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偉
(郟縣人民醫院東病區 婦產科 河南 平頂山 467100)
不同手術方式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華偉
(郟縣人民醫院東病區 婦產科 河南 平頂山 467100)
目的探究不同手術方式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郟縣人民醫院東病區婦產科收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并分析相關影響因素。結果觀察組術后心理健康、情感職能及軀體疼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但與健康常模數據比較,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均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心理健康、情感職能及軀體疼痛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有關(P<0.05),社會功能、活力、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智能、生理機能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無關(P>0.05)。結論子宮肌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量表各指標評分均低于健康常模數據,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略高于對照組,其中心理健康、情感職能以及軀體疼痛可能為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影響因素。因此,在患者疾病診治過程中,對術后生活質量影響因素要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患者術后快速康復及生活質量的提高。
子宮肌瘤;腹腔鏡;開腹手術;生活質量;影響因素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瘤體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作為一種支持組織而存在。該病常見臨床表現為月經過多、腹部包塊、疼痛、白帶增多,部分子宮肌瘤患者甚至伴有不孕或流產增多,因此,雖然該腫瘤性質為良性腫瘤,但同樣需要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1]。腹腔鏡手術(LM)和開腹手術(TAM)是臨床治療子宮肌瘤較為常用的手段。本研究通過對子宮肌瘤患者實施不同的手術治療方式,探討不同手術治療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并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
1.1研究對象選取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郟縣人民醫院東病區婦產科收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為32~44歲,平均(38.36±3.24)歲;觀察組年齡為32~45歲,平均(38.75±3.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子宮肌瘤相關診斷標準,同時排除伴有其他臟器疾病或精神性疾病患者。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術后均接受常規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
1.2.1對照組 明確患者子宮肌瘤情況后,給予常規開腹手術治療。
1.2.2觀察組 給予患者腹腔鏡輔助下手術治療。建立氣腹,明確子宮肌瘤情況,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
1.3觀察指標①生活質量評分。根據生活質量評價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評價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活質量情況,共包括心理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活力、一般健康狀況、軀體疼痛、生理智能、生理機能8項指標,每項指標最高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該項情況越好[2];②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觀察組術后心理健康、情感職能及軀體疼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但與健康常模數據比較,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均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心理健康、情感職能及軀體疼痛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有關(P<0.05),社會功能、活力、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智能、生理機能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無關(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及影響因素分析分)
注:與健康常模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與對照組比較,cP>0.05。
子宮肌瘤是臨床常見良性腫瘤,手術切除是其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目前,腹腔鏡輔助手術切除和開腹手術切除在臨床應用均較多,但這兩種手術方式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較少[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心理健康、情感職能及軀體疼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但與健康常模數據比較,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均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心理健康、情感職能及軀體疼痛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有關(P<0.05),社會功能、活力、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智能、生理機能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無關(P>0.05)。這說明腹腔鏡手術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較開腹手術小,而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未達到理想狀態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情感職能及軀體疼痛方面??紤]心理健康和情感職能情況不佳的原因主要為患者受到疾病的影響,產生一定的恐懼、悲觀等情緒,治療后雖患者自身的疾病得到一定干預,但心理仍處于消極狀態,從而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4]。而疾病會使患者產生一定的軀體疼痛感,經過手術治療后雖然原發疾病得到了治療,但手術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創傷,不僅給患者帶來軀體疼痛感,同時也會伴有明顯不適,進而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5]。
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情況進行分析得知,在對患者原發疾病進行診治過程中,應加強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理念,積極對生活質量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干預,對患者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積極疏導,講解治療成功者案例,樹立患者治愈信心;對于術后軀體疼痛患者,采用交談、播放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以減輕其疼痛感,必要時給予止疼藥物應用[6]。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量表各指標評分均低于健康常模數據,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略高于對照組,其中心理健康、情感職能以及軀體疼痛可能為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影響因素。因此,在為患者診治疾病過程中,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要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患者術后快速康復及生活質量的提高。
[1] 李龍,王月玲.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2,(4):363-364.
[2] 周雋,葉德華.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應用于子宮肌瘤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對比[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13(4):116-118.
[3] 王瑞敏,侯懿.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比較[J].重慶醫學,2014,(7):852-853.
[4] 王海波.263例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效果比較[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1):1853-1855.
[5] 梁月珍,杜珍,陳志美.微創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的比較[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209-211.
[6] 謝秀玲.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比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9):2432-2433.
R 737.33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83
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