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在科學技術給了我們越來越多的便利和物質享受的過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忘記了科學技術的性質,忘記了它應有的功能,迷失了我們和它之間應有的正確關系。在許多人的下意識里,科學不再是為我們服務的工具,反而變成我們膜拜的對象。
本來科學技術就是我們和外部世界打交道時使用的一個工具,歸根到底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它應該為人類的幸福服務,人類卻不是為了發展科學技術而存在的。也就是說,我們對科學的推崇必須是有底線的——這個底線就是:科學技術必須為人類的幸福服務,而人類的幸福不能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祭壇上的犧牲或貢品。
說得更極端一點,“發展科學技術”不應該是無條件和絕對的——某些科學技術,在某些時候,是不應該得到發展的,甚至應該被適當抑制。
上面這些非常重要的理念,盡管早已得到有識之士包括中國科學界高層的認同,但是由于長期在科普宣傳方面的簡單化和片面化,在公眾層面一直得不到應有的強調,甚至還被有意無意地批評。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應該讓科學技術做什么”這個問題,要么被忽略,要么給出了一個錯誤的答案。所以,我們需要一本能夠擺事實,講道理,認認真真正面回答“今天我們應該讓科學技術做什么”這個問題的書。
這本書是一本全新的科學讀物,旨在正面回答“今天我們應該讓科學技術做什么”這個嚴肅的問題。全書分為“上編·思考”和“下編·示例”兩大部分:上編針對長期在社會大眾普及宣傳中關于科學技術的誤解和誤導,深入分析闡述今天應該如何從總體上看待科學技術,并清醒認識科學技術正面和負面的雙重價值以及科學技術和現代資本密切結合之后帶來的新形勢和新后果;下編通過12個精心選擇的專題,結合當下中國科技創新的國情,以示例的形式進一步分析了具體的科學技術問題個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