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體化技術
本欄目由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主辦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管道灌溉與科學施肥的有機結合,就是將肥料溶解在水中,通過管道灌溉系統,灌溉和施肥同時進行,適時適量、方便快捷地將水分和養分輸送到作物根部,滿足作物水肥需求,實現水肥一體化管理和高效利用的節水農業技術。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蔬菜、水果節水40%、節肥30%、增產20%~50%;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節水40%、節肥20%~30%、增產10%~20%。廣泛適用于小麥、玉米、馬鈴薯、棉花、蔬菜、水果、花卉、茶葉等作物。
1.水源準備:江河、湖泊、庫塘、井泉等均可作為灌溉水源,水質應符合GB 5084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要求,并針對灌溉系統要求進行相應處理。使用微咸水、再生水等特殊水質水源時應進行論證。
2.灌溉設備:灌溉設備應滿足農業生產和灌溉施肥需要,保證灌溉施肥系統安全,并符合經濟適用的要求。灌溉設備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
3.施肥設備:主要有壓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機、施肥池等,根據系統要求、應用面積、施肥精度等進行選擇。壓差式施肥罐應使用抗腐蝕、耐壓材料,開口較大、高度適中、便于操作,抗壓能力不低于所處系統的最大工作壓力。文丘里施肥器應使用抗腐蝕材料,根據控制面積、管道流量和壓力等進行選擇。施肥泵和施肥機應使用耐腐蝕材料,或在與肥料接觸的部件上涂防腐層。施肥池適用于控制面積較大的灌溉施肥系統,應增設防護措施。
4.系統布設:干支管應根據地形、水源、作物分布和灌水器類型等進行布設,相鄰兩級管道應相互垂直,使管道長度最短而控制面積最大。當水源離灌區較近且灌溉面積較小時,可只設支管,不設干管。在丘陵山地,干管應沿山脊或等高線布置,支管則垂直于等高線。在平地,干支管應盡量雙向控制,兩側布置下級管道。
毛管和灌水器應根據作物種類、種植方式、土壤類型、灌水器類型和流量進行布置。對條播密植作物,毛管應平行作物種植方向布置;果園等喬灌木,土壤為中壤土或黏壤土時,可選擇每行樹一條滴灌管,土壤為沙壤土時,可選擇每行樹兩條滴灌管;果樹的冠幅和栽植行距較大、栽植不規則或根系稀少時,應選擇環繞式布置。
水源部分應安裝逆止閥,防止水肥污染水源。根據水源水質和灌水器對水質的要求選擇過濾器,必要時采用不同類型的過濾器組合進行多級過濾。滴灌過濾器精度不低于120目,微噴過濾器精度為60~80目,大型噴灌機過濾器精度為20~60目。
系統安裝后,應進行管道水壓試驗、系統試運行和工程驗收,灌水均勻系數應達到0.8以上。
5.水分管理:收集氣象、土壤、農業等相關資料,開展墑情監測,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土壤墑情、根系分布、土壤性狀、設施條件和節水農業技術措施等制定灌溉制度,包括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額、灌水次數、灌水時間和灌水定額等。
按照作物根系特點確定計劃濕潤深度,使灌溉水分布在根系層。蔬菜適宜的計劃濕潤深度一般為0.2~0.3米。果樹因品種、樹齡不同,適宜的計劃濕潤深度為0.3~0.8米。灌溉上限一般為田間持水量的85%~95%,灌溉下限一般為田間持水量的55%~65%。

表 土壤濕潤比(%)
土壤濕潤比按下表確定。
6.肥料選擇:選擇溶解度高、溶解速度較快、腐蝕性小、與灌溉水相互作用小的肥料。當灌溉水硬度較大時,宜采用酸性肥料。若固體肥料水不溶物>5%時,需提前采取溶解、沉淀和過濾等措施。

7.肥料搭配:肥料搭配使用時應考慮相容性,避免相互作用而產生沉淀或拮抗作用。混合后會產生沉淀的肥料應單獨施用,即第一種肥料施用后,用清水充分沖洗系統,然后再施用第二種肥料。
8.施肥制度制定:按照目標產量、作物需肥規律、土壤養分含量和灌溉施肥特點制定施肥制度,包括施肥量、施肥次數、施肥時間、養分配比、肥料品種等。
9.灌溉施肥制度制定:按照肥隨水走、少量多次、分階段擬合的原則制定灌溉施肥制度,包括基肥水肥比例、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灌溉施肥次數、時間、灌水定額、施肥量等,滿足作物不同生育期水分和養分需要。根據灌溉制度,將肥料按灌水時間和次數進行分配,充分利用灌溉系統進行施肥,適當增加追肥數量和追肥次數,實現少量多次,提高養分利用率。根據施肥制度,對灌水時間和次數進行調整,作物需要施肥但不需要灌溉時,增加灌水次數,減少灌水定額,縮短灌水時間。根據天氣變化、土壤墑情、作物長勢等實際狀況,及時對灌溉施肥制度進行調整。
10.系統使用和維護:灌溉施肥系統使用時應先滴清水,待壓力穩定后再施肥,施肥完成后再滴清水。施肥前、后滴清水時間根據系統管道長短、大小及系統流量確定,一般為10~30分鐘。在灌水器出水口利用電導率儀等定時監測溶液濃度,通常電導率不大于3毫西門子/厘米,避免肥害。定期檢查、及時維修系統設備,防止漏水使作物灌水不均勻。經常檢查系統首部和壓力調節器壓力,當過濾器前后壓差大于0.02~0.07兆帕時,應清洗過濾器。定期對離心過濾器集沙罐進行排沙。作物生育期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灌溉時應沖洗系統。每灌溉2~3次后沖洗1次。作物生育期結束后應進行系統排水,防止冬季結冰爆管,做好易損易盜部件(空氣閥、真空閥、調壓閥、球閥等)保護。
(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