而依靠新型的農業信息化技術,數字化技術,智能化技術,并逐步滲透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當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次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搭建一個標準,快捷,透明的農業產品供應平臺,盡量避免傳統營銷模式中由于信息不暢,市場不穩定等出現的“買貴賣難”現象,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積極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轉變農戶經營理念,逐步建立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銷售體系,降低流通成本,實現生產銷售無縫對接,提高流通效率;最后,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使農戶的生產經營得到后續保障,由于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產與銷售脫節,產品銷售得不到保障,農企合作協議不完善,利益糾紛,合同違約常有發生,導致農戶經營效率低下,生產積極性不高。通過借助互聯網平臺,重塑農業產業鏈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產銷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農戶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取最新的生產種植技術和市場信息,還可以通過電商系統提供法律,融資的保障,解決生產后顧之憂,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帶來新思路,提供新動力[13]。

[1]楊萬江.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有益探索——以浙江省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11:1-9.

[2]劉志勇.呂梁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5.

[3]問星星.李利平.呂梁市城市雨水利用規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年12期

[4]潘仲尼,王廣斌,張航瑞,曹江菲,靳麗偉.呂梁市特色農業發展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6,09:97-100.

[5]鄒漢清.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發展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3

[6]武美香,況明生,馬義娟.呂梁市耕地資源的動態變化及可持續利用 [J].安徽農業科學,2010,22:11915-11917+11925.

[7]張曉婧.呂梁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

[8]邢子英.山西省呂梁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研究[D].山西大學,2008.

[9]張紅麗.呂梁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農機,2013,05:163+166.

[10]劉媛林.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3,06:24-25+28.

[11]崔廣哲.呂梁方志考述[J].呂梁學院學報,2015,02:54-61.

[12]伊恩橋.“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選擇[J].農技服務,2016,15:183.

[13]陳紅川.“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5,16:143-147.

[14]柳百萍,胡文海.安徽省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1,10:16-20+110

[15]郭曉鳴,廖祖君,張鳴鳴.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及對策建議[J].農業經濟問題,2011,12:10-14.

[16]鐘勉.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現代化的幾點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2,08:4-6.

[17]任高龍.關于互聯網在現代農業中應用的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5

[18]惠文靜.電商模式下“互聯網+現代農業”前景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19]柏振忠.現代農業視角下的農業科技推廣人才需求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1

[20]徐貽軍.湖南現代農業發展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9.

[21]龔大鑫.甘肅省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研究[D].甘肅農業大學,2009.

1004-7026(2017)15-0018-06

F327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5.012

吳楠(1993-),男,山西孝義人,在讀碩士,主要從事農村與區域發展研究。

王廣斌(1960-),男,山西運城人,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市場建設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歡
呂梁市農業發展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呂梁市2022年農作物主要病蟲發生趨勢預報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呂梁市:召開第一屆特約監察員聘請會議
支部建設(2019年36期)2019-11-19 09:50:06
呂梁市土蝗發生趨勢預報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呂梁市科協舉辦功能食品開發研討會 同時呂梁市第一家科技工作者之家共建單位掛牌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3 00:49:56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jizz|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91精品国产福利|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性欧美精品xxxx| 国产免费网址|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四虎永久在线|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7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日韩av在线直播|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操|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国产精品污视频|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国产精品第5页|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91美女视频在线|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亚洲天堂网2014|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久操中文在线|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 91热爆在线| 国产夜色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欧美午夜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欧美不卡|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va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日韩免费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