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艷
(孟州市中醫院 婦產科 河南 焦作 454750)
心理護理在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劉雪艷
(孟州市中醫院 婦產科 河南 焦作 454750)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在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孟州市中醫院婦產科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運用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抑郁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抑郁情況,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心理護理;子宮肌瘤;抑郁癥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30~50歲的女性子宮肌瘤發病率約為30%,嚴重損害婦女的身心健康,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針對子宮肌瘤患者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子宮肌瘤切除術進行治療,雖然手術可以徹底切除病灶,但對婦女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同時部分多發性子宮肌瘤患者在行子宮肌瘤切除術后.可喪失生育功能,導致卵巢功能衰竭,進而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患者術后容易發生一系列不良生理心理反應,出現抑郁癥。心理護理根據患者心理狀態制定高效、規范、合理的護理計劃,并采取相應措施以減輕患者術后不良情緒狀態,提高生活質量[2]。本研究旨在通過評價心理護理在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以期對今后護理工作進行指導。
1.1一般資料選擇孟州市中醫院婦產科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現不同程度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弱、心悸、胸悶、睡眠障礙等,腦葡萄糖代謝顯像、氧代謝顯像及顱腦超聲檢查確診為抑郁癥。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6~45歲,平均(36.3±4.8)歲,病程1~14個月,平均(5.2±3.8)個月;觀察組患者年齡25~46歲,平均(35.6±5.7)歲,病程1~14個月,平均(5.7±4.5)個月。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按照常規護理,嚴密監視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常規測量呼吸、心率、血壓等變化。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通過情緒疏導、心理咨詢等方式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通過積極幫助患者調節術后不平衡的情緒狀態,緩解抑郁癥狀,進而增強患者治愈信心,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和配合度。②認知干預。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仔細解釋子宮肌瘤患病與抑郁癥發生的相關性,介紹臨床治療方式和護理方法等,提高其對子宮肌瘤和抑郁癥的認知度,糾正錯誤意識,充分認識心理護理在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治療中的重要作用。③社會支持。子宮肌瘤患者多為中年婦女,心理脆弱,容易出現不良情緒和心理狀態。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家屬詳細說明,爭取得到患者家屬的理解與支持,最大程度給予患者心理安慰和生活支持。
1.3觀察指標根據護理前后抑郁癥狀緩解程度分為治愈: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弱、心悸、胸悶、睡眠障礙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上述癥狀緩解;無效:上訴癥狀無緩解甚至加重。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3]從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3個方面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嚴重。

2.1總有效率觀察組治愈28例,有效22例,總有效率為83.3%,對照組治愈16例,有效21例,總有效率為61.7%,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抑郁狀態評分護理前兩組患者抑郁狀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抑郁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抑郁狀態評分比較分)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良性腫瘤病,針對子宮肌瘤患者主要采用手術切除進行治療,但術后常出現不同程度消極心理反應,影響術后康復。因此如何緩解患者術后不良心理狀態成為護理的關鍵。子宮肌瘤術后不良心理狀態可導致抑郁癥產生,由于子宮屬于女性生殖器官,用于孕育后代,而子宮肌瘤切除術常常需要切除子宮,影響患者卵巢功能。因此患者若不能正確認識子宮肌瘤,誤認為癌癥而無法治愈,從而失去生活信心,出現心理問題,不利于身體康復。同時患者情緒狀態和心理變化將直接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和預后,因此需要積極重視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臨床中心開始應用心理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的發生。針對子宮肌瘤切除術后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通過進行疾病知識宣講,讓患者充分了解手術過程,以增進患者治療的自信心。對患者進行心理教育,可以有效消除患者手術顧慮,提高治療配合度,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護理過程中充分得到患者家屬的支持,可以讓患者獲得極大心理慰藉,提高治療配合度。本研究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進行干預,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抑郁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提高術后治療積極性,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在臨床上是一種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新型護理方案。
[1] 董亞葉,房佩娣,樓萍靜.子宮肌瘤術后預防感染的心理干預作用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2813-2815.
[2] 崔利軍,粟克清,嚴保平,等.抑郁癥共病其他精神障礙的特點及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0,24(8):592-596,603.
[3] 賈紅亞.心理護理在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1(5):257,258.
R 473.71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132
2016-12-26)