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余滿和
“三建”齊發保發展
○ 文/余滿和
組團式共建、區域化聯建、網絡化促建,“融合式”黨建工作新機制讓西北油田持續健康發展。
“正是西北油田讓我們的黨員有了組織,才使我們公司西北片區的員工沒有發生一起違規違紀事件,這是在其它片區做不到的。”近日,在中國石化西北石油局和石油工程公司廉潔共建交流座談會上,該工程公司紀委書記說。這是西北石油局實施組團式共建以來乙方隊伍中發生的顯著變化。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如何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如何讓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這個問題一直是企業黨的建設中的難點。近年來,中國石化西北石油局實施以“組團式共建、區域化聯建、網絡化促建”為主要做法的“融合式”黨建工作新機制,實現油公司模式下黨建工作同步推進,將黨的政治優勢充分轉化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
歷過多輪次改革、重組、調整后,西北石油局于2004年率先完成了“一企一制”改革,基本搭建出油公司的管理體制和機制。
油公司管理的特征是油田依托市場資源,為油田發展提供人力、物力和技術支持。參加西北油田建設的各類施工作業、服務隊伍,目前也超過了600多家。
“大甲方”帶來的巨大紅利,讓西北石油局走出了一條“產量攀升最快、人均創效最高、體制機制最優”的發展軌跡,以4000人的職工隊伍運轉著一個年產能近900萬噸油氣當量的油田,成長為中國石化第二大油田,國內陸上十大油田之一。
但油公司管理的弊端也在顯現。西北石油局的主體采油區塊位于廣袤的新疆塔里木盆地,礦區南北、東西跨度近千公里。作業區域點多、線長、面廣,甲方隊伍精簡、合作方隊伍眾多等問題束縛了傳統黨建的手腳。如何管理好流動黨員?如何實現與合作方黨建工作的優勢互補?如何消除內部單位間黨建水平不平衡的現象?這都成為了油田黨建工作長期性、結構性問題。
“油公司體制下,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外包,更不能出現空白點。近幾年,我們打造的‘融合式’黨建共建體制,破解了這一難題。”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黨委書記劉寶增說。

“融合式”黨建工作新機制就是以“組團式共建、區域化聯建、網絡化促建”為主要平臺,促進油田與合作方基層黨組織、企業內部基層黨組織之間實現“融合式”共建管理的新機制。該機制密切了油田與合作相關方企業之間的生產交流,內部黨組織間黨建工作水平不平衡的現象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從嚴治黨從基礎上得到了強化。

融合式黨建讓西北油田黨建工作充滿活力。 攝影/楊建暉 吳眆 楊東輝
“這個工段沒按要求做測斜,是什么原因?”
“做一次要耽誤幾個小時,現在工期緊,您就放一馬吧?”
“不行!立即停止鉆井,咱必須對工程質量負責!”
正在制止違規作業施工的秦旭臻是一名外聘監督,曾經是“流動黨員”的他,現在有了新“家”。
西北石油局啟動組團式共建,實行“流動黨員共管”后,不僅為秦旭臻等45名外聘監督建立了黨員管理臺帳,而且將他們納入所在科室或分隊的黨支部,指定結對聯系人,并參與黨組織開展的全部學習和活動。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黨員了。現在找到了組織,我就要崗位上發揮好一名共產黨員的作用。”秦旭臻感慨地說。
油田黨委部署各基層單位黨委、隊所黨支部聯合代運行隊伍、承包商隊伍的黨組織,聯動解決流動黨員管理教育這一黨建難題,留住了外聘員工中的骨干和人才。
流動黨員共管只是西北石油局開展“組團式共建”的一朵“小花”。2016年,該油田采油二廠與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等四家單位的黨委簽訂了“產業鏈一體化”融合式黨建聯建協議。雙方十幾名技術人員一對一進行互相輪崗交流,實現了資源共享。
目前,西北石油局各級黨組織與60多家合作方黨組織簽訂了共建協議,有力促進了油氣生產。采油一廠的油井需要注氮降黏,一次注氮的成本就超過100萬元,與該廠聯建的中原油田采油六廠代運行員工經過研究,向該廠提出了3口油井科學停止注氮的建議,節省資金300多萬元。


3月,采油一廠、完井測試管理中心等四家區域化聯建單位共同召開創新成果交流會,聯合研制防腐蝕封隔器。他們通過區域化聯建,確定了要形成3-4項創新項目,申報3-4項國家專利,增效1500萬元以上“小目標”。
這四家單位都在油田聯合基地片區,雖然只是隔了一條馬路、一道圍墻,但每個單位的黨建工作都是“單打獨斗、自彈自唱”。針對各單位黨建資源分散、不均衡等問題,西北石油局提出了區域化聯建的黨建思路,拆掉行政劃分的“隔離墻”,架起黨建工作的“連心橋”。
西北石油局下屬的149個黨支部,猶如一顆顆珍珠散落在戈壁大漠里。有的黨支部本身黨員就少,還有一些黨員工作的地方離黨支部駐地幾十公里,為參加一次學習來回跑趟子。
區域化聯建解決了這些難題。在距離新疆輪臺縣城近百公里,沙漠邊緣的一個小院落里,36名黨員分屬監督管理中心項目監督二部、油建管理項目部和采油三廠采油一隊三個黨支部。在區域化聯建中,三個黨支部簽訂了區域化聯建協議,成為了“一家人”,他們合用黨建陣地、共過組織生活、共上黨課、共解發展難題,實現了“小庭院黨建大融合”。
“區域化聯建讓這些偏遠的黨支部不僅組織沒有渙散,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沒有弱化,而且生產經營搞得更好了,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更強了。”劉寶增說。
西北石油局把區域化聯建的目光聚焦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和完成生產經營任務目標。工程技術研究院儲改所黨支部與開發管理部黨支部都在烏魯木齊。在聯建中,他們共同自主研發出暫堵分段酸壓技術,解決了工具分段存在的費用高、風險大、治理難的問題,累計應用15井次,增油13萬噸,相比工具分段節約費用2349萬元,累計創效約3.9億元。
“咱們采氣廠一共才251人,加入手機支部里的會員已經209人啦。”在西北石油局雅克拉采氣廠的手機支部論壇里,一則消息贏得了不少員工跟帖和點贊。
2015年,采氣廠自主開發的“手機支部”正式上線后,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很多非黨員員工也主動要求注冊登錄。
作為西北石油局首個黨員手機活動平臺,在這個手機支部里設有支部建設、學習園地、黨員風采等6個版塊21個欄目,黨員、員工之間進行交流非常方便。在投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發布各類訊息近5000條,在這個平臺上,不僅可看到政策傳達、黨務公開、黨校學習等黨建方面的信息,很多員工將身邊事也在平臺上分享,人氣很旺。
如今用手機微信,電腦飛鴿、手機報等形式開展黨的知識教育,在西北石油局已經蔚然成風,運用信息化手段宣傳黨的政策主張,服務黨員干部,推動實際工作已成常態,不僅解決了‘互聯網+’時代服務黨員的‘最后一公里’難題,而且為推動黨建工作提供了新平臺。
人力資源處黨支部與采油三廠采油管理二區黨支部聯建,針對順北新區的高效開發工作及采油管理的難點,指導原油外銷,探索效益最優的管理新方法,實現了縱向由機關到基層的延伸;雅克拉采氣廠大修班組之間實現聯建,將原本需要20天的大修縮短至11天,節約9000萬元,橫向覆蓋也無死角;采油三廠開發研究所與勘探開發研究院油開一所簽訂“1+1”科研生產雙促聯合黨建協議,雙方的技術人員輪崗交流,實現不同領域交叉聯建。
黨建網格化,就是打破局黨委、基層黨委、黨支 部單線聯系的傳統模式,通過 基層黨委之間、各個黨支部之間的聯建、共建,形成立體的黨建網格。縱向到底,由各機關支部向二級單位支部延伸;橫向到邊,在區域化聯建的基礎上,增加了支部班站橫向促建;交叉無縫,就是科研、生產和后勤保障不同領域實現交叉協同,無縫對接。
“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網格化黨建讓我們真正實現了哪里有生產經營,哪里就有黨組織的全覆蓋。”劉寶增說,“有了這張網,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中的難點和熱點就成為了黨建工作的重點,實現了黨建與生產經營的融合。。
西北石油局正在將“融合式”黨建的實踐經驗逐步上升為理論成果,打造黨建工作創新品牌。目前,油田黨委已將“融合式”黨建寫入了“十三五”的發展規劃。未來,“融合式”黨建將與互聯網聯姻,完成“互聯網+融合式黨建”的行動計劃,為推進加快建設千萬噸級油氣田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盧凱瑞
znshixingru@163.com

設備檢修,黨員永遠沖鋒在最前方。 侯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