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吳儀
黨建領航風帆正
——貴安新區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綜述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吳儀
貴安新區黨工委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有效落地,從源頭上擰緊了思想行動的“總開關”,筑牢了防止思想滑坡的“護欄”,使黨員干部思想接受洗禮,群眾觀念得以深化,引領科學發展能力得到提升。
貴安新區黨工委認真履行主體責任,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有效落地,大力推進反腐倡廉和黨的制度、思想作風、基層組織、干部隊伍、人才隊伍建設,為新區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今年以來,貴安新區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實施方案》等系列重要文件,制定了《貴安新區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實施辦法》等文件,對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重點學習內容作了安排。
為強化黨員干部“四個意識”,新區今年上半年共舉辦周末大講堂等各類培訓班10期,培訓黨員干部2200余人次,各級黨組織開展學習活動1000余場次,1.8萬余人次參加學習。新區黨工委領導帶頭,深入基層一線宣講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60余場次。
為推動基層黨組織從嚴執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請示報告五項制度,著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新區各級黨組織舉行專題研討900余場次,黨員參加學習16500余人次。
各類活動的接續推進,讓貴安新區從源頭上擰緊了思想行動的“總開關”,筑牢了防止思想滑坡的“護欄”,使黨員干部思想接受洗禮,群眾觀念得以深化,引領科學發展能力得到提升。
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必須抓好基層、打牢基礎,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貴安新區抓點帶面、真抓真改,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建強。
堅持問題導向,貴安新區以一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要有一名副科級以上包保領導、一個專門工作組、一名“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一名大學生志愿者、一個結對幫扶黨組織、一套整頓方案、一套科學健全制度機制、一套合格驗收標準的“兩強化八個一”舉措,抓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排查整頓,對排查出的5個后進村黨組織進行建檔立卡,實施“一村一策”全面整頓。
結合建設項目多的實際,新區堅持聚力發展,積極創新黨組織設置。在生態新城、綠色金融港等園區、重大項目指揮部,建立了13個非常設黨工委,將20余個黨支部建在項目工地、征地拆遷一線,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在非公企業聚集園區或非公企業建立22個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引領作用,推動富士康綠色產業園、億象網絡公司、貝格數據等企業加快發展。
在北斗灣小鎮建立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易地搬遷、小城鎮建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領域的核心作用。在馬場鎮貧困村相對集中的地方,分別建立北部聯合黨支部、南部聯合黨支部,積極深化推廣“五同八聯”抱團發展的黨建扶貧機制。
與此同時,為了夯實基層基礎,穩定改革發展大局,貴安新區著力實施“三大傾斜”工程。
大力實施政治待遇傾斜工程。根據《貴安新區管理體制方案》要求,直管區4個鄉鎮黨政正職按縣處級干部配備。并按規定配備鄉鎮非領導職務,選拔實績突出的4名事業編制人員和5名從北大、清華引進的優秀選調生進入鄉鎮領導班子;遴選17名“985”“211”高校畢業生到村(居)擔任黨組織書記。1名村黨組織書記被選舉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產生的8名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中,基層代表占50%;77名新區黨代表會議代表中,基層代表占33%;“七一”新區表彰的158名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中,基層黨員有124名,占78%。
大力實施經濟待遇傾斜工程。在干部年終目標績效考核、專業技術職稱評聘,基層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工資薪酬等方面對鄉鎮予以傾斜。為獲得省級表彰的4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解決了副科級經濟待遇,并研究出臺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2017年新增投入1200多萬元,為村支“兩委”正副職干部每月增加績效獎勵1000元,基本報酬分別增長55.6%、62.5%,有力激發了基層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大力實施工作力量傾斜工程。從機關、開投公司等單位抽派100名干部到鄉鎮開展控違拆違、征地拆遷安置等專項工作;選派105名駐村干部、20名“第一書記”到村開展工作;招募135名大學生志愿者到鄉鎮、村(居)開展服務;為每個鄉鎮平均增加60名城市管理協管員,為每個村(居)配備1名綜合協管員,與北大、清華等高校合作建立社會實踐基地,支持鄉鎮開展支教、脫貧等幫扶活動。
貴安新區突出“選”“育”“嚴”“服”,在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努力營造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的濃厚氛圍。
堅持正確導向,突出“選”字。積極推進領導班子建設,在各內設機構設立黨組,新組建黨組3家,深入推進聘任制公務員試點工作,高薪聘任2名規劃建設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大力探索實行雇員制,公開招錄雇員90名,進一步規范雇員的崗位晉級及晉升工作流程,抓好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
加強教育培訓,突出“育”字。組織開展大數據產業、精準扶貧等專題培訓6期,1600余名干部參訓;組織新區涉農單位、各鄉鎮50名領導干部赴山東壽光參加貴安新區現代農業專題培訓班;組織50余名黨務干部赴湖南參加貴安新區黨務工作者“兩學一做”專題研修班;選派95人次參加中組部、省委組織部舉辦的自貿試驗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專題研修班、宜居城市建設赴新加坡專題研究班等,提升了黨員干部服務發展、引領開發、推動項目的能力。
堅持真管真嚴,突出“嚴”字。延伸監督觸角,將66名企業部門正職及機關、直屬事業單位正科級干部納入重點監督范圍,從嚴落實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加強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及抽查核實工作。推動專項整治常態化,扎實開展“裸官”檔案造假、“帶病提拔”等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干部日常管理監督機制,對擬提拔、調動、錄用的37名干部檔案進行重點審核。
堅持筑巢引鳳,突出“服”字。28家新區企事業單位在第五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上攜167個崗位公開招聘,現場達成意向253人。2017年春季人才交流暨花溪大學城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上,富士康、貝格數據等59家新區入駐企業參會,6000余名應屆畢業生參會,2546人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積極推動大學生就業。同時,加強人才管理服務工作,向省人社廳推薦申報核心專家1名,省管專家2名,申報第四批百千萬專家8名,組織開展新區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工作,46人取得相應職稱。
(責任編輯 / 哈文麗)

貴安新區發揚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的“板房精神”,不斷引領新區向前發展。圖為貴安新區臨時行政中心。(吳紹華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