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軍
時代已經改變,過去的特區模式曾經取得了成功,但現在的發展階段已經大為不同,需要有新的發展思路。
中央設立雄安新區主要有這樣幾個目的:服務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補齊區域發展短板,改善河北省的產業結構;提升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探索人口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讓它與一線城市看齊;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抑制北京周邊攤大餅式的發展,強化一個片區;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給河北新的增量土地指標,給當地財政更多的發展資金;培育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也就是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如果能在北方地區發展出一個新的特區式的增長點,無論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極富意義,但與深圳當初建設特區時相比,現在雄安新區面臨的發展形勢和環境有很大不同。
首先,發展歷史階段不同。深圳的建設正好處于全國經濟增長大做加法的時期,中國的資本在快速增長但發展空間和機會稀缺,只要有空間就會一擁而上謀發展,全國上下對中國的未來深具信心。現在中國雖然是資本充足甚至有些泛濫,但全球和中國經濟都處在深刻的調整期,要做減法,再加上地方政府背負著巨大的債務,缺乏過去那種輕裝上陣、奮力拼搏的歷史背景。
其次,深圳的崛起和發展,主要依靠的是市場力量,中央提供的除了政策口子,實際資源不多。當時的香港提供了主要的發展資金,可以說極大地利用了開放帶來的外部資金,形成了引進外資與特區發展的正向共振。但現在各地對外商的資金需求和技術需求,已經有了很大的態度轉變。
第三,深圳特區的發展,走的是用實業拉動產業、用產業拉動城市的路子,這種模式使得深圳的經濟發展和城市發展高度融合,尤其是產業發展成為深圳的堅強支撐,這種特點直到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現在,深圳依然還能保持著,而河北目前鋼鐵獨大的產業模式則大為不同。
第四,世界形勢有很大改變。深圳特區和上海浦東大發展的時候,都與世界脈動保持了一個節奏。尤其是加入WTO將中國深入帶進了全球化進程,使中國成為全球化紅利的最大受益者,現在世界市場對中國的需求增長趨勢有了很大不同。
此外,雄安新區要建成新的經濟特區,面臨著差距極大的跨越。2016年,雄安新區三縣的總面積1576.6平方公里,總人口103.3萬,GDP規模大約214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07萬元。2016年,深圳市面積1996.85平方公里;GDP達1.95萬億元;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190.84萬人,人均生產總值16.74萬元(約2.52萬美元)。深圳與雄安新區相比,面積差別不大,但深圳的人口是雄安新區的10倍多,GDP規模則是91倍多,人均生產總值則是8倍多。
時代已經改變,過去的特區模式曾經取得了成功,但現在的發展階段已經大為不同,需要有新的發展思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