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明頤
近期動蕩的國際安全局勢,以及特朗普政府對多邊協定的遲疑態度,讓眾多亞洲國家萌生了不安全感。這其中,尤以美國盟國為甚。而本屆“香格里拉對話”,作為特朗普就任以來的首次亞太地區安全領域高級別會議,毫無疑問地,被各國當作了解美國新政府亞太政策的契機。
面對著周圍審視的目光、頻繁的詰問,率團參會的馬蒂斯防長,自然背負著不小的壓力。于是,他做了兩件事——贊中國,和懟中國。
看似矛盾的表態背后,其實是美國對保有其主導地位的決心——而這正是美國對于轉變中的亞太戰略秩序的回應。諸國的不安全感,也正是源于這個轉變中的亞太戰略秩序。
秩 序
一直以來,美國領導的“自由國際秩序”主導著亞洲。必須承認的是,這個秩序一度給地區帶來相對的穩定,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各國也都曾或多或少地受益。然而,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
隨著經濟力量增加的,是各國對于持續發展的訴求,而原有的一些體制已無法滿足這些訴求。包括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在內的多個區域機制,正反映了各國對國際制度革新的期待——當然,舊有體系也會做出反應。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早前說過,“美國不會允許中國用經濟實力來擺平一切”。
同時,力量的變化也帶來了影響力的變化。中國作為崛起的大國,一方面堅決捍衛本國利益,一方面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當然,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觸碰到現今主導國美國的利益,也會引起周邊一些國家對于中國強大實力的擔憂。這些,都是亞洲戰略秩序轉型期的組成部分。
美 國
美國對于當前亞洲戰略秩序轉變的應對,可以從其防長馬蒂斯在本屆“香格里拉對話”的演講中體現出來。
在演講中,馬蒂斯無時無刻不在強調美國對亞太安全秩序的承諾,無時無刻不在保證美國會繼續保持其在亞洲的存在。針對兩大關切地區,朝鮮半島和南海,馬蒂斯既肯定中國對朝鮮施壓,也強調美國會繼續與中國在此問題上合作;同時,指責中國在南海的填島行動,表示美國會繼續在爭議海域開展“自由航行”。除此之外,馬蒂斯還再次向美國盟友做出承諾,美國會繼續加強聯盟體系建設,不會置盟友于不顧。這些都展示出,面對著戰略秩序的變動,美國選擇繼續維持其地區主導權以及原有的地區秩序。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聲音在質疑美國放棄亞洲領導權,這主要是因為特朗普執政后美國退出TPP和巴黎氣候協定,并且要求其盟友承擔更多的防御責任。但是,這些政策并不能說明美國要放棄領導權。要知道,國家都是由利益驅動的,特朗普政府決定退出TPP和巴黎協定,是出于美國利益的考量,那么維護美國主導權,就更是遵從于美國的利益了。畢竟,亞洲領導權要比一個貿易協定重要得多。
同樣有分析指出,美國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一反過去作風”的做法,事實上也是在試圖重新調試權力與責任的邊界,畢竟按照特朗普的視角來看,美國長期在國際上用過多的財力人力物力來鋪展的權力網,有些不可持續,必須調整。
香格里拉酒店內,在回答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代表對于美國抗拒全球聯盟的詰問時,馬蒂斯主動提到美國20世紀初實行的“孤立主義”政策,稱美國已經從中吸取教訓,不會重蹈覆轍。說這話的時候,香格里拉酒店外,美國兩艘航母“卡爾·文森號”和“羅納德·里根號”正在朝鮮附近海域巡演。
酒店內外,美國的戰略意圖明確且一致。因此,不能將特朗普政府在經貿等領域的一些表現混淆其中。
他 國
本次“香格里拉對話”中亞洲各國對美國是否會放棄領導權的看法,也正反映了他們對于戰略秩序轉型的考量和回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其發言中皆表示,不能將美國退出TPP與不遵守盟約混為一談,他們認為美國會繼續信守對于盟友的承諾。其實,對于美國的這些亞洲盟國來說,當前的亞洲戰略秩序,已經讓他們產生了深深的不安全感。
一方面,他們擔憂會被美國拋棄;另一方面,他們害怕有一天會被美國拽入與中國的沖突之中。故而,他們一邊要支持美國以換取盟約的穩定,一邊又要減少中美發生重大矛盾的可能。日、澳首腦在本次“香格里拉對話”中的發言,正是體現了兩國對于美國的支持。
美國盟友之外,其他亞洲國家也有自己的態度,很多國家對于美國是否堅持領導權仍存疑慮。比如,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沙姆丁·侯賽因表示,自己還在嘗試確認美國在亞洲的戰略。這些國家,有的會選擇一個模糊中立的戰略立場,有的則是傾向與中國開展安全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美國盟友和地區國家正在試圖建立一個小型非正式聯盟,以應對急速轉變的戰略秩序。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越南開始著手進行安全合作談論,而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組成的五國聯防也正重新活躍起來。未 來
觀一域而知天下。在亞太地區,美國絕無可能將領導權拱手相讓,地球上的其他角落亦是如此。
雖然特朗普的許多國際政策還未最終成型,但美國在一段時期內的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并不會改變。力量的對比會有此消彼長,但力量的絕對值則更具有參考價值。即便是輿論場上對特朗普有各種戲謔娛樂化的調侃,也不應小瞧了特本人及其團隊執政的內在理路。“美國優先”的政策取向可能會使其注意力暫時聚焦國內事務,但戰術性的后退也好、示弱也罷,往往也蘊含著未來力量更大的回擺。
當下的中國,不應為世界的紛繁復雜而“亂花漸欲迷人眼”,目光應該聚焦于團結一致地搞好國內的政治、經濟、民生等發展事務,扎實提高自己的軟硬實力,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地承擔國際責任,不惹事,也不怕事。如同習總書記對雄安新區的指示一樣,我們應當有“歷史的耐心”。只有這樣,才能“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摘自“俠客島”微信公眾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