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冬生+戎健英
多年來,從事安全管理崗位的管理工作經歷,使我對如何做好安全工作有了深刻的體會,現就筑牢“雙基”工作談點認識,與大家共同探討。
安全“雙基”,即基礎和基層。安全工作的基礎主要包括思想基礎、管理基礎和技術基礎;基層是指直接面對生產經營單位履行安全監管職能的機構及人員和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及人員。
一、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在基礎
(一)思想基礎,即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對安全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最大隱患,強化思想基礎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本。我們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從單位的主要領導到最基層的員工,每一個人都是安全生產的參與者受益者。
從局到基層生產單位的各級領導都應該切實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牢固樹立安全保障生產、安全保障效益、安全促進生產的觀念和意識。對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各項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實際問題是否解決、工作是否有實際效果等,要深入調查研究,時刻關注細節。不能把安全生產工作過多地停留在會議、講話、強調、匯報和通報上。領導干部要通過對安全工作自身思想認識的提高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教育職工,感染職工,帶動職工,敦促職工,將全員安全意識傳遞給每位員工。
員工是安全的主體,只有主體安全意識提高,才能將安全生產工作貫穿于各項工作中。員工知道和理解了“安全為了誰?”、“誰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才能從“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才能警鐘長鳴、緊繃安全弦,才能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最近我在互聯網上看到了一本《員工安全意識手冊》,通讀了好多遍,該《手冊》文字簡練,淺顯易懂,組織大家認真學習和領會,必定對我們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我們不妨號召大家學習一下著名的“葛麥斯安全法則”:隱去管理者的身影,讓親人取而代之,去喚醒操作者的安全意識。主體安全意識的提高,才是解決安全問題的一把金鑰匙,才是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
(二)管理基礎,即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我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法規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今年,總局新修訂了26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針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動,制定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規章制度更加完善、科學、準確、合理,對我們來說,關鍵在于深入理解和貫徹落實。我們除了制定相應工作程序、標準和各種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與安全監察基礎資料,更重要的是強化現場全方位的安全監察和安全考核,這也是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數次安全檢查,檢查基礎資料,排查安全隱患,下達整改通知,進行安全評分,其實就是安全的監察和考核,安全監察的結果最終體現在評分上。那么,既然是對生產現場的安全監察,反映安全生產基礎的教育培訓、技術交底、安全例會等紙質資料,僅能作為考核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對生產現場和生產過程的檢查才能反映出安全生產工作的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安全隱患是否真正排除、紙質資料的內容是否發揮作用。所以,安全管理的重點在生產現場,監察考核的重點在生產過程。
(三)技術基礎,即安全生產技術水平和監管水平。每一位生產人員都應該懂得安全生產知識,每一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都必須掌握相應的工作技能。任何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都不可能與生俱來,需要扎實有效的安全教育。
發生生產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單位缺乏對員工進行系統正規的安全生產教育,有些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缺乏安全知識和基本安全生產技能,導致了生產中出現違規指揮、違章操作等違反安全生產規定行為。因此,務必要把安全培訓教育納入安全管理的重要議事日程。要本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使培訓具有針對性實效性。以第三地勘院為例,業務范圍涵蓋地質、物化探、測量、鉆探、地質災害治理等,工作區域復雜多樣,項目起止時間不確定,就應該針對不同地域、不同時間、不同專業,制定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和考試題庫。開展工前教育培訓和技術交底,空、虛、泛的內容要少,要注重實際、細節和運用。例如:林區作業防止毒蛇蟲咬,如果遇到了緊急事件,使用蛇藥的步驟是怎樣的?如何用藥?真要遇到事件才翻看說明書,很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傷害。所以,在前期培訓和交底中,必須做細做實,甚至進行必要的演練。
目前,我們的工作范圍越來越寬泛,工作要求也越來越高,做好長期的、超前的職工安全教育,有針對性的開展安全培訓是增強職工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心在基層
(一)充分發揮基層安全監管作用。我局三級單位是基本生產經營單位,直接面對生產一線,一線項目的安全生產是安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基層安全隊伍建設,提升基層安全管理水平,對于保障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我局三級單位均有安全管理部門或專兼職安全員。這些部門或人員必須真正履行職責,在積極貫徹和宣傳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落實上級安全工作任務的同時,監督檢查本單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制定本單位定期安全工作計劃和方針目標,并負責貫徹實施。近幾年,因生產任務繁重,生產戰線較長,或經費的原因,對一些較遠較偏的項目缺少安全監管,而這些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恰恰是薄弱點,需要我們特別監管。有時候,基層安全管理部門和人員缺乏工作主動性,等待上級布置和督促;有時候,可能還要看本單位主要領導的安排,甚至臉色;有時候,還可能“幫助”項目組對付上級的檢查。以上這些不僅起不到應有的監管作用,還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重大安全損失。
基層安全管理人員的素質,是做好基層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前提。應該說,我們還存在基層安全員思想認識高度不夠,安全知識比較匱乏,不能履行安全職責的現象,安全員不學習,不負責,沒有掌握相應的安全技能,怎么能夠傳遞安全生產意識?怎么能夠落實安全生產措施?怎么能夠起到監管作用?基層安全管理部門和安全員應該是最接近生產一線,需要在日常、長期、基礎、細微上發揮安全監管作用,才能使安全監管工作落地做實,才能切實為我們的生產經營工作保駕護航。
(二)提高本質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的本質是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及人員。
基層生產單位領導思想上高度重視,帶頭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主動學習安全生產知識,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常態化的議事日程,積極組織、支持、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才是提高本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每一位人員,應該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認真學習,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模范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主動提出改進安全工作的意見。二是積極參加安全活動,認真執行安全交底,不違章作業,服從安全人員的指導;拒絕違章指揮,險情嚴重時有權停止作業,采取緊急防范措施。三是發揚團結友愛精神,在安全生產方面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對新工人要積極傳授安全生產知識,維護一切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具。
基層單位制度健全,管理常態;領導重視,主動作為;職工遵章,善學助人;才能切實提高本質安全管理水平。
(三)讓安全工作成為一種習慣。習慣是長期逐漸養成的、經常發生的一種行為。習慣性違章的特點是:經常地、反復地發生,涉及面廣,因為不會立即導致嚴重后果,容易被人忽視而喪失應有的警惕。基層直接面對生產,最容易出現習慣性違章,習慣性違章危害極大。
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從這一法則可知,每一起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表面上看似乎是偶然的,實則是必然的,而這個必然性就是因為潛藏的安全隱患沒有得到及時發現、有效控制和徹底治理。
在生產經營中,好習慣使我們的工作更安全,壞習慣害人害己,因此每個人對待每一件事,萬萬不能違章行事,不能僥幸行事,不要養成習慣性違章。要從自身上消除麻痹思想,把習慣性違章當成自己最大的敵人來對待,要勇于對別人和自己習的慣性違章的加以制止,讓遵章守紀成為良好的安全生產習慣。
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任務,不僅涉及到單位經濟利益,更事關職工的生命,乃至家庭社會的穩定。安全工作沒有終結之時、沒有休閑之日,要全方位、全過程地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只有始點,沒有終點。只要我們堅持思想上“安全第一”,落實中“預防為主”,行動時“綜合治理”,在工作中扎扎實實抓落實,一定會在我局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