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文葉飛
發展熱土 宜居家園
——大龍經濟開發區全面實施“鎮村景”一體化項目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文葉飛
大龍經濟開發區強化創新與轉型發展“同頻共振”,扎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全面推動“鎮、村、景”一體化,掀起新一輪齊抓項目、大抓項目熱潮,努力建成發展熱土、宜居家園。
9月2日,記者走進大龍經濟開發區中國西部新能源基地建設現場,目及之處,3號主干道、一心棚戶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大朱公路及4號、5號干道延伸線等12個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全區上下沉下身子干、廉潔干凈干、團結協作干,處處呈現出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的快節奏,掀起新一輪齊抓項目、大抓項目熱潮。
到處車來車往、機器轟鳴,大龍經濟開發區一批續建和新建項目持續“發力”。
大龍堡2號地塊棚戶區改造項目正處于后期收尾階段,預計2018年4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總投資2.3億元的東億三期工程主體已全部完工,正在進行道路綠化和輔助工程建設。
總投資11.5億元,工期為720天的大龍高鐵城正在大干快上,目前已完成投資6億元。
格瑞特公司年產1萬噸新能源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生產項目已試投產,正式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5億元。
海鑫紡織經過3個月試運行,產值達4500萬元,已解決近百人就業。
今年以來,大龍經濟開發區緊抓項目建設,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省級專項資金。其中,29個循環化改造重點項目目前已完成10個,累計兌現企業循環化改造補助資金7955萬元。
重點項目開花結果,更是為大龍經濟開發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截至今年6月底,開發區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9億元,占全年計劃的50.13%,呈現續建項目穩步推進、開工項目運行良好、前期項目全面提速的良好發展勢頭。
初秋,漫步舞陽河畔,草木蔥蘢、河水碧綠、空氣清新。
“這兩年,舞陽河水越來越清澈,我有時間就會來河邊甩幾竿。”居住在大龍經濟開發區的謝偉說,大龍的環境變化是有目共睹的。
“以前河溝流的是黃水、黑水,刺鼻難聞,現在開始變清了。感謝貴州開展環保整治還我們潔凈家園。”近日,與大龍開發區僅隔一條街的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林沖鎮居民李復忠指著家門口的河溝說。
近年來,大龍經濟開發區以創建生態工業園區為目標,以省環保“利劍”攻堅行動及銅仁市環保“鐵腕治理”攻堅行動為抓手,以污染項目治理為重點,以改善環境質量為出發點,以舞陽河流域污染物總量減排為目標,加大流域工業企業環境整治工作。

大龍經濟開發區全面推動“鎮、村、景”一體化,努力建成宜居家園。圖為開發區西南侗苑一角。(大龍經濟開發區供圖)
每月對轄區內國控在線監控企業開展一次現場檢查,重點檢查在線監控設施運行、監督性監測、在線數據有效性審核及排污情況。加強對排污申報制裁量的審核,目前開發區所有重點排污源均實現年初申報。全面完成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改工作,轄區內39個違規違法建設項目全部完成整改。
啟動“保護母親河·河長大巡河”活動,加強對河道沿線周邊垃圾的清理,在主干道上規范垃圾箱放置,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加強水源水庫周邊防護網維護檢修,出動船只打撈水面漂浮物,全面提升河流管理措施、環境管理水平,營造節水愛河、惜水護河的良好氛圍。
同時,著力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強化對冶煉、火電等重點行業的監管,加強水域環境監察,加大對涉及重金屬排放企業的檢查力度。
銅仁市環境保護局監測結果顯示,大龍經濟開發區舞陽河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
今年上半年,大龍經濟開發區辦理環境行政案件11起,罰款83萬元。目前結案10起,共收繳罰款58萬元;協助銅仁市環保局辦理環境行政案件1起,罰款20萬元;督促4家鐵合金企業按照環評要求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接到群眾信訪件、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期間轉辦信訪案件7批9件,目前全部辦結,處理率、回復率為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9%以上。
走進大龍鎮勝利村,山環水繞,一步一景,“精、美、特、富”的侗家村莊躍入眼簾。
晚霞輝映,村民三五成群在侗家音樂廣場、風雨橋、鐘鼓樓、鄉愁館或悠閑散步,或歡快舞蹈,或下棋聊天,新建的侗家民居別致漂亮,翠柳依依的清澈河流邊孩子們歡快戲水,構成一幅和諧美好的“村興民樂圖”。
圍繞“把城鎮融合到山水間,提升百姓幸福指數”主題,勝利村鎮村聯動建設項目總投資2.5億元,實施村莊對外聯接道路、廣場、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收運、村莊道路綠化美化亮化、村莊風貌改造等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
勝利村是大龍經濟開發區全面推動“鎮、村、景”一體化,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大龍經濟開發區按照城市III級雙向六車道標準,規劃建設10條主干道、總長55千米。構成了城市主干道交通+村、通組公路+連戶路的“五縱八橫”道路交通體系,實現村組道路網絡全覆蓋。
交通的便捷為鄉村帶來新變化,注入新活力。南寧村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舞陽河畔,種植的仙柚遠近聞名,道路暢通后,仙柚種植規模逐漸擴大。目前,全村132戶仙柚種植面積達200畝,計劃改良100畝,新種植300畝,每個仙柚售價10至12元,供不應求。
“待高鐵南站與三岔組之間的公路橋和風雨橋架通后,我們將依托地理優勢,打造集農業生態旅游與侗家特色文化于一體的千戶侗寨。”南寧村村支書洪再祥告訴記者。
交通的便捷還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5月27日,由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下屬的大龍匯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和湛江港集團(股份)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貴州 東煤交中心運輸有限公司共同注資成立的貴州東部陸港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商注冊,現已開始運營,構建起輻射銅仁、湖南、重慶和四川部分地區的現代化國際陸港全程物流服務平臺,成為通過鐵路運輸大動脈連接湛江港,打造貴州東部區域的出海通道。
“貴州東部陸港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打破了大龍貨運火車站乃至貴州東部鐵路站點海鐵聯運零的突破。海鐵聯運大通道的建成,不僅為貨主節省物流時間、減少貨物損耗,同時降低了企業綜合物流成本。”貴州東部陸港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梁長青說。
今年一季度,大龍經濟開發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9億元,完成全年目標進度的25.1%,累計完成量位列銅仁市第一位。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93億元,累計增速11.5%,完成全年目標進度的25%。開工項目11個,總投資達93.82億元。
強化創新與轉型發展“同頻共振”,扎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大龍開發區正努力朝著爭創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打造千億級工業園區、建設生態文明工業新城、打造貴州東部新經濟增長極闊步前行。
(責任編輯 / 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