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自美國華爾街肇始的全球金融危機,讓一度在世界評級領域叱咤風云的西方權威評級機構跌落神壇。危機之后,人們也不斷反思,為什么擁有一流分析人才和權威專家的西方評級機構未能預警危機的發生,現存的國際評級體系能否擔當起維護全球金融安全的重任,如何構建能準確揭示信用風險的評級方法,未來的國際評級體系應該如何變革,等等。由關建中撰寫的《信用思想選集》系統地向我們回答了這些問題。
從今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開始,中央密集定調金融工作,傳遞出一系列強勁的信號,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而作為金融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信用經濟在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保持緩速、穩步發展的基調中將起到顯著作用,《信用思想選集》的問世在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建立高效的金融風險管控體系等方面都給出了深刻而獨到的答案。
服務實體經濟是中央始終強調的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核心目標,金融業為實體經濟發展貢獻巨大,但融資渠道、貨幣政策和互聯網金融風險等因素仍是資本流向實體經濟的諸多掣肘。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普惠金融等國家戰略的指導下,包括一行三會、發改委和財政部在內的政府部門將更加注重宏觀層面的管理,做好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關建中在本書中剖析了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和特點,強調了互聯網金融風險管控的特殊性以及引入信用評級的必要性。應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數字化評級是大公創新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的核心,也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實現跨境資金融通的根本。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深耕多年的他歸納總結了其發展規律和行業特點,以此創建了符合行業發展需求的創新模式,旨在實現互聯網時代的評級變革,這些都在《信用思想選集》中得到充分體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