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毅勤
(三門峽市陜州區第一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三門峽 472100)
依沙吖啶聯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宮孕中期引產的效果觀察
杜毅勤
(三門峽市陜州區第一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三門峽 472100)
目的觀察依沙吖啶聯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宮孕中期引產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三門峽市陜州區第一人民醫院因醫療指征而行孕中期引產的瘢痕子宮妊娠孕婦62例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行孕中期引產的非瘢痕子宮妊娠孕婦65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均行米非司酮與依沙吖啶聯合應用引產方案。觀察兩組引產相關指標與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后出血量>300 ml孕婦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宮縮發動時間、平均出血量、引產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前或產時發熱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于注射依沙吖啶48 h后仍未出現宮縮的孕婦均在將米索前列醇于陰道后穹隆置入后引產成功,且均未發生較為嚴重相關并發癥。結論依沙吖啶與米非司酮聯合用于瘢痕子宮孕中期引產中效果確切,可有效達到引產目的,安全性良好。
依沙吖啶;米非司酮;瘢痕子宮妊娠;孕中期引產;并發癥
瘢痕子宮妊娠孕中期引產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近年來受到我國生育政策的放開、臨床剖宮產率的日益增長,導致瘢痕子宮妊娠的臨床占比逐漸增加,因而也隨之增加了因存在醫療指征需孕中期引產的瘢痕子宮妊娠孕婦數量[1-2]。為此采取何種方案以保障瘢痕子宮妊娠孕婦孕中期引產的安全高效,是目前臨床相關醫護人員與孕婦關注的焦點[3]。鑒于此,本研究將觀察依沙吖啶與米非司酮聯合用于瘢痕子宮妊娠孕婦孕中期引產的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三門峽市陜州區第一人民醫院因醫療指征而行孕中期引產的瘢痕子宮妊娠孕婦62例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行孕中期引產的非瘢痕子宮妊娠孕婦65例作為對照組,入選者均自愿要求結束妊娠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研究藥物禁忌證者、嚴重肝腎器官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異常者。觀察組年齡21~41歲,平均(30.25±3.69)歲;孕周16~28周,平均(23.35±1.78)周。對照組年齡22~43歲,平均(31.21±4.05)歲;孕周15~27周,平均(23.16±1.55)周。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引產方法口服米非司酮(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與依沙吖啶(南昌白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750)羊膜腔內注射聯合應用,第1天晚上、次日上午給予患者米非司酮75 mg口服,上午服藥后2 h將100 mg依沙吖啶于羊膜腔內注射,隨后等待分娩,但若注射依沙吖啶48 h后仍未出現宮縮現象,則表明引產失敗,此時將100 μg米索前列醇于陰道后穹隆置入,若仍未見宮縮,則每間隔5 h重復追加,直至出現宮縮,應用過程中密切觀察孕婦生命體征、宮縮情況。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引產相關指標與并發癥情況。記錄兩組宮縮發動時間、引產成功率、產后出血量、相關并發癥(產前或產時發熱、嚴重產褥感染、子宮破裂、子宮切除術)等。

2.1引產相關指標觀察組產后出血量>300 ml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宮縮發動時間、平均出血量、引產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觀察組于注射依沙吖啶48 h后仍未出現宮縮現象的有7例,對照組8例,將米索前列醇于陰道后穹隆置入后均引產成功。

表1 兩組宮縮發動時間和平均出血量比較

表2 兩組引產成功率和產后出血>300 ml發生率比較[n(%)]
2.2并發癥觀察組產前或產時發熱發生3例,發生率為4.84%(3/62);對照組產前或產時發熱發生6例,發生率為9.23%(6/65)。兩組產前或產時發熱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82,P>0.05)。兩組均未發生較為嚴重的相關并發癥。
瘢痕子宮是指一種既往存在子宮手術史,于組織修復過程中而形成的瘢痕子宮[4]。近些年我國二胎政策放開、剖宮產的逐漸應用,致使臨床瘢痕子宮妊娠孕婦數量顯著增加,這就相應地增加了因相關醫療指征需引產的孕婦占比[5]。臨床治療發現,多數胎兒畸形在行羊水穿刺、胎兒B超系統篩查后發現,因此需引產孕婦多數已處于孕中期,引產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已成為臨床婦產科醫生高度關注的問題。該類孕婦孕中期引產風險性頗高,引產過程中易出現胎盤早剝、子宮破裂以及產后出血等不良事件,既往因擔心該類孕婦引產增加子宮破裂風險,進而采取剖宮取胎術,這對孕婦的身心與生育能力均可造成嚴重負面影響[6]。
近年來國內外多項研究證實,口服米非司酮與依沙吖啶羊膜腔內注射聯合應用引產成功率較高且安全性良好,已成為臨床行之有效的一種引產方法。依沙吖啶可作用于胎盤組織,經酶作用后致使細胞脫膜剝離、壞死,以促進胎兒死亡,同時該藥物利于改變子宮局部組織孕雌激素的平衡,增加了內源性前列腺素水平,以誘發宮縮,且依沙吖啶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簡便等特點,近年來多被臨床用于引產首選方案。但臨床治療發現,依沙吖啶在羊膜腔內注射后可引發子宮體收縮過強,但宮頸擴張相對緩慢,增加了引產時子宮破裂風險。為此在引產前口服米非司酮可發揮抑制孕酮的功效,利于子宮絨毛變性與脫膜,促進宮頸軟化、子宮肌對前列腺素產生敏感性,達到促進宮縮與縮短引產時間的目的。米索前列醇屬于一種前列腺素藥物,利于直接誘發宮縮,降低胎盤殘留率,但應用過程中應嚴格把控給藥方式與劑量,以降低藥物副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宮縮發動時間、平均出血量、引產成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產后出血量>300 ml孕婦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與孕婦剖宮產史、指搔宮腔比例較高,因此增加了產后出血量,但兩組均未出現較為嚴重相關并發癥,這表明依沙吖啶與米非司酮聯合應用于孕中期引產較為安全有效,可作為臨床瘢痕子宮妊娠孕婦孕中期引產首選方案。
綜上所述,依沙吖啶聯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宮妊娠孕婦孕中期引產中效果確切,可有效達到引產目的,安全性良好。
[1] 徐素君,陳敏,陳立新,等.米非司酮配伍卡前列甲酯、乳酸依沙吖啶和水囊在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中的可行性比較[J].中國性科學,2017,26(1):112-115.
[2] 王海鋒,葛麗娟,李暉,等.保婦康栓聯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孕中期引產中的作用[J].陜西中醫,2016,37(10):1291-1292.
[3] 江學敏.米非司酮聯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宮孕中期引產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師,2015,18(10):1755-1757.
[4] 侯祎,蔡玉娟,鐘少平.利凡諾爾聯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宮晚期妊娠引產的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1):56-57.
[5] 尹智敏,欒婷,余晨瑩,等.米非司酮配伍雷夫諾爾在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中的效果分析[J].江蘇醫藥,2016,42(17):1952-1953.
[6] 黃雪芳,馮菊明,陸俏梅,等.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用于中期引產的效果及對孕婦血清激素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0):1448-1451.
R 719.31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69
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