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總體價格延續下跌趨勢

日前,國家農業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平介紹了上半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王平表示,今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價格總體延續近年的下跌走勢,但部分產品價格開始企穩回升。受農產品供需基本面影響,預計年內農產品價格總體仍將偏弱運行,但部分品種有望回暖。
王平介紹,今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價格總體延續近年的下跌走勢,但部分產品價格開始企穩回升。上半年,農業部編制并定期發布的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均值為102.6,同比下降9.8個點。鮮活產品價格大幅下跌。蔬菜、豬肉、雞肉、雞蛋價格指數同比分別降25.5、15.8、10.7和21.8個點。小麥、玉米價格同比下跌。小麥、玉米批發均價分別為每千克2.62元和1.58元,同比分別降6.8%和14.4%;稻谷、大豆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6%、6.9%。據農業部分析,今年上半年國內農產品市場運行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鮮活農產品供求關系總體寬松。主要是,第一,禽蛋禽肉生產規模擴大較多。雞蛋價格一度跌至近10年最低水平,禽肉價格一度跌至近3年最低水平。第二,蔬菜大量集中上市。受去年高價刺激,蔬菜種植面積擴大,今年580個重點縣監測點在田面積同比增加,再加上今年北方天氣回暖快,導致開春后蔬菜大量集中上市,價格下跌早、跌幅大。
二是玉米收儲政策改革成效開始顯現,價格進一步回歸市場。玉米價格下跌降低了畜禽飼料成本。目前,玉米占飼料成本的50%左右,初步測算去年新玉米價格下跌帶動飼料成本同比降低10%以上,產品降價空間擴大。
三是生豬價格今年以來持續下跌。本輪豬肉價格下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豬肉供給增加;二季度歷來是豬肉消費淡季;生豬集中出欄。
四是農產品進口持續增加。近年來,國內外農產品始終保持較大價差,驅動進口持續快速增長,對國內農產品市場運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農業部做了一個測算,2011至2016年,我國谷物、大豆、肉類、奶制品進口量年均增速分別為32.2%、9.8%、24.9%和16.6%,谷物粉等制品、蔬菜水果制品及其他食品進口量年均增速分別為19.0%、2.4%和16.4%。今年1~5月,我國多數農產品進口繼續增加,小麥、大麥、大豆、油菜籽、牛肉和羊肉進口量同比分別增長67.3%、130%、19.8%、21.4%、14.0%和8.3%。再就是油菜籽,我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油菜籽的面積都在下降,所以對進口的需求也在增加。
王平表示,從后期走勢看,受農產品供需基本面影響,預計年內農產品價格總體仍將偏弱運行,但部分品種有望回暖。糧食價格有望基本穩定。玉米國內價格與國際已基本接軌,近期價格出現上漲,消費需求持續轉旺,現在來看玉米價格基本調整到位,但由于庫存相對較高,預計全年玉米市場價格仍將低位平穩運行;受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稻米、小麥市場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大豆收購價可能低于去年。由于東北種植面積增加較多,再加上全球豐產預期,預計今年國內新產大豆開秤價可能會偏低。生豬價格總體平穩。生豬產能有所恢復,但受散養戶持續退出、環保和用地趨緊等因素影響,生豬產能恢復偏慢,特別是隨著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的陸續到來,豬肉消費將逐步增加,價格將有所上漲,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禽蛋禽肉價格將有所回暖。目前禽蛋禽肉產能已經開始調減,近期雞蛋價格已出現反彈跡象,但年內消化過剩仍需一段時間,預計價格將保持平穩回升態勢。
蔬菜價格總體不如去年,但與往年平均水平基本相當。今年蔬菜種植面積擴大,雖然南方降水較多,局部受災地區蔬菜價格出現短時上漲,但預計全年主要蔬菜品種價格可能總體上比去年要弱一些。另外,雜糧雜豆價格預計今年總體偏弱。今年高粱、谷子、蕎麥等雜糧雜豆種植面積將繼續增加,但由于需求基本穩定,加上價格彈性小,部分價格可能出現下降。
(宋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