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崇和:輕工業應借道一帶一路 深化產能合作
“‘智慧輕工’高峰論壇暨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頒獎盛典”于2017年年6月20日在北京召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并演講。
張崇和表示,2016年,輕工業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以消費升級為導向,以創新發展為驅動,積極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全年主營業務收入24.7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的21.4%,實現利潤1.6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的23.5%,出口5500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26.3%。輕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提質增效成效顯著,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自2012年起為展現優秀輕工企業發展的成果,促進企業互學互建、奮勇突強,中輕聯開展了一年一度的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的評價工作,對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稅收占比、電子商務收入、研發投入及營業收入7項指標開展評價,綜合評出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分項評出市場能力、營業能力、價值能力、財政貢獻能力、電商能力、研發投入能力、成長能力7類專項百強,為促進中國實體工業輕工裝備制造業健康發展,今年首次評出了中國輕工業食品行業50強企業和中國輕工業裝備制造行業30強企業。
據張崇和介紹,今年的評價工作得到了輕工行業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29個全國性行業協會,12個地方輕工管理部門參與了企業推薦,眾多新聞媒體對評價活動出積極報道。“輕工百強企業是中國輕工業轉型升級的典范榜樣,是中國實體經濟的骨干脊梁,向輕工業提供了亮麗的發展模式,有力地帶動了輕工業整體做大做強”,張崇和稱,“百強企業數量只占全國輕工企業總數的千分之零點八八,但是經濟貢獻份額巨大。2016年輕工百強企業平均營業收入241億元,合計收入2400億元,占全國輕工的9.76%,合計利潤2062億元,占全國輕工的12.7%。其中海爾集團營業收入2016億元,居于百強首位。茅臺集團利潤總額255億元,排名百強第一”。
近年來,輕工百強企業發展強勁,推陳出新,本次百強中35家企業連續6年榜上有名,顯示出穩健的發展實力,10家企業首次登榜,顯示出后來居上的蓬勃生機。百強上榜企業總的營業收入從第一屆的10億元,提高到今年的40億元,正是中國輕工業轉型升級精彩縮影。當前,我國經過進入新常態,輕工業步入發展的新階段,消費升級、一帶一路為輕工打開了市場新空間,智能制造、互聯網+為輕工帶來升級的新動力,政府減政放權,輕費減稅為輕工釋放發展的新活力,同時原材料價格上漲、融資難、融資貴依然存在,行業利潤率偏低,低端產能過剩,高端供給不足仍然突出,國際市場低迷,利益全球化興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影響顯著。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國輕工行業企業要把握趨勢主動作為,努力實現輕工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對此,張崇和建議,第一,輕工業企業要落實三品戰略,引領消費升級。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高端消費需求日益旺盛,對消費者供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適應人民需求提升消費者發展,國務院部署在全國實施消費者工業三品專項行動,輕工行業企業要認真落實國務院的部署,著力增加產品品種,加強新品研發,改善品種結構,豐富產品功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深層次消費的需求。要樹立精細生產理念,提高質量標準,加強質量管理,提升輕工產品的整體品質,要大力開展品牌培育、發展自主品牌、維護品牌形象、打造更多的輕工名牌,要以輕工豐富的品種、過硬的品質、馳名的品牌,引領消費升級,為減少我國中高端消費者購買力外流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推動兩化融合,建設智慧輕工。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引發產業變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我國輕工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迎來重大機遇。輕工行業企業要緊跟時代步伐,大力推進工業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研發具有智慧決策、智慧執行能力的智能制造裝備,加快開發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等智慧輕工產品。加快引進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戶管理關系,供應鏈管理等信息化系統,提升企業智能化運營水平,力爭建設集智慧制造、智慧產品、智慧營運、智慧生活于一體的智慧輕工。
第三,借道一帶一路,深化產能合作,“一帶一路”是新時期黨和國家的重大外交戰略,國際產能合作是我國輕工業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當前“一帶一路”深入開展,為中國輕工企業走出去帶來新機遇。2016年我國輕工商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貿易額達到了1450億美元,占輕工商品出口總額的26.3%。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未來產能合作的前景更加廣闊,輕工行業的企業要借到“一帶一路”,深化產能合作,深入研究沿線國家差異化的需求。通過直接貿易投資,建設產業園區等多種方式,實現輕工優勢產能,與當地市場有效對接,大力帶動中國輕工業國際化發展。
第四,堅持創新發展,鑄造百年基業。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輕工企業要選準長遠發展戰略方向,超前布局,開拓創新,搶占未來發展的先機。要借助當前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推動制造裝備、生產方式、產品功能的創新,要利用當前產業業態和商業業態的創新,推動管理模式、營銷模式、服務模式的創新,要集聚創新引領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發展生命力,努力打造中國輕工的百年企業。
“輕工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承載著廣大消費者對優質生活的美好期盼,讓我們攜手努力,拼搏進取,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堅持五大發展理念,為建設輕工強國貢獻新的更大的力量”,張崇和表示。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