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壽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金融監管形勢,不斷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成為銀行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新常態、新形勢、新問題,我們要科學研判,理清思路,分析矛盾,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新時期銀行監管六個方面的關系,始終牢牢把握銀行業監管工作的主動權。
“知行合一”,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高度,深刻把握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大勢,確立了一整套適應中國發展的科學政策理論體系?!耙徽Z不能踐,萬卷徒空虛。”銀行業監管工作作為中央總體布局的一個重要有機組成部分,要堅定不移地將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理論、思路和方法付諸于監管實踐。一是堅定政治站位,不斷“對表聚焦”。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經濟金融工作的重要理論、重大關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發揮金融支撐作用,引領銀行業金融機構“以金融一池春水澆灌實體經濟之樹”。二是保持戰略定力,時刻“不忘初心”。銀監會成立伊始,提出了“四四六”監管理念,推動形成了符合現代銀行業體系的審慎風險監管框架。實踐證明這些監管理念和制度體系是監管措施和要求的“靶向”,是銀行監管的“準心”,要時刻銘記監管職責,確保監管目標不跑偏。三是堅持穩中求進,踐行“知行合一”。要不斷地強化主體責任,回歸監管主責;不斷引領銀行業發展方向,回歸經營主業。要堅持用改革的思維和方法,解決銀行業長期性結構性問題;以“外科手術”式的西醫介入療法,化解短期金融風險隱患;以“固本培元”式的中醫調補方法,提高銀行業健康發展水平。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做到“知行合一,行勝于言”。
同心同向,處理好黨建與業務的關系習總書記指出“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黨建是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保障。黨建工作抓不好,思想就會失去“主心骨”,工作就會丟掉“主陣地”。一方面,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向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過強黨風促政風,讓監管作風硬起來,使各級監管人員敢于擔當,形成解決難題不繞彎子、遇到問題不捂蓋子、承擔重任不撂挑子的優良作風。另一方面,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圍繞全面從嚴治黨這一中心,壓緊壓實黨委主體和紀委監督“兩個責任”,以批評與自我批評、嚴肅黨內生活和作風建設為三個抓手,運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堅決避免黨建和業務“兩張皮”,切實將紀律、作風和監管、業務統籌起來,形成共振和合力,堅持黨建、業務兩手抓,形成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良性循環。
殊方同致,處理好監管與服務的關系
監管與服務對立統一、相輔相成。說對立,是因為監管與服務職能各異、各有側重:監管,講求火眼金睛防風險,雷霆萬鈞治頑疾,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消除風險隱患;服務,講求春風化雨促發展,潤物無聲惠民生,為銀行業穩健發展添磚加瓦,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保駕護航。說統一,是因為監管本質上是公共服務,監管與服務,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銀行業健康發展和維護公眾信心。要堅持“零距離服務、等距離監管、有距離交往”的原則,寓監管于服務之中,以一種服務的態度和精神做好監管工作,堅決維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方面,聚焦監管主業,堅持“鐵心監管”。秉持“嚴格監管就是最好的服務”理念,嚴格履行法律賦予的監管職責,用好“望遠鏡”,加強非現場監管精確制導,實現風險預警預判;用好“顯微鏡”,強化EAST的實戰分析能力,做到現場檢查精準打擊;用好“多棱鏡”,發揮現場檢查、非現場監管、行政許可的橫向聯動作用,形成合力,發揮乘數效應。另一方面,助力地方發展,堅持“貼心服務”。新疆銀監局堅持以“智囊、引領、協調、服務”為方針,不斷引領新疆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新疆“一帶一路”核心區和交通樞紐、商貿物流、金融服務、文化科教、醫療服務“五大中心”建設,支持新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扶持“小微”“三農”“扶貧”等薄弱領域進步,全力以赴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促進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長治久安。
統籌兼顧,處理好傳統與創新的關系
在當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不能抱殘守缺、固步自封,要鼓勵風險可控前提下的創新;同時,也要堅持守正出奇,不能舍本逐末,不搞偽創新。一要勤用“聚光燈”,大力支持創新。要聚焦普惠金融這一總體規劃,鼓勵和推動銀行業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積極釋放市場活力,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同時,搞創新也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向前走,不斷積小勝為大勝,圖近功至恒遠,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二要善用“長明燈”,堅持正本清源。維吾爾諺語說“有路標不會迷路,有知識不會失言”。要堅持傳統信貸業務仍然是壓艙石和頂梁柱,一切銀行業改革、創新和對內對外開放,都要圍繞回歸本源、專注主業來展開,切實服務和服從于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這個總目標和大方向。三要巧用“探照燈”,識別判斷風險。以見微知著、見近知遠的洞察力尋找發現隱藏的風險點,以“穿透性原則”透過現象看本質,前移風險防控的關口。要用“鷹的眼睛”準確識別、判斷風險;用“豹的速度”抓住風險,露頭就打;用“熊的力量”瞄準要害,化解風險。
求同存異,處理好“公轉”與“自轉”的關系
“上下同欲者勝”。自轉是局部的自我運轉,公轉則是圍繞大局服務全局,高效的“公轉”建立在良好的“自轉”基礎上。做好新時期銀行業監管工作,面對的問題錯綜復雜,只有把個體“樹木”問題放到“森林”這個全局框架,才能避免一葉障目、以偏概全。同時,只有充分尊重“樹木”個體的特點和差異,才能避免大而化之,刻舟求劍。在實踐中,既把握共性又區別不同,既掌握一般又突出重點,達到既見“森林”又見“樹木”的境界。一方面,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中央和銀監會的統一要求,充分理解政策內涵。在原則上、方向上與中央、銀監會保持高度一致,在決策落實上與中央、銀監會同頻共振、同向而行,一以貫之地推動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另一方面,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監管工作要防止“大水漫灌”“一刀切”,而要“精準滴灌”“切一刀”。要立足于當地實際,考慮經濟基礎、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等特殊情況,區別對待、有序承接、改造升級產能過剩企業。同時,要運用“旱則思舟、水則資車”的逆周期監管思維,及時引導方向、提示風險,發揮好監管的引領作用。
“成人達己”,處理好利己與利他的關系
“己欲立而立人,欲達而達人”,古人甚深的智慧告訴我們,利己即在利他之中。做到“利己”與“利他”的有機結合,才能“成人成己,成己達人”。一是在監管協同中優化環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當前金融混業經營、風險交叉傳遞的新常態下,任何一個金融監管部門都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如,新疆銀監局充分發揮“一行三局”的聯席會議機制,加強與司法部門聯系,在打擊電信詐騙和P2P網貸、嚴控非法集資、交叉金融產品風險等專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共同筑起金融安全的長堤。二是在扶貧攻堅中體現擔當。習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銀行業金融服務的活水,在扶貧開發上更能體現“化腐朽為神奇”的重要作用,更能實現在“小我”中成就“大我”的社會價值。近年來,新疆銀監局引導全疆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揮銀行業金融在扶貧開發中的“造血”功能,新疆銀行業機構對35個貧困縣的扶貧貸款余額增長近20%,行政村金融覆蓋率達71.03%。與此同時,新疆銀行業的社會形象和公眾認可度也進一步得到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就是“利己”與“利他”的統一。三是在金融戍邊中展現忠誠。在邊疆地區,銀行業監管工作者更是承擔了穩邊、戍邊、興邊的光榮使命。新疆銀監局結合實際提出了新疆獨有的“屯墾戍邊、無私奉獻”的兵團精神,“扎根大漠、執著堅守”的胡楊精神,以及“戰天斗地、鍥而不舍”的獨庫精神,積極引領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同時,以“訪惠聚”工作為橋梁,履行好社會責任,實現了“利己”與“利他”的統一。自新疆“訪惠聚”工作開展以來,新疆銀監局累計派出42個工作隊,駐村干部達200名,累計投入超過千萬元資金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
(作者系新疆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