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濤
(上蔡縣疾控中心 檢驗科 河南 駐馬店 463800)
血清CysC及mALB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沈波濤
(上蔡縣疾控中心 檢驗科 河南 駐馬店 463800)
目的觀察血清胱抑素C(CysC)聯合尿微量清蛋白(mALB)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上蔡縣疾控中心診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體檢者100例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受檢者血清CysC水平及mALB水平及二者檢測陽性結果。結果觀察組血清CysC、mAL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清CysC聯合mALB陽性檢出率高于單獨血清CysC與mALB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及mALB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二者聯合對冠心病進行早期診斷的陽性檢出率較高,可作為冠心病早期臨床診斷指標。
冠心病;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診斷價值
冠心病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導致冠狀動脈狹窄甚至閉塞,患者出現缺血、缺氧等情況,從而誘發心臟病,因此針對冠心病患者的早期防治極為關鍵[1]。mALB是臨床上最早發現的認為與心血管疾病有著極為緊密關系的,可用作獨立檢測心血管事件發生、發展的指標之一;CysC對冠心病的發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且能夠對冠心病的發生進行判斷的重要指標,該指標對心血管患者的血管細胞活性及疾病發生、發展進程均有一定影響[2]。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臨床上已證實mALB及CysC均是高血壓腎損傷患者早期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檢測指標,為探討更為有效且準確的冠心病疾病早期診斷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聯合檢測對冠心病患者早期臨床診斷的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上蔡縣疾控中心診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100例為對照組。觀察組男51例,女49例;年齡34~75歲,平均(48.97±5.71)歲。對照組男52例,女48例;年齡35~75歲,平均(49.11±5.94)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利用清潔容器對所有受檢人員的尿液進行收集,并滴注甲苯防腐,吸取3 ml混合液,將甲苯除去后離心,取其上清液并制作檢測標本,對患者mALB進行檢測,檢測方法使用速率散射比濁法,儀器使用美國貝克曼公司提供Array360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試劑盒為配套試劑盒;所有受檢者均晨起空腹采血5 ml,離心后取上清液檢測其血清CysC水平,檢測方法為免疫投射比濁法,儀器為日本奧林巴斯提供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評價指標比較兩組受檢者血清CysC、mALB水平及二者檢測陽性結果。血清CysC參考范圍:0.55~1.55 mg/L;mALB正常參考范圍:0~20 μg/ml。聯合檢測若其中一項不在正常參考范圍內則判定為陽性。

2.1血清CysC、mALB水平觀察組血清CysC、mAL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ysC、mALB水平比較
2.2陽性檢出結果血清CysC聯合mALB陽性檢出率高于單獨血清CysC與mALB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27、14.617,P<0.05)。見表2。

表2 血清CysC、mALB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陽性檢出率比較[n(%)]
冠心病在臨床上可分為無癥狀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等多種類型,同時還可根據患者發病急緩程度分為穩定性冠心病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此外根據患者是否存在ST段抬高分為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而后者有可分為急性冠脈綜合征及UA/NSTEMI,不同的冠心病類型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臨床表現各不相同[3]。
冠心病患者疾病發生、發展的影響因素較多,經諸多研究實驗及前瞻性流行病學檢查結果顯示,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脂質代謝異常、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均對冠心病有一定影響。歐洲ST段抬高型冠心病指南指出血清CysC對冠心病患者有一定影響,可作為冠心病早期診斷判別的一個重要指標,后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諸多研究證實血清CysC能夠很好地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進行早期預測及判斷;同時指出mALB水平也與冠心病患者發生、發展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自1974年mALB指標被發現以來,該指標就一直被臨床用于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早期檢測與診斷,此外該指標與冠心病患者預后也有著密切聯系,是臨床上公認的心血管疾病威脅因素之一[4]。本研究對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群分別檢測其血清CysC水平及mALB水平,并分析其陽性檢出情況,結果顯示,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及mALB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血清CysC聯合mALB診斷冠心病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二者單獨檢測。這表明血清CysC聯合mALB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具有極高的臨床價值,原因在于mALB水平的變化對患者身體機能及全身血管均有影響,一旦該指標水平上升則患者腎血管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及破壞,若得不到及時控制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患者發生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后其機體mALB水平也將出現升高現象,機體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發生改變后將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可認為血管內皮功能與mALB水平有著直接的正相關性[5]。聯合血清CysC檢測原因在于CysC是一種重要的冠心病致病危險因素,血清CysC的高表達將對細胞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起到直接調節作用,導致細胞外基質發生降解,對細胞吞噬能力及白細胞趨向性產生影響,加重患者炎性反應,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增加,從而對血管通暢度產生影響,使冠心病病情加重[6]。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及mALB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二者聯合對冠心病進行早期診斷的陽性檢出率較高,可作為冠心病早期臨床診斷指標,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1] 王靜,廖榮宏.冠心病合并微量清蛋白尿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24):3374-3375,3380.
[2] 鄭建雷,蔡學英,葉光勇,等.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與糖尿病前期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5):516-519.
[3] 梁超,劉麗.微量清蛋白尿在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重慶醫學,2013,42(5):561-562.
[4] 王存富,潘閩.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無慢性腎臟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的臨床價值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4):329-332,333.
[5] 林召,劉發全,彭銳軍.冠心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和胱抑素C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4):531-533.
[6] 羅顯洪,張緒濤,李雪,等.血清胱抑素C水平與冠心病的關系及其對預后的預測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24):2930-2932.
R 587.2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75
201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