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趙 玥
富德能源:用創新塑造責任
○ 文/本刊記者 趙 玥
創造價值、照章納稅、安全環保、培養員工,社會責任滲透于富德能源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
“富及民眾,德行天下”,富德能源的寓意一目了然。這也可以看作是寧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下簡稱寧波富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
成立于2010年3月的寧波富德,建有年加工180萬噸的甲醇制烯烴裝置(含烯烴分離)、5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及4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有全球第二套也是目前烯烴產能最大的甲醇制烯烴聯合裝置,總投資額達約60億元,公司的年銷售收入約人民幣100億元。
富德能源集團董事長兼寧波富德董事長江厚進談到過去十年來最為嚴峻的能源化工形勢時,指出他們以“深耕細作、靈活多變”來應對市場,以“降本增效、深挖潛力”來組織生產,以“穩步推進、確保質量”來開展建設,以“因時因勢、調整方向”的綠色石化理念來規劃化工能源發展。
而在富德能源集團總經理兼寧波富德總經理武祥東的眼里,無論是民企還是國企,都要承擔社會責任。創造價值、照章納稅、安全環保、培養員工,社會責任滲透于方方面面、點點滴滴,考量著一個企業的戰略思想和管理水平,也考驗著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誠信。
“我們邀請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周邊相關鄉鎮領導、村支部書記、村民代表參加化工企業開放日并參觀廠區。他們對化工企業感受與印象非常好,消除了疑慮,增強了信任。”說到企業環境,寧波富德能源副總經理張新業頗為自豪。
好印象源于寧波富德大量投入資金,在安全和環保方面實行最高標準。在他們看來,國家標準僅僅是底線。為了讓環保達標,成本就必須增加,每年僅這方面的技改投資便上千萬元。
除此之外,寧波富德充分依托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資源、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優化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外地的一
在富德能源集團總經理兼寧波富德總經理武祥東的眼里,無論是民企還是國企,都要承擔社會責任。些園區,生產的碳五就地消化不了,往外運輸就增加運費與風險成本,也不利于循環經濟。而在寧波石化開發區,在園區內便把我們的冗余產品消耗掉了,比如蒸汽給中金、乙烯給阿克蘇,合理利用石化區內公共管廊實現‘區內產品全網通’,這樣就讓化工園區真的綠色循環起來了。”
如今,富德能源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MTO(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為核心,上游拓展能源資源,下游發展烯烴化工產品,實現了從能源到市場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去年,寧波富德榮獲“2016年度財政貢獻獎”“2016年度節能降耗獎”“2016年度平臺建設獎”三項殊榮。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同時,積極開拓海外產品消費市場。創新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協調統一,也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今年3月,在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的綠色發展暨“中國制造2025”工作動員大會上,表彰了一批在2016年度節能降耗、創新驅動、績效領先等經濟發展領域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的園區企業。寧波富德榜上有名。
對于一個成功的企業來說,今天的榮譽即是歷史。商海兇險,瞬息萬變,未來戰略才能掌控大局。富德能源將如何發展?這是眾多業內關注的問題。
在年初的富德能源2017年工作會議上,江厚進提出了“三駕馬車”的概念,即以生產經營、資產運營、創新經營為核心,未來要在產融結合的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共同營造好富德能源綠色生態系統。
毫無疑問,“綠色生態”再次成為這個企業未來發展道路上的關鍵詞。

寧波富德勇于創新,率先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DMTO技術,建成煤化工裝置。 供圖/富德能源
“富及民眾、德行天下”,并非單單局限于園區之內。天空廣袤、星空浩瀚,寧波富德把目標投向更深遠的地方。
不可否認,人類的發展得益于石化能源的廣泛投入。然而,其過度消耗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并引發了環境安全危機。
寧波富德勇于創新,立足于國內能源結構特點,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DMTO技術。這種先進的甲醇制烯烴技術以低碳的甲醇為原料,用非石油路線生產寶貴的乙烯、丙烯等基本有機原料,并深加工生產國內緊缺的乙二醇及聚丙烯產品。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國內外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中國傳統制造業要在新常態下獲得生存和壯大,就必須植入創新的理念推動轉型升級。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劉中民就在研發“甲醇制取低碳烯烴”項目。通過30年研發歷程,攻克一系列科學難題,終于取得技術突破,掌握了煤制烯烴的關鍵核心技術甲醇制烯烴,為連接煤化工與石油化工、實施石油替代攻略、保障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技術途徑,指明戰略發展方向。
在北京舉行的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這一項目(工藝名稱為DMTO)摘取了本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寧波富德能源就是這一技術的應用者。
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國已投產的DMTO裝置共有12套,烯烴總產能達646萬噸烯烴/年。在寧波富德投產運行的工業裝置,成為首個海外購置甲醇原料的特色試點。這對缺乏煤炭資源、但是烯烴需求旺盛的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目前,甲醇制烯烴技術應用已列入國家相關發展規劃,并以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為指導,有所布局,有序推廣,穩步發展。
寧波富德公司將DMTO等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寶貴經驗,為正值低迷的國內化工產業注入嶄新的活力與希望。同時,這一科技的工業化應用將推動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對于實現中國“石油替代”戰略,保證國家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和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這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制造業發展面臨新挑戰。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傳統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作為制造業企業,科技創新是當今傳統制造業突圍的必由之路,人才的優勢得以凸顯,而開放合作變得愈發重要。
在江厚進看來,自主、創新乃企業發展之強力助推器。在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的綠色發展暨“中國制造2025”工作動員大會上,他以《立足自主創新》為題介紹了寧波富德對企業創新生產路線的規劃,著重對公司即將引進的大型生產技術進行說明,切中“中國制造2025”的會議主題,引起熱烈反響。
創新,離不開科研,離不開人才。因此,寧波富德以開放合作的心態敞開大門。
去年,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寧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同在鎮海建立劉中民院士工作站。據悉,這也是鎮海第七家院士工作站。
2013年,就是在劉中民的主持下,世界上第二套DMTO裝置(年產60萬噸烯烴裝置)在富德能源開車成功,引領我國新興煤制烯烴戰略行業的發展。 此次在鎮建設的院士工作站,無疑將促進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擴大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激活富德能源的研發資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知名度。
實際上,院士工作站盡管是個人名字命名,但背后是整個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的智力支持。這種模式必將取得更大成果。院士工作站將以“創新引領、高端引領、人才優先、企業優先”的指導方針,在重大項目開發、高層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積極作為。
這也成為科研與企業結合的主旨:科研要面向國民經濟的主戰場,也就是要為地方發展服務,要為企業發展服務。
除了打開大門進行合作外,寧波富德十分重視企業內部員工的穩定與培養。他們認為,健康安全是穩定運營的前提,長遠來看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和發展。因此,他們將關愛生命健康和安全融入工作理念當中,制定并嚴格執行多項員工及生產安全的相關措施。
“員工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和核心競爭力。”武祥東認為,企業責任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培養人才,在“用人制度”“員工權益”“專項培訓”等方面,公司都著重高效的溝通和管理,致力打造國際化的人才培養計劃,為公司的發展培育優良的后備力量。
另外,企業也要創造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切實地以工會等組織為員工提供人本關懷。不久前,公司員工黃惜輝的妻子被確診為紅斑狼瘡,大額的醫療費用讓這個家庭捉襟見肘,原本幸福快樂的家庭陷入困境。得知這一消息后,公司領導號召全體員工為其募捐。6月21日,發起了愛心募捐活動,并將籌得的113350元愛心捐款轉交到黃惜輝的手中。盡管經過搶救和治療,黃惜輝妻子身體仍十分虛弱,但家庭般的溫暖依然令人動容。
科技創新是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高端人才是實施科技創新的基礎。 以人為本,致力于開發新技術,創造新價值,是寧波富德發展的方向。在中國經濟側供給改革、行業轉型升級的當下,這些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市場前進的動力。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